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外資為何“撤離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9-09 08:21


  盡管近期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釋放出經濟企穩信號,但仍無法阻擋國際投資人撤離中資銀行的腳步。

  隨著近期發布的中國經濟數據透露經濟企穩資訊,多家外資投行對中國經濟轉趨樂觀。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發布最新月度報告,將中國今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由此前預期的7.4%調高至7.6%,而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GDP增長預測亦分別上調至同比增長7.6%和7.5%。

  不過,盡管近期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釋放出經濟企穩信號,但仍無法阻擋國際投資人撤離中資銀行的腳步。

  有外媒稱,當前全球資金流動趨勢,雖然中國面臨種種壓力,但只要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大方向不改變,資金的流去與流回不應該成為問題。

  據法國《歐洲時報》6日報導,近期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釋放出經濟企穩信號,沒有阻擋住一些國際投資人撤離中資銀行的腳步。

  美林抽手的分量被市場人士和多國媒體反復掂量。全球資金流動趨勢似乎正在印證老牌發達國家的發展前景越來越被看好。於是有人說:今年的G20峰會終於不會再上演歐洲國家“哭窮”大戲了。

  按照中國公布的數據,中國經濟依然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也支援“增長空間仍然很大”的判斷。比較熟悉中國的歐洲市場人士一般認為,公布的統計總體來說貼近現實,比較可信。相對於其它“金磚國家”來說,中國的形勢相對比較穩定,前景依然看好。美國銀行從中國金融業撤出資金,並不意味著西方經濟撤離中國市場。

  美國銀行近來在進行大調整,以適應可能生效的國際銀行業監管新規定 (即巴塞爾III協議)。與此同時,除了“美國經濟看好”、“量化寬鬆即將結束”、“美國生產恢復競爭力”等推動資金回流的原因外,美國輿論中“銀行資不抵債”的警告也越來越多,這也可能是促成美資暫時回流的一個原因。從宏觀來看,這是全球化背景下資本流動的一種現象,不必過度驚慌。

  另外,歐美部分輿論借勢“唱衰中國”,也不能排除希望中國繼續刺激經濟,把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責任盡可能推給中國。

  凡此種種,客觀上都對中國造成一定的壓力。

  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現階段有自己的處境:選擇經濟更健康、社會更公平的發展模式,就不得不以犧牲增長速度、流失部分資金;但從長遠看來,與中國根本利益最為契合的,非轉型莫屬。

  因此,雖有風險和代價,中國仍堅持轉型戰略,前提自然是風險與代價都在可掌控的范圍內。具體歸結到一些美資撤離中國銀行(行情,問診)業,相信不至於對中國經濟的轉型戰略產生影響。

  從全球角度來看,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達國家經濟體並駕齊驅,比一枝獨秀更利於世界經濟的平衡增長。中國如能抵住外部壓力和內在誘惑,完成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將是福音。只要中國的大方向不改變,資金的流去與流回,不應該成為問題。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步伐提速,中國銀行體系承受的壓力日益突出。國有四大銀行或還具有一定抵御經濟增速放緩的實力,但部分中小商業銀行都面臨融資困難和流動性惡化。(BWCHINESE中文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