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酒陷“塑化劑門”卡慕、人頭馬稱滯留只因過關複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05 16:58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洋酒塑化劑超標被中國海關扣留”一事近日在法國媒體曝出後引起中國輿論關注。隨後,人頭馬、卡慕等被曝企業相繼發佈聲明稱,的確有産品滯留,但僅是因爲“新規監管增加了清關過程的複雜性”。
對此事件的影響,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於中國已成爲法國幹邑白蘭地酒的最大市場,該事件或對相關企業在中國的擴張和法國白蘭地的整體銷量造成影響。
人頭馬等被曝塑化劑超標
據法國《夏朗德日報》日前報道稱,中國海關在檢查一批進口法國幹邑酒時發現塑化劑含量超標,大批人頭馬、卡慕(Camus)和法拉賓(Frapin)等三個法國幹邑白蘭地酒品牌産品被裝箱滯留在深圳碼頭,並可能被退回法國。報道稱,一些幹邑白蘭地陳釀被檢出二甲酸酯(塑化劑)殘留值可能超過30mg/kg。
而根據中國檢驗檢疫局發給進口貿易公司的關於蒸餾酒3類鄰苯二甲酸鹽允許最大殘留值標準,DEHP爲1.5mg/kg,DINP爲9.0mg/kg,DBP爲0.3mg/kg。上述30mg/kg的檢測結果高於中國標準數倍。
深圳海關工作人員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據目前瞭解的資訊,深圳的兩個碼頭都沒有相關的洋酒因質量問題被滯留的消息。“我們這裏進出口紅酒的居多,洋酒很少。而且人頭馬中國總部在上海,因此應該是從上海海關負責的”。
隨後,記者向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函,至截稿時間,未有回復。
“洋酒塑化劑的事件應該早就存在,之前未被檢出只是國家進口檢驗標準較低或者被忽略所致。”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幾年中國洋酒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洋酒生産商紛紛擴大産能以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在此過程中容易出現産量質量控制不嚴等問題。“人頭馬等洋酒塑化劑超標也是遷移而致,但其酒精度在40度左右,與白酒相比不算高。因此,洋酒並不能享有可以比中國白酒含有更多塑化劑的特權。”
或影響洋酒品牌在華擴張
對於“因塑化劑超標滯留海關”的事情,涉事洋酒企業人頭馬以及卡慕近日迅速作出了回應。
人頭馬CEOPatrickPiana對外表示,該公司正在爲所有的産品提供所需的文件。
上海人頭馬貿易有限公司也在昨日(3月4日)發佈聲明表示,目前人頭馬進口報關手續正常進行。公司因履行國家新近提出的對進口食品檢測要求,需要提交檢測報告,因而通關手續有所延長。“目前我公司正在配合執行,根本不存在滯留和退回的情況”。並強調其産品質量通過了中國官方認可的第三方的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無獨有偶,卡慕發佈聲明也表示,産品滯留原因是“突然實施的監管措施”。而在卡慕獲得相關檢驗證書,並呈至相關部門後,通關程式已恢復正常。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洋酒塑化劑事件或許會影響到洋酒企業在中國繼續擴張。
梁銘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2年國內白酒行業因塑化劑風波遭遇了消費者的信任危機,銷量有一定下滑,足以體現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如今上述事件使得洋酒未來或陷入一定時間的市場銷售困境。此外,由於中國已經成爲法國幹邑白蘭地酒的最大市場,上述事件對法國白蘭地的整體銷量或將有影響。
對於影響的程度,酒類專家方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爲,要看事件的發酵程度。“白酒塑化劑的風波後再出洋酒的塑化劑問題,消費者不再有那麽關注。如果未來事件逐漸發酵,影響也將會逐步加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