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人民幣相關要聞和政策回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12月11日人民幣相關要聞和政策回顧:?
周四,央行公開市場仍未進行任何操作,至此正回購操作已暫停五次。本周IPO再重啟,將顯著沖擊資金面。從供給層面看,公開市場已無到期資金,外匯占款增長持續乏力,這使得市場對於央行“放水”的期盼不斷增強。分析認為,降準政策並非當下最優選擇,當前政策仍將主要通過逆回購、SLF/MLF 等形式溫和提供流動性。
11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高開低收,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五個交易日走高。年末客戶付匯需求較大,是傳統購匯偏強的季節。同時目前流動性較差,價格易受止損盤影響產生大幅波動,人民幣走低也在情理之中。
IMF將於2015年年末對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的構成進行五年一次的復核。屆時,人民幣要想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中國必須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基準經濟指標,並獲得其他187個成員國的多數支援。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已使人民幣具備一定的彈性,加上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增長,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在外匯市場準入門檻放開的背景下,決策層宜加快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通過為外匯市場引入更多市場化的“均衡力量”,進一步提升其價格發現的功能。
盧森堡金融管理局批準了“中國工商銀行私人銀行全球理財基金-SIF”的注冊申請。經由這個投資基金平臺,工行可提供優質的人民幣資產,滿足在人民幣跨境使用進程中所產生的強勁需求。
上海自貿區集中“曬”出第三批金融創新案例,分為四大類共九項,鼓勵更多金融機構圍繞實體經濟需求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下一步將著力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改革的先行先試,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加快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建設,繼續完善金融監管,切實防范風險,營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金融發展環境。
12月11日,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整體延續緊平衡局面,供給仍集中於隔夜品種,7天及以上資金依舊緊俏。隨著新一輪新股IPO再度襲來,年底前流動性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劇。前期降息造成股市表現火熱,利率整體不降反升,令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境地。
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間,全球資金流出中國股票的趨勢在延續,而且規模快速放大,12月3日當周,高達22.81億美元資金凈流出,創下2008年1月以來的新高。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強將導致原本資金流出的趨勢繼續加強,這也使央行降準的壓力顯著增大。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