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高通汪靜貪小失大:殺雞儆猴的內幕交易調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 鄭峻

在捲入內幕交易案之前,汪靜一直都是華人奮鬥的典範。從落后的安徽農村走出,從安徽大學到人民大學再赴美留學,而后進入美國頂級律師事務所,再就職高通不斷晉升;汪靜的職業生涯如同絢麗的美國夢,憑藉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人生;他的成功可以複製,激勵諸多華人學子不斷進取。


與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前思科全球副總裁許良傑(已入職新浪)等人一道,汪靜成為進入美國科技巨頭公司核心管理層的少數幾位華人精英之一。但他的絢爛人生卻在2012年遭受重創,因為涉嫌內幕交易獲利2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0萬元),汪靜不僅斷送了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還面臨美國司法部的起訴,可能遭到500萬美元金以及最高67年的監禁。

對於內幕交易案,其實已經屢見不鮮;汪靜案件的細節,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案卷中有詳細介紹。但外界最為感慨的是,曾經年收入數百萬美元的汪靜竟然會因為20多萬美元就賠上了自己的人生。也有人懷疑,汪靜是因為其華人身份遭到美國的特別關注,才被挖掘出這一醜聞。

但喧囂過后冷靜回顧SEC近年來的動態,或許就會明白,其實汪靜被抓到尾巴一點都不離奇;內幕交易一直是SEC最為重視的問題,而近年來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行盤查,尤其是企業高管和名人巨富。名氣越大,職位越高,就越容易SEC被當做反面典型,殺猴給看。相對於這些名人因為涉嫌內幕交易遭受的慘痛損失,他們此前內幕交易的獲利簡直不值一提。對名人來,內幕交易是對了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與很多其他經濟犯罪不同,內幕交易似乎並沒有直接帶來損失,但卻格外受到SEC的重視。在2012財年,SEC針對131名個人與實體提起了58起內幕交易指控。過去三年,該機構總計提起了168起指控,超過以往的任何時期,“中彈”的個體與實體接近400家,涉案金額近6億美元(非法所得或者逃避損失)。

原因很簡單,公平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內幕交易損害的是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如果放任內幕消息橫行,那麼整個資本市場都會面臨崩潰。所以無論是涉案上億美元,還是僅僅幾萬美元,無論是商業領袖,還是普通公司管理人士,只要涉嫌內幕交易,都會受到SEC事無巨細的調查,並遭受法律的嚴厲懲。

美國“家政女皇”瑪莎·斯圖爾特(Martha Stewart)擁有數億美元的身家,曾經是美國排名第二的女富豪。但她卻曾經因為內幕交易被判入獄,導致自己的上市公司股票暴跌,個人財富几乎縮水一半,而她的涉案金額更是只有可憐的幾萬美元。[NT:PAGE=$]

2001年斯圖爾特在與好友聊天時,提前得知製藥公司ImClone的新藥未獲批准;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斯圖爾特隨后,很自然地給股票經紀人打個電話,拋售了所持該公司的4000股股票,還好心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其他好友。

斯圖爾特或許是美國因為內幕交易入獄的最知名人物,她的案例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反面典型,警戒諸多可能獲取內幕交易的人,切莫利用內幕交易為自己牟利,伸手必被捉。而聯邦調查機構為了查找內幕交易的線索,不惜通過竊聽等各種手段,對所有名人高管展開地毯式搜查。當然,名人可能會支付巨額金,也是SEC瞄這些名流富賈的重要原因。

即便是多年之前的交易,也會被美國調查機構挖出老底。美國NBA小牛隊老闆、億萬富翁馬克·庫班(Mark Cuban)最近也捲入了2004年的一樁內幕交易案。當時他是加拿大Mamma.com的主要股東;該網站在計劃增股融資之前曾告知庫班,他的股份將被稀釋,而庫班隨后拋售了60萬股股份。SEC目前正在搜集關於庫班這一交易的收益,隨后再對其提出具體指控。可以預見的是,庫班這次遇上了大麻煩。

並不是從內幕交易直接獲利才會遭受美國法律的懲處。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或者董事有意無意向好友家人泄露公司重大消息,促使親友通過內幕交易收益,即便這些名人高管自己沒有獲得利益,也會遭到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的嚴厲懲處。

AMD前董事長魯毅智(Hector Ruiz)或許是涉嫌內幕交易的科技行業頂級高管之一。2008年,魯毅智將AMD即將重組的交易以及AMD與IBM達成合作的諸多企業重要消息泄露給一位對沖基金的朋友,而這位朋友隨即又將這一重磅消息透露給投資機構Galleon Group,幫助后者通過賣空買入AMD股票期權等手段大舉受益。

Galleon Group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基金內幕交易案件。該集團創始人、億萬富翁拉傑·拉傑拉特南(Raj Rajaratnam)利用各種關係,提前獲取谷歌、IBM、AMD等諸多上市公司的諸多投資、收購與重組交易,從而通過非法內幕交易獲利。捲入這一案件的不僅有魯毅智,還有英特爾戰略投資主管、麥肯錫諮詢公司董事、IBM高級副總裁等數十名企業高管。

在Galleon內幕交易案曝光后,魯毅智等人都被迫辭去了此前的職位,聲譽遭受沉重打擊。而那位辭職的IBM高級副總裁曾經負責將IBM PC業務出售給聯想的交易,他的職業生涯同樣葬送在泄露消息幫助他們內幕交易上。

與魯毅智類似的是香港東亞銀行董事長李國寶。他曾是道瓊斯公司董事,在2007年新聞集團50億美元收購《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瓊斯公司時,李國寶提前將消息泄露給了香港的好友,好友立即買入了道瓊斯公司股票並獲得巨額收益。在遭到SEC調查后,“助人為樂”的李國寶最后被迫達成了800萬美元的和解協議。但他還是出於社會壓力辭去了香港立法院議員職位。

汪靜曾經在美國最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相信應該很清楚內幕交易面臨的法律后果。但他卻抱僥倖心理,試圖通過離岸賬戶操作股票,來掩飾自己從事內幕交易的跡象。只可惜,區區24萬美元就毀了一個在美科技行業最成功華人的奮鬥之路。

與這些名人相比,汪靜的內幕交易案栽的一點都不冤。美國調查內幕交易,本來就是殺名人的猴給投資者的看。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