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中概股集體訴訟劫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因涉嫌美化業績,今年6月份在美國上市的中國B2C企業蘭亭集勢,正面臨被投資者集體訴訟的危機;另一家面臨集體訴訟的則是中石油,原因是近期曝出的腐敗窩案。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日前代表部分投資者在美國法院發起集體訴訟,控告中石油及其一些高管未能向投資者披露其內部腐敗問題,要求中石油賠償因腐敗醜聞導致的股票損失。

連續兩家中國概念股(中石油除了在香港和上海上市,還通過存托憑證方式在紐約上市)被投資者起訴,再次將集體訴訟這個在美國、歐洲市場經常被投資者、消費者用來維護自己權益的訴訟制度推到台前,引發國內投資者、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因為,在這期間,A股市場上發生了光大“烏龍指”事件,但損失慘重的多股民,卻由於集體訴訟制度的缺位,面臨投訴無門的尷尬境地。


在光大“烏龍指”事件后,呼籲中國盡快出台集體訴訟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以此讓廣大投資者、消費者(三聚氰胺事件中,廣大消費者也因為沒有集體訴訟制度而未能很好地維護自身權益)能夠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集體訴訟之劫

作為今年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蘭亭集勢這家以海外婚慶市場為主要業務的B 2C公司(外貿電商),上市后一度被投資者追捧,短短兩個月股價就翻番。然而,隨蘭亭集勢今年第二季度財報的公佈,因其業績遠遠不及此前IPO申報材料中預期,其股價遭遇斷崖式暴跌。

在A股市場上,股價暴跌,股民只能自認倒霉,要麼選擇死扛等待股價反彈,要麼選擇割肉離場。然而在美國,由於有集體訴訟這一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的制度,投資者可以選擇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向有過錯的上市公司索賠。這次,蘭亭集勢就成為投資者集體訴訟的目標。

所謂集體訴訟,就是多數成員彼此間具有共同利益,因人數過多致無法全體進行訴訟,得由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利益起訴或應訴。這一訴訟多出現在消費(如消費者對煙草公司訴訟)、投資(如股民對上市公司的訴訟)、公共交通等領域(如空難受害者對航空公司的訴訟)等。參與集體訴訟,原告不需要花費訴訟費,而是由律師承擔;如果勝訴,律師可分得30%左右的賠償金。

6月6日,當蘭亭集勢的C E O郭去疾在納斯達克敲響上市鐘聲的時候,他可能沒有想到,蘭亭集勢的股價在上市之初的三個交易日能夠實現累計54%的漲幅,更不敢預測到短短兩個月時間股價就能翻番(蘭亭集勢的發行價為9.5美元,8月14日,蘭亭集勢的股價攀升到23.38美元這一最高價)。作為今年第一隻登陸美國股市的中概股,蘭亭集勢一時間成為中概股中的明星。[NT:PAGE=$]

郭去疾在8月份接受媒體群訪時透露,蘭亭集勢當時獲得了接近10倍的超額認購。對於成功IPO並獲得超額認購,郭去疾表示,“最重要不是和投資人講故事,而是需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讓投資人覺得你可以被信任,什麼事情都坦率溝通;二是讓投資人覺得你有潛力,能夠持續發展。”對於定價,郭去疾強調,“多定1美元有什麼好處?能多長塊肉嗎?N o,所以隨行就市,最重要是做一個成功的上市,后面漲個20%,大家都H appy,比多定1美元最后跌得稀裏嘩啦,第二天就被人告、被人好。”

春風得意時,郭去疾總結蘭亭集勢成功有三點:其一是商業模式,蘭亭集勢根植於中國,卻通過互聯網取得了面向世界市場的成功;其二是供應鏈,郭表示,在蘭亭集勢之前,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大規模定製做婚紗;三是數據,所有決策都要“靠數據話”,一個經常被援引的例子是,蘭亭集序幫江浙一帶婚紗小工廠改進管理和生流程,讓他們轉變成為適應電商需求的工廠,具體細節包括加工方法是用4個人還是5個人、如何調用平台設計圖、如何分工才能做得更好。

蘭亭集勢內部對郭去疾的評價是“數學家”。有報導曾寫,郭去疾“迷信”數據的程度到,每天其讀的郵件80%是機器發出。“我不太讀人發的郵件,因為人寫郵件就有講故事的成分,沒有什麼故事可講。”

蘭亭集勢上市兩個月股價翻番,大家是H A PPY了,但讓郭去疾意想不到的是,“數據”看起來拋棄了他———8月2 0日,蘭亭集勢股價一日暴跌39.9%,之后一再下挫,8月30日收報9 .67美元,直逼發行價,真的跌了個“稀裏嘩啦”。此后,蘭亭集勢的股價逐步小幅反彈,截至上周五收盤,蘭亭集勢報10 .42美元,相比23.38美元這一最高價,跌幅超過55%。隨股價回到起點,蘭亭集勢頭上的明星光環,已經消退無蹤。

引發蘭亭集勢股價斷崖式下跌的誘因,是其8月19日公佈的2013年第二季度業績。該財報顯示,蘭亭集勢第二季度凈營收為7220萬美元,同比增長53%;凈利潤為60萬美元;而今年第一季度,蘭亭集勢營收的增速高達100%。更讓投資者感到失望的是,蘭亭集勢預計第三季度營收增速將進一步下降到33%-37%。此前,有媒體報導稱,蘭亭集勢在IPO路演期間,將今年的營收增長目標定為64%。如果這一報導屬實,那麼,要完成64%的營收增長目標,蘭亭集勢四季度營收的增速需要達到90%。這對營收增速快速下滑的蘭亭集勢來,几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蘭亭集勢的主要業務集中在北美,這幾年發展比較穩健,因此,其第四季度爆發增長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它開拓的新市場能夠出現爆髮式增長,但這種幾率並不大。

中美律師兩頭夾擊

股價一路高歌的勢頭,因為二季度財報的發布而戛然止步,並在短短一周之內跌回原點,這讓那些高位買進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如果蘭亭集勢是A股上市公司,那麼股民追高被套損失慘重,只能自認倒霉。但美國資本市場,股民手上有集體訴訟這一武器。只要有跡象顯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不到位,引發股價波動,就能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讓上市公司為損失買單。”跨國證券索賠律師郝俊波告訴南都記者。[NT:PAGE=$]

8月27日,美國四家律師事務所同時發出公告稱,已經向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蘭亭集勢發布了一系列存在實質性錯誤與誤導性信息,美化了公司財務業績與表現前景,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根據公開的起訴書,律所指出,蘭亭集勢在IPO時存在錯誤和具有誤導性的陳述。蘭亭集勢的IPO發生在第二季度已過去2/3之時,其時蘭亭集勢並未透露公司服裝部門尤其是婚紗和晚禮服的銷售已出現環比下降,以及沒有能夠達到此前向投資者宣稱的期望業績等,這些重大的誤導信息人為抬高了上市后到第二季度業績報表披露前蘭亭集勢的股價。起訴書稱,這些行為違反了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的相關規定。起訴書稱,從現在開始征集在6月6日到8月19日二季報披露前購買過蘭亭集勢股票的投資者。律所將在未來兩個月內,也就是10月28日以前收集投資人信息。

不但美國律師在起訴蘭亭集勢,中國律師也加入到起訴蘭亭集勢的隊伍中來。由於越來越多國內投資者通過各種途徑購買美股,因此,蘭亭集勢股價暴跌,也有國內投資者受損。被稱為中國跨國證券索賠第一人的郝俊波於8月28日也在雪球等網站上公開征集損失超過5萬美元的華人股民訴訟索賠。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征集到了4個股民,征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交易記錄等信息,具體包括交易時間、價格、由此事件造成的損失等。損失達到5萬美元以上的,才可能成為原告。征集完畢后就從中挑選損失最大的股民申請成為首席原告,如果申請被批准了訴訟就可以進行了。”郝俊波向南都記者指出,如果哪個律師事務所代表的股民損失不夠大,沒有任命為首席原告,那其代理律師也就不能參與訴訟了。“所以,這個案子最終由哪家律師來代理,由誰來擔任首席原告現在還都未定。”

蘭亭集勢成長性遭質疑

對於來自大洋彼岸律師發起的集體訴訟,蘭亭集勢方面在8月28日美股開市前發布了一則聲明稱,已經注意到律所發起的集體訴訟,公司認為這些指控缺乏法律依據。目前公司計劃與其外部法律顧問合作保護自己的權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