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蘋果股票與黃金走勢一致:是巧合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20 09:01


蘋果股票與黃金,兩個毫無關聯的資,走勢卻驚人一致。有人說,只是金融市場的一種巧合。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所謂的“金蘋果現象”,事實上是一種基於“RORO(risk on/risk off)模式”的資配置規律。


細心觀察全球資本與商品市場的人也許會發現,自2011年以來,黃金價格與蘋果公司的股價几乎保持一種“同漲同跌”的神秘關係,令人費解。

兩者都是在2011年開始出現一波大漲行情,然后在2012年上半年創下一波高點,在2012年三季度末創下最后一波高點后開始跌跌不休。到今年4月中旬,二者几乎同時出現一波高台跳水動作,然后大幅反彈,繼而再次下挫……

蘋果股票與黃金,兩個毫無關聯的資,走勢卻驚人一致。有人說,只是金融市場的一種巧合,全球市場有那麼多投資品種,兩個品種價格走勢趨同的有的是,蘋果股票與黃金價格恰好只是其中一對。

沒錯,如果我們單獨對比黃金與蘋果股價,自然是難以拿出有力證據證明二者具有切實的相關性。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奇特現象都歸結於一種巧合,而不認真探究其背后的規律,那麼掉在牛頓頭上的那顆真的蘋果,也許至今都不會告訴人類“世界上存在萬有引力”。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有人不信。日前已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所謂的“金蘋果現象”,事實上是一種基於“RORO(risk on/risk off)模式”的資配置規律。

所謂“RORO模式”就是,當整個市場都處於一個較大的不確定性環境時,投資者判斷主要投資市場(一般是股市)屬於風險較高水平時,他們會開啟risk off模式,尋求風險規避,將資金轉移到比較安全的領域;而如果他們認為主要投資市場的風險趨於正常,那麼他們就會開啟risk on模式,重新回到風險資配置上來。

[NT:PAGE=$]

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股市波動性顯著提高,但此時蘋果公司的業績根本無視疲軟的經濟,不管是盈利能力還是現金儲備,其他公司難望其項背,投資者很難說服自己不去購買蘋果股票;而那時的黃金,面子就更大了,在隨時可爆發“黑天鵝事件”的金融市場中,投資者認定它是最后一塊“避風港”,價格豈有不漲之理?

2013年以來,歐債危機、美債危機相繼出現緩和跡象,新興市場國家也開始了新一輪經濟回升,全球經濟似有徹底走出危機陰影的跡象。尤其是在美國,能夠交出靚麗財務報表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道瓊斯指數屢創新高,蘋果公司不再鶴立群,股價自然走下神壇。而黃金,在股市上漲巨大的虹吸效應下,這種既不生息也不分紅的資,自然吸引力不再。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只要美元濫發的事實不改變,黃金上漲的趨勢也就不會改變,黃金價格下跌是短期現象,遲早還會漲回來。雖然這種觀點看似有理,但對投資者而言卻並無太多意義,因為他不能解釋:為何當前美聯儲依然濫發美元,美元匯率卻表現堅挺?為何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但股市熊路漫漫?

金融市場的“金蘋果現象”,也許真的只是短期巧合,長期而言,他們終究還是要回歸基本經濟規律。然而,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長期,按照長期預期去配置資,那麼市場也就不會再有牛熊之分、漲跌之辨。也許正是因為存在太多短期與巧合,市場才會擁有資源配置之能力,趨之若鶩之魅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