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評央行降準:凸顯中國仍有多種支持經濟手段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媒稱,隨著政府試圖穩住下滑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國在2月29日晚間表示,將允許國內的銀行發放更多的貸款。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1日報導稱,宣布此舉的同時,中國領導層在試圖讓世界其他國家放心,他們對經濟的管理仍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而且他們手邊還有許多避免經濟增長速度更大幅度下降的工具。中國也在對付資本持續大量外流的問題,由於人們預期人民幣的價值可能會進一步走軟。
中國央行表示,自3月1日起,將降低商業銀行需要留下來作為儲備的現金數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本質上是讓由國家控制的銀行系統有更多的錢放貸。
報導稱,這一措施是中國在尋求提振經濟時試圖把握分寸的最新例證。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近幾年的一個放貸狂潮已經給中國留下了太多的鋼鐵廠和水泥廠,讓許多國有企業背負了太多的債務。與此同時,中國正試圖讓貸款進入國有銀行長期忽略的領域,比如中小型企業,領導人認為中小型企業對促進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這是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自2015年初以來第6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據美國美林銀行估計,2月29日的措施可向中國的銀行系統提供大約6300億人民幣的補充流動資金。
報導稱,近幾個月來,中國已經幾次降低利率,還采取其他措施以重振經濟增長。這些政策也許產生了影響的一種跡象是,中國公布了一月份信貸增長創紀錄地飆升的數據。
通過把存款準備金率降低0.5百分點,央行正部分地在尋求平衡自己做出的支援貨幣的行動。為了支撐人民幣的價值,央行已在拋售美元、同時購買人民幣,而人民幣一直面臨貶值的壓力。但是,這也減少了系統中的流動性。作為響應,央行已向國內的金融體系注入數十億人民幣。此次降準是為了同樣的目的,本質上代表了一種貸款配額。
在2月29日發布訊息時,中國央行表示,降準的目的是“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報導稱,近幾個月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在慢慢地將注意力從改變存款準備金的要求上移開,變得更重視把利率作為控制流動性的工具,特別是在銀行對銀行貸款市場上鼓勵信貸方面,這種方法被普遍認為更市場化。
盡管如此,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仍然如此之大,以至於央行可能將需要動用其貨幣政策工具箱中更深層的工具。經濟學家預計今年還將有幾次降低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動作。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人民銀行可用的政策工具的數量大增,”凱投宏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2月29日在一份研究簡報中寫道。
威廉姆斯補充說,雖然央行已經逐步走上更多地讓市場決定利率的道路,但像降準這樣的傳統措施仍可制造全面的刺激。他說,“此舉凸顯了官員在最近幾天多次傳達的資訊,包括在二十國集團會議上,那就是政策制定者仍然有支援經濟的空間。”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