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李波:中國科研創新急需改進 80%的理科生做了營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31 11:18


軟通動力執行副總裁李波
軟通動力執行副總裁李波

和訊股票訊息 8月30日,由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的新供給經濟學與提升中國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重磅推出系列叢書之《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和訊網作為合作媒體在現場全程播報。


軟通動力執行副總裁李波在發言中表示,過去8年我國實體經濟的經營環境、研發和創新體制建設十分艱難,機床領域、中高階數控軟件、汽車發動機設計、重要元器件、晶片設計都是國外進口。

我們出口到巴西、俄羅斯的機床數控部分是從西門子、三菱、發那科這三家公司進口的,我們自己國產的占這個領域的比重不到20%。汽車行業國產品牌的競爭力就更弱了。在ict產業,硬體領域華為很厲害,但是華為的銷售毛利率去年是8%,它的對手思科是18%,在軟件領域,我國的25家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是36,美國在60以上,我們前一百家軟件企業收入3000億,不到美國軟件前一百強的1/4。所以,現在任正非非常著急,一直在呼吁怎么改進研發,改進人才體系,改進觀念。

此外,大學生有一個麥肯特職業就業調查,中國80%以上的理科學生都做了營銷,沒有做研發。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們認為過去8年實體經濟的經營環境、研發和創新體制建設十分艱難,我來自企業,我直接知道的比如我們在機床領域、中高階數控軟件、汽車發動機設計、重要元器件、晶片設計都是國外進口,我們出口到巴西、出口到俄羅斯的機床數控部分是我們從西門子,從三菱,從日本發那科這三家公司進口的,我們自己國產的占這個領域的不到20%。汽車行業國產品牌的競爭力就不用談了。所以,困難重重。當然我們已經爬升到價值鏈的中間階段。

 

美國制造業下一輪再工業化和數字化發展會擋住中國很多產品進入美國,但是勞動密集型的在美國全是中國制造,沒問題。在ict產業,我們在硬體領域以華為為代表的很厲害,但是華為的銷售毛利率去年是8%,它的對手思科是18%,有十個點的差額,還是不少的差距。軟件我們非常差,軟件在研發環境,人才發展方面,我們現在中國的報告里列了25家上市公司,我們做毛利率分析,平均是36,美國是在60以上,我們的前一百家軟件企業三千億的收入,不到美國軟件前一百強的1/4,軟件我們很差。如果軟件差的話,我們下一步的ict不會好到哪里去,因為下一步是軟硬結合,是以軟件來定義網絡,所以,現在任正非非常著急,一直在呼吁怎么改進研發,改進人才體系,改進觀念。

 

但是我們也不要悲觀,我們有大好的機會,第三次革命浪潮帶來的大好的機會,在這個機會的時候,中國出現了一批資本規模上堪稱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百度,還有萬達騰訊與百度三家合作搞電商公司,估值都在800—1000億美金以上。

 

談到這些困難,作為一個政策建議,建議來講,我們新供給賈院長,還有馮教授,一直在呼吁培育第三部門。第三部門的定義不完全是志愿者定義,有幾篇文章里馮教授談的有志愿者部門的定義,第三者部門的定義其實包括非盈利部門,這部分是免稅的,里面當然有志愿者的部分,有公法特殊法人,這里面的稅可能也是免的或者要交一些稅,公法特殊法人、財團法人在日本、德國、台灣都有概念,在中國沒有這個概念,國有企業改革的時候遇到很大的困難。還有一種是帶有公益目的的社會企業法人,不免稅,是做真公益,不是做假公益,這不是做慈善,這種社會企業是不免稅的。這都是第三部門的定義。

 

在研發的地方看,我們在研究里發現有半官方的研究組織機構,德國、日本都很多,然后有政策性的銀行,德國中小企業得到的長期貸款是中國政策性銀行和社區的合作性的銀行解決一半兒,解決他們一半兒的中長期貸款,還有社會的非盈利的研究基金的法人,日本通過綜合商社的風投部門、融資部門促進創新,還有美國軍方的孵化機構。還有一個“瘋狂科學家大本營”,非常有名,有人考證蘋果電腦的好多技術概念出自於此,每年國防部拿30億美金做概念預言,請美國科學家做概念。還有公益性的風投基金,這些比政府更專業,應該讓他們做孵化器,做產業園,參與研發基金的分配,避免政府的不專業和尋租。政府尋租有兩種形式,過去是積極的尋租,現在八項規定厲害了采取消極尋租的方式,問題也很大。

 

我們在最後一部分,我建議大家如果關注方法論的,我們的第三部分第一章是方法論,這一部分政策建議是最有意思的,這是在第五章,295頁開始,學習國際經驗,因為這部分大家都說要學德國、日本的經驗,但是真正講透把這些數據放在一起的也不多,我們在這里也是做了一些列舉和一些比較。從這個思路出發,我們中國的第三部分哪里?不可能都搞ngo,中國第三部分一講志愿者ngo就意味搞搞環保,好像就這點兒事兒,不是的。研發,社會價值觀的形成,這都是第三部門干的事兒。所以,我們研發領域里應該有ppp這樣的一種分配體制,像德國和日本一樣,都是現成的,為什么不能學?新政府一直呼吁科研經費的改革,雷聲大,下面還是按老的方式做,只是做的更謹慎消極了,錢分不下去了。第二個是我們一個新的創意,我們認為國有企業競爭性的全球性的發展對的,但是它還畢竟有一部分壟斷企業是具有公益性的,能不能轉成日本的商社?國開行為什么不能在全球給中國的制造企業提供資訊服務?好多企業在非洲碰壁,自己亂搞,國開行能不能幫幫他們?五礦、中遠、華潤、中石油、中石化為什么不能在當地搞成一個貿易平臺呢?德國中小企業出口厲害,因為德國政府半官方組織在每個國家都搞了貿易平臺,英國原來有東印度公司,先用公司的方式做國家的事情,怎么不能做?也是第三部門。

 

如果把國企、央企把它歸於廣義的第三部門的話,我們認為它是公法特殊的法人,國開行做政策性銀行的事情做的非常好,下面又油市場化的事情,跟德國的國家復興銀行一樣的,既有政策性,又有市場化,永世長化的手段做好政策性的市場,做好第三部門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但是我不分配這個盈利,我也不謀求壟斷的利益,國企改革要改成這樣,金融改革也有基礎了。

 

國企做兩件事情,一個是打造國家級的全球化公共服務平臺,第二個,我們現在在搞的新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國企可能不愿意跟國內的一些小企業進行合作,我知道北京有一家企業做大數據做云做了八年了,非常好,但它始終跟大國企合作不起來,用國外的東西,用ibm、思科的東西沒風險,但是現在有風險了,因為棱鏡門出來了。所以,這樣的責任在我們的報告里提出來,應該承擔。日本綜合商社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視為社會型企業,叫民有國營,中國的大型國企,特別是獲得高於社會平均利潤的巨型央企民有國營的性質應該更多,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最後從高級要素來看,從我們社會價值觀,我們的制度供應,要服務這四個方面,我們要產生大量受優良教育的產業工人,我們要有大量敬業的職業經理人和工程師,我們光有企業家不夠,熊彼特講企業家重要,我們觀察企業家,我們不比美企業家,中國的創業心比德國、日本人強多了,但是我們缺什么?我們缺產業工人,缺職業經理人,缺工程師,而這個很重要。這個為什么重要?報告220—222頁可以看到全球首席官的調查,認為全球制造競爭力的因素排名第一的是人力資源驅動的創新,是科學家、研究人員、工程師的素質與可得性,這是第一個層面。第二句話,技術工人的素質與可得性,這是德勤去年的全球競爭力創新,它是美國商會和德勤在金融危機以后重新打造美國的制造業的競爭力提出的年度報告,把中國作為未來競爭力最強的地區第一。在人力資源方面,大家知道做的很差,雖然這個報告把中國評分評在60,但我個人認為我們目的在40左右,可能中國好的地區像蘇州、常州在50—60。

 

本書220頁還提到哈佛教授的看法,即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創新是國家企業技術工人的素質供應,以及他們與研究人員、科學家、工程師等在一起的高效合作,一線制造現場的實驗才是最後帶動企業和產業創新能力,這是哈佛教授研究的一項成果,跟德勤的是一致的,但是跟我們過去的價值觀引導是不一樣的。大學生有一個麥肯特職業就業調查,中國80%以上的理科學生都做了營銷,沒有做研發。

 

我們還需要以身作則的企業家,企業家不以身作則,如果對價值觀做破壞那沒有用。

 

第四個是職業化的政治家和專業化的技術官僚體系,我們過去十幾年有太多的企業,像企業家的政治家,我們講的地方經濟董事長,書記是董事長,市長是總經理,我們會不會面對無所作為的官僚,這是一個挑戰。

 

我們在報告里最後也引用了這樣一段話,就是埃德蒙—菲爾普斯最近就中國經濟繁榮預測的一段話,如果我們有朝一日與頂尖西方經濟體並駕齊驅,還需要掌握與西方水平相當,甚至更加優良的技術。途徑在於如果中國擁有所需要的熊彼特式企業家和熊彼特式銀行家。我們銀行是不懂產業的。

 

還有企業家精神不能代替創新者精神,這個對我們很有啟發,這里面講的就是剛才講的工程師和一線技術工人的熱情與投入精神。他認為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夠轉型,這樣的話會有利於創新,這種工作的改變將豐富中國人的生活。

 

我很高興參加了這次差不多快一年的研究,我最後的結論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德國,學習美國,學習日本好的做法,但是我們是立足本土的實際來推進我們的創新。同時,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是決定中國未來20年能不能在制造業和我們的ict產業創新成功的基礎。大家看看華為任正非每年在宣揚的價值觀就知道了,華為最近在宣揚一種價值觀,像李小文院士每次都穿一雙布鞋出席在正式場合,大家應該知道我講的什么意思,沒有這種精神,是不可能有華為的。但我們還是樂觀的。謝謝大家。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