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倫敦金融時報:全球央行好像都穿上了「國王的新衣」?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 2015-09-01 21:10


全球央行好像都穿上了「國王的新衣」      (圖:AFP)
全球央行好像都穿上了「國王的新衣」 (圖:AFP)

華爾街一向有條生存鐵則:不要和央行對作。


很淺顯易懂的一句話,因為央行們主宰著這個市場。央行們制定市場上一切金融規則、可以移動任何商品的價格、可以消滅任何東西,只要央行們想要。

但最近自中國股市大跌以來,中國人行 (PBoC) 為止住市場跌勢推出一系列的護盤措施卻苦無成效,這一生存鐵則又再度遭到市場質疑。

據蘇格蘭皇家銀行 (RBS) 信貸研究部門負責人 Alberto Gallo 於《Financial Times》撰文指出,雖然中國人行為提振市場信心與推升股價,於近期再次進行了一年半內的第五次降息、第六次降準,並且要求相關的券商大力買股。

這一舉措目前看來中國股市終於在 3000 點附近止穩,但人行花了這麼長的時間與力氣才獲得些許成效,市場不禁疑問:央行們的可信度與彈藥庫,是不是幾乎已消磨殆盡?

Gallo 認為,這恐怕是全球央行皆有的現象。

目前各國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和通膨率的效果上已經越來越差。央行們僅有貨幣政策上的刺激,但是依然沒有改善債台高築、生產效率不彰、失業率偏高、改革不徹底等問題。

英、美:

在英國和美國,QE 的政策看起來非常成功,利率也即將上調。但儘管 GDP 的確正在成長,並且失業率下降,可是人們的薪資成長力依然疲弱。在英國有四分之一的房貸族,房貸規模高達收入的四倍之多。

顯而易見的英、美兩個國家的經濟復甦都不平衡,但是倫敦和紐約這種「金融中心」,卻遠遠恢復的比其他地區還要快?

歐元區:

歐元區面對的挑戰更複雜。歐元區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在歐洲央行 (ECB) 的 QE 政策下獲得短暫反彈,但現在通膨率預期竟又跌回 QE 之前的水準。[NT:PAGE=$]

中、小企業的放貸渠道也正受到阻礙。歐洲銀行業仍然在去槓桿,高達一兆歐元的不良放貸規模占歐元區 GDP 的 10% 以上,可以想像的,債台高築的銀行業恐怕是很難放貸出去。

中國:

中國的情況恐怕是最危險的。中國正在謀求經濟上的轉型,北京政府也已實施多項改革方案,盼中國經濟能夠在消費與生產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目前成效不明。

而一方面,中國政府確實已加強對影子銀行和地方政府的監管,兩者主要都是對中國房地產過度投資。

另一方面,中國的寬鬆政策也正在積累龐大的債務:企業、家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與 2007 年時相比,上升了兩倍之多,目前中國債務占 GDP 的比重已高達 200%。

目前隨著中國偏遠城市房地產開始下跌,銀行壞帳率逐步攀升。儘管中國政府有辦法讓中國經濟軟著陸,但如果在削減產能過剩以及減緩債務壓力上失敗了,很可能造成通縮的壓力,甚至更大的經濟衰退。

那央行們該怎麼辦呢?

許多人認為,美國聯準會(Fed)應該今年應該延後升息。但問題是,聯準會恐怕其實也沒有多少選擇。

的確今年升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維護聯準會的信用評等,但是通膨率下滑和政策失誤的可能性都在擴大當中。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利率正常化的進程受到攔阻。

舉世無雙的 QE 政策開啟了美國和英國的大經濟復甦時代,也為歐元區的經濟改革爭取到一點時間,但是這都還不足以達成持續性的經濟復甦。

真正的解決辦法是政府層面的相互合作,對經濟成長和通膨率進行結構性上的約束。否則,央行們在未來也只是不斷重複著無效的貨幣寬鬆政策來面對危機。

央行們無窮迴圈般地進行貨幣寬鬆,對經濟和社會皆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資產泡沫、資源過度向高槓桿產業集中、貧富差距擴大。

但央行們現在似乎好像穿上了「國王的新衣」一般,在世界各地跳舞。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