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李彥宏:品之花不會無端怒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1-25 10:27


百度2012年會在京舉行,李彥宏稱“伏久者、飛必高、相信技術的力量”

總裁對話


“品之花不會無端怒放,就像種子的生長過程,在發芽之前,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已經在土壤裡扎下深深的根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百度2012年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重申“相信技術的力量”。

李彥宏認為,技術創新永遠是這個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品什麼時候起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做多好以及你多快能做好。而李彥宏同時重點勾了百度未來四大重點業務方向:傳統搜索、移動雲、LB S、國際化戰略,並以“伏久者、飛必高”的古訓激勵員工共同努力、繼續向前。

不能“唯商業”論

企業的競爭力與方向,隱藏在核心技術背后。一家互聯網公司,如果在大家眼裏只是一家商業公司,而不是一家技術公司,則需要這個企業從C E O到普通員工認真進行反思:如何繼續相信技術的力量。唯有以技術為指導,方能保證這家企業,還繼續掌握在成千上萬的工程技術人員手裏。

“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李彥宏坦言,“外界對百度的發展有一些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佈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優勢上吃老本?”他本人對此的回答堅定而充滿信心:“相信技術的力量,未來在我們自己手裏!百度必將迎來移動時代的二次騰飛。”

讓李彥宏引以為傲的,正是雲計算、語音、圖像、自然語言理解等一系列技術,“這會成為百度引領業的關鍵。在這些技術平台上,必將湧現出更多對用戶、對企業生深遠影響的品。”

CEO得是企業最忠實的文化傳播符號

在互聯網與IT評論者康國平看來:“一名合格的企業C E O,不光要引領企業的發展方向,更要為企業帶來一種穩固而踏實的企業文化。尤其在IT行業,企業的C E O要給外界的觀感是技術創業家,而不是一名功成名就的商人。”從這個意義上講,C E O得是企業最忠實的文化傳播符號。例如F 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自2012年開始,每天都會花時間寫代碼,以證明自己依然關注Facebook發展的第一動力:技術。

以全球領先的搜索專利發起成立百度公司,到2005年公司上市的整個過程中,李彥宏一直是中國最頂尖的技術創業明星。但自從百度成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后,外人對李彥宏的認知慢慢生了變化,百度公司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巨大的盈利能力正在掩蓋其身上創新的光芒。李彥宏及時感覺到了這種大公司病所帶來的惰性與平庸,於2012年底提出了“狼性文化”,警醒百度人要視技術為生命、在腦海中繃緊那根創新之弦、在身體中找回那股創業之魂,保持技術為核心的信念。[NT:PAGE=$]

在不久前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李彥宏坦言自己再次找到了當初創業時“似曾相識的感覺”。他介紹說,百度新成立的移動部門是自己直接負責,每周都要參加這個部門的會議,“每一次,我們對於一個品的認識又進了一步,甚至又發生了一次改變,這種感覺只有在十幾年前PC互聯網早期時候能夠找到,一方面似曾相識,另一方面又覺得擁有這麼多的可能性。”

李彥宏認為,每周都有新的感覺和新的衝動,這是只有技術才能帶來的。這種敏與衝動,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CEO所必備的。

敲定四大重點業務方向

一個純粹的搜索引擎公司,似乎隨時受到競爭對手的威脅,因此,谷歌會研究發展數十種品為用戶提供服務。和谷歌一樣,百度也研發了諸多品和技術,以滿足各種奇怪的用戶需求。技術也存在合理開發與利用的問題。濫用技術只會讓企業陷入笨重與繁雜。好比原來充滿靈活機動性、極富戰鬥力的一艘驅逐艦,正逐漸變成一艘笨重的大游輪:不好掉頭、容易被對手盯上並遭受攻擊。

對此,李彥宏明確提到,要將百度公司的未來聚焦到四大重點業務方向:傳統搜索、移動雲、LBS、國際化戰略。康國平表示,百度曾經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具創新、最具技術領先性的公司,所以沒理由在轟然來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日趨保守與遲鈍。要想保持技術領先力,需要徹底而毫無退路的改變。移動互聯網玩法和PC時代完全不同,用戶純粹依靠拇指獲得的體驗,和PC時代以“屏幕+滑鼠”獲得的體驗完全不同。不懂得移動環境的劇烈變化,就會出現蘋果iPad和微軟Surface銷量上的天壤之別。

目前,百度和騰訊佔據中文互聯網最大的技術人群,但360、新浪和盛大甚至人人網等都在蟄伏、尋求技術和品上的突破。以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品,對任何一個中文互聯網巨頭都是不容忽視的威脅。

顯然,李彥宏警覺到了這種業大變革所帶來的危險性,宣佈將在2013年建立百度歷史上第一個研究院(Instituteof DeepLearning),初期專注於深度學習技術,並吸引這個領域裡全球最頂尖的高手加盟,建成全球頂尖的基礎研究院。

品之花不會無端怒放,就像種子的生長過程,在發芽之前,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已經在土壤裡扎下深深的根基。這樣的品和技術的深度結合所帶來的,必定是破土瞬間頂開頑石的力量。

當我向別人介紹百度的時候,讓我感覺最自豪的一句話就是:百度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 6歲。因為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自己也感覺是26歲。

過去的2 0 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未來就在我們自己手裏,百度必將迎來移動時代的二次騰飛。

多年來我們堅持構建紮實的技術體系,這些面向未來的技術和品的佈局,正在日益顯現出成果:比如在語音領域。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它的靈魂依然沒有改變———技術創新永遠是這個行業的核心驅動力。技術積累的先發投入,往往會體現在品的后來居上上。

南都記者 謝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