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中國房價分化格局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年下半年以來,京滬蘇杭等一、二線城市相繼誕生“地王”。受“地王效應”的影響,很多大中城市的樓市預期看漲,在“恐漲”的心理下,不少城市甚至頻現“日光盤”。在傳統“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影響下,持續升溫的房地產市場愈演愈熱,一線城市領漲的局面已經形成,從土地市場傳導而來的熱度還在持續。然而,一方面是部分一、二線重點城市的房價持續升高,部分城市房價相對較為平穩;另一方面卻是部分三、四線城市的“空城”、“鬼城”現象越來越多,房價處於下跌狀態,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格局已愈發明顯。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百城房價指數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5個百分點,這是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6個月上漲。漲幅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重點中心城市,以北上廣深等城市為代表;但另一方面,以溫州、鄂爾多斯(行情,問診)等城市為代表的三、四線城市,已經出現了價格和成交量的持續低迷,且庫存積壓嚴重。某大型地產公司市場研究部總監分析認為,一、二線城市在年底前依然可能會有收緊政策的可能性,但很難抑制市場繼續上行。而三、四線包括溫州等城市,雖然當地政府已經開始扶持樓市,松綁限購政策,但因為需求不多,又庫存積壓,很難拉動經濟。


  對於我國樓市出現的不均衡現象,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君德財富認為一、二線城市由於人口較多,土地較為稀缺,因此地價的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房價;同時由於一、二線城市聚集了豐富的資源,其房價易漲難跌;另外,今年上半年以來,房價的持續上漲,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回籠較快,且去化壓力較小,房企擁有更多的市場定價權;此外,很多大型房企在一些論壇上公開宣稱退出三、四線城市,回歸一、二線城市,開發商不惜成本高價吃進土地,這反過來刺激市場購買力的釋放;在需求方面,在國五條、房價調控目標等政策效應逐漸弱化的趨勢下, “屢調屢漲”導致民眾對政策預期的改變,市場上漲預期漸濃,購房者結束觀望並加快入市。

  相比於一、二線城市房價的節節攀升,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卻分化明顯。對此,很多人表示,這種結構性差異形成的本質原因在於市場供需的不平衡,從供給角度看,三、四線城市土地相對豐富,同時地方政府在財政收入來源較少的情況下,往往在土地出讓上較為“大方”,過去幾年土地大量成交,從而刺激了樓盤的供應量;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貸限購政策的限制,於是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供給過剩必然導致價格的下降,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同時還有一個信號值得關注:近期,北京、廣州、天津等地多家銀行已經暫停房貸業務,理由是“額度用盡”。在市場流動性並不缺乏的背景下,讓銀行暫停房貸的原因主要是利潤的降低和風險的加大。在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下,房貸已經成為銀行的“雞肋”;而溫州“斷供房”的出現讓房貸風險的擔憂變成了現實。

  君德財富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在房價走向方面,北上深廣等重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較大,需警惕未來調控政策升級風險;而多數三、四線城市房源供應充足,隨著10月推盤量繼續增加,房價整體以穩為主。在政策方面,新一屆政府正越來越傾向於采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因此,后半年類似國五條這樣的強制性行政調控出現的幾率不大;但是由於長效機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因此短期內以局部性調整為主。

??? 來源機構:君德財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