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打貨幣保衛戰 人民幣靠提振內需應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9-03 09:25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702,較前一交易日反彈7個基點。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過去的8月,在新興經濟體貨幣普遍大幅貶值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依然保持堅挺走勢。
對此,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保持漸進式的穩中有升態勢對我國實體經濟來說是最有利的。?
在7月平穩運行之后,8月人民幣匯率月度再現升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8月累計升值0.13%,人民幣即期匯價首次突破6.12關口,並更新歷史新高。相對的是,8月28日,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創下68.36的歷史新低,8月以來貶值幅度達到10.78%;8月以來印尼盧比兌美元則貶值了6.1%。年初至今,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已下跌15%。甚至有分析認為金融危機大有卷土重來之勢,部分新興經濟體顯然已經招架不住了。
對此,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這與中國經濟復甦跡象明顯、中國的資本賬戶還未完全開放以及央行對於匯率定價的控制權不無關係,即使在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因本幣持續貶值,巴西和印尼已經不得已的祭出加息利器並打響貨幣保衛戰的背景下,人民幣未來仍然有望獨善其身。
但是,人民幣的堅挺對我國制造業的沖擊是巨大的,影響是慘重的。
對此,國家資訊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對記者表示,當前人民幣保持一種堅挺的走勢,與國家為了實現中長期金融穩定的戰略目標有一定的關係,由於國家已經意識到美元霸權地位是中國最大的風險,通過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等一系列金融改革作為我國中長期發展戰略,以達到金融體系穩定的目標。
“所謂兩利相權取其重,雖然人民幣堅挺在短期內對我國制造業會帶來一定沖擊,但是金融穩定和安全更加重要,一旦實現了這一戰略目標,反過來也會有利於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穩定。” 張茉楠指出。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宗良指出,一直以來內外部環境和輿論總結出的規律是“人民幣升值容易,貶值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會造成資本外流、外資做空中國經濟等不利因素的出現,人民幣保持升值態勢實則對中國經濟更有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還補充認為,近期外資其實已經悄悄地回流中國,由於中國經濟的企穩以及服務業的不斷開放,外資又開始回流中國開始提前戰略版面,人民幣匯率也就表現得更加堅挺。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多數專家建議人民幣貶值,並得出“否則中國無望走出困境”的結論。
對此,宗良認為,當美元升值較多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來說是不利的;當美元貶值的時候,我國可以適當的進行升值。實際上,人民幣不是不可以貶值,只是不能出現大幅貶值的情況。總體來說,人民幣匯率在未來應體現出穩中有升、上下波動的態勢,這才是最理想的。
丁一凡也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的整體走勢仍然是升值的,隨著外資的流入流出,人民幣在期間會伴隨著上下波動的狀態。此外,人民幣實現國際化的基礎是實現購買力的穩定性,因此,未來人民幣理想的是不要出現大起大落的走勢,而人民幣的總體升值態勢對中國經濟和國際化的形成過程都是有利的。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