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盧志強大佬過招 泛海登港股顯海外圖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房產訊息 作為老牌房企的代表,盧志強旗下的泛海控股(000046,股吧)年初開始大舉轉型。如今,在這盤轉型棋局里,泛海控股又布下關鍵一子,而過招對象則是李嘉誠。
8月11日,泛海控股發布公告,擬通過附屬公司泛海控股國際以35.5億至38.3億港元代價從和記黃埔手中購得和記港陸71.36%的股權。完成后,已在深交所上市的泛海控股將打通“任督二脈”,進駐香港資本市場。
從3月底泛海建設並購民生證券72.99%股權並更名“泛海控股”,到5月底10億元參股民生信托,泛海控股在金融板塊可謂動作頻頻,其野心也愈加彰顯出來。
“泛海控股的轉型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真轉,大轉型。”泛海控股董事長韓曉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泛海控股轉型的邏輯,是將地產、金融、戰略投資三板塊融合,紐帶就是資本市場,因此這次與香港資本市場的結合尤為重要。
“這是一個大手筆,也是泛海控股走向國際的重要跳板。”韓曉生說。
找殼學問
泛海控股發布的關於簽署《諒解備忘錄》的提示性公告顯示,擬通過境外間接附屬公司泛海控股國際有限公司以不少於35.56億港元但不多於38.3億港元的總現金代價可能收購promising land international inc和uptalent investments limited所持有的和記港陸有限公司71.36%的全部股份。
和記港陸系李嘉誠麾下和記黃埔的附屬公司,主要從事物業投資,在上海(樓盤)的港陸廣場及港陸黃埔中心系其業績貢獻來源,平均出租率90%,2013年收入港幣8840萬元,比2012年的港幣8780萬元微漲,年內未扣除利息支出及稅項前盈利為1.997億港元。2014年上半年收入4648萬港元,同比上漲8.4%。
經濟學家郎咸平曾表態說,表面上看是李嘉誠拋棄中國資產去英國,實際是他在貫徹自己的理念——提高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即利潤,利潤不足夠突出將會被其一腳踢開。和記黃埔發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和記港陸近年業務已不太活躍,公司認為泛海控股出價較有吸引力,所以決定出售,有買有賣很正常。
“大家都是理性經濟人。”韓曉生指出,李嘉誠退出有人搶著接盤,說明內地企業還是看好中國未來經濟走勢的。如果沒人跟風,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時候。
在這場交易中的另一方,泛海控股國際為泛海控股在香港的子公司,在泛海內部亦被視作集團擴展海外業務的橋頭堡。另外,在7月15日泛海控股亦對泛海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資4億美元。
找殼亦有學問。泛海控股駐香港的團隊曾接觸了很多公司,最後鎖定李嘉誠,從年初開始雙方多次磨合了解實力,並最終達成交易意向。泛海控股關注的殼第一要干凈,無壞賬;第二要有較好的過往業績,如和記港陸上海兩項目,每年甚至還有盈利;第三,“娘家”應有正面的市場背景,與泛海門(樓盤)當戶對。
故而,在交易中泛海控股也拿出十足的誠意。目前,和記港陸與泛海控股簽訂的備忘錄,雖然交易尚未正式進行,但泛海已向和黃支付10億元保證金,同時,自簽署備忘錄之日期開始,泛海控股享有對此次和記港陸股權收購的獨家權。一旦收購完成,泛海控股約占和記港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71.36%,成為控股股東。
[NT:PAGE=$]泛海控股方面稱,為進一步壯大本公司海外平臺,本公司簽訂了該備忘錄。如果最終實現收購並順利完成整合,將有利於本公司更為充分地利用國際資本、市場,推動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面朝海外
“地產+金融+戰略投資”,三大板塊協同發展,這是老牌房企泛海控股自3月底便喊出的轉型方向。而三板塊孰輕孰重,是否會淡化地產開發,外界卻知之甚少。
實際上,一系列調整固然有著地產形勢轉變的大背景。據介紹,在年初時,地產市場變化快,調控短期不會放松,樓市黃金時代終結等數點便在泛海達成共識。故而,泛海開始籌劃一系列整合,而整合的準則便是集中優勢兵力,適應市場。
泛海的優勢,注定地產仍為業績的突擊尖兵。泛海控股擁有12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且大量土地位於北京(樓盤)、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中心地段。在2014年的開發計劃中,房地產板塊總開工面積為613萬平方米,同比提升36%;續建面積448萬平方米,同比提升58%。
“這意味著,北京、上海很多資源在今明年進入業績釋放期。”韓曉生指出,北京今年9月釋放,上海明年上半年釋放,泛海可實現逆市增長,並在4-5年內進入業績持續釋放期。
跑得越快,往往越了解困境所在。和其他房企一樣,深交所上市的泛海控股,其上市公司在融資方面的能力難以發揮,造血困難。而將泛海控股作為整合平臺,率先將金融業務注入,泛海控股的資產結構可做到初步的優化調整,並在未來有機會增資擴股。
韓曉生進一步闡釋,轉型是把地產不斷釋放的能量和上市公司融資能量結合起來,吸引其他產業進來,形成泛海特色優勢。做到這一切,還要發揮上市公司融資能力,需要大手筆制作。一旦當下泛海控股收購和記港陸71.36%股權的交易達成,順利進駐香港資本市場,其現有資產充分將有望和資本市場充分結合,形成境內、境外兩個市場互為支撐。
面朝海外,雖然泛海轉型的路徑已開始顯露,但從目前的動作看,似乎遠未劃上終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