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太踴躍 92%人獲派2手iBond3 差過iBond2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府昨(20)日公布第三批通脹掛鉤債券(iBond)(4218-HK)分派結果,逾52萬申請,每人穩獲一手,而有92%即近48萬人可獲兩手,亦是這次最高分配的數目,較上次分派可獲3手的結果為差,全因港人反應超踴躍之故。
《星島日報》報導,今年收到逾52萬零800份有效申請,涉資396.27億元(港元,下同),超額2.96倍。市場人士建議,目前低迷市況下,上市首日高於104.5元就可沽出,按此計算,獲配最高兩手的48萬人賺不夠1000元,較去年2400元大縮水。
在所有有效申請中,認購一手者為2.75萬人,佔5.3%,將獲全數分配。認購多於一手者達49.33萬人,每人將先獲配發一手,然後經過抽籤,其中92%即47.9萬人將獲配發多一手債券,即最多獲派兩手。剩餘約8%即1.4萬人則較運滯僅獲一手。
配售銀行共收41.67萬份申請,涉資341.65億元,香港結算公司(經證券行申請)則收10.4份申請,涉資54.62億元。今次iBond 3申請總數已打破去年iBond 2創下的本地零售債券認購紀錄。將於6月24日發行,於6月25日掛牌上市。
港股下跌,市場普遍對iBond上市後表現不甚樂觀。信誠證券為iBond設定暗盤回收價,以上市首日價為基準再加3毫子,即若市價104.5元將以104.8元回收。
最高不超過105元,亦不低於104元。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短炒者在104.7或104.8元就可沽出,若低於104元則宜待反彈。股評人陳永陸表示,股市平貨不少,若iBond價格有104.5至105元即可沽出,轉投資金入收息股,回報超過iBond。
若擬長線,參考香港通脹率,建議抱足3年。香港5月通脹率下降至3.9%,升幅較4月的4%為低,計算過去5個月平均通脹率為3.8%。
耀才證券此前一度以105.5元回收,行政總裁陳啟峰表示,就算新一批iBond沽壓大,上市首日105元應是合理價。該行共有2000個客戶參與了105.5元回購價計畫,涉資4000萬元。耀才及輝立均將會在下周一,即開市前一日設暗盤交易。
香港《文匯報》報導,iBond按過往6個月本港通脹率水平每半年派息一次,有指本港通脹下降,iBond3的投資回報較上2批減低。政府統計處昨公布最新通脹率數字,5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升3.9%,低於4月的4%。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為3.8%,亦較4月的3.9%稍低,主要由於新鮮蔬菜價格升幅收窄。預料通脹在未來數月仍面對溫和上行風險,今年後期則將緩和。
政府發言人表示,市民對iBond3反應不俗,申請總數再創本港零售債券紀錄,並獲超額認購。相信是次發行iBond可進一步提高投資大眾對債券的認識及興趣,有助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