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曹中銘:歷時八年結案凸顯監管效率低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12 09:50


曹中銘 財經專欄作家(資料圖
曹中銘 財經專欄作家(資料圖

    日前,寶碩股份(600155,股吧)發布公告稱,接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寶碩股份被認定涉及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占用資金、對外擔保信披違規、定期報告虛增利潤、貨幣資金虛假記載、人為調整2006年半年報等“五宗罪”。一家上市公司因違規被處罰繼而發布相關公告,這在如今的a股市場上其實太平常,不過,寶碩股份的公告背后卻沒有如此簡單。


早在2006年10月份,寶碩股份因涉嫌虛假陳述被證監會河北證監局立案調查。普通的虛假陳述案件,沒想到這一調查竟然歷時八年之久。盡管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人員實施了處罰,但由於涉案人員均已離職,其效果無形中被嚴重打折。而且,對上市公司的罰款,最終還得由所有投資者埋單,這顯然也是不公平的。

寶碩股份違規案件呈現出幾個方面的特點,其一是歷時較長。此前違規案件一般歷時三四年左右的時間結案,而該案則長達八年,時間成本較高。二是處罰再次折射出a股市場違規成本低的劣根性。根據上市公司的公告,其違規行為涉及“五宗罪”,其中就包括財務造假這樣的惡劣行徑,但監管部門的處罰卻是一“罰”了之。三是由於耗費的時間太長,即使是上市公司涉嫌虛假陳述,利益受損的投資者也很難進行訴訟維權,投資者合法權益被侵害。四是歷時八年最終卻來個不痛不癢的處罰,違規者沒有受到嚴懲不說,也凸顯出監管效率的低下。

事實上,寶碩股份只不過是市場上的一個縮影罷了。因為違規被立案,但監管部門遲遲沒有給出處罰結果的大有人在。有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去年一季度,2004年1月-2008年12月間累計四年以上的未決立案調查共有27起,涉及25家上市公司,相關上市公司並未就案件調查進展情況予以公開披露。不僅如此,監管部門在處理違規案件時,也不乏“拖泥帶水”的現象。

因為財務造假,已遁入新三板的*st炎黃2009年3月份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直到2012年12月份上市公司才發布《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此時其已處於被終止上市的前夜。因為隱瞞國債交易的丑聞,江蘇瓊花(現“鴻達興業(002002,股吧)”)2004年被立案調查,2008年再次因違規遭到監管部門的立案調查,至今我們也不知道個中是怎么回事。與寶碩股份一樣,相關責任人員也已經離開上市公司。

a股市場監管效率低下,一方面表現在對違規案件調查與結案費時太長上,另一方面也與處罰不到位密切相關。如針對陽煤化工(600691,股吧)虛增42億元收入的造假行為,四川證監局開出了4張罰單,但諸如“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並記入誠信檔案”、對責任人員“出具警示函”以及責令其參加培訓等,都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對於這些所謂的處罰,有誰會把它當回事呢?還有連續五年財務造假連續六年虧損的南紡股份(600250,股吧),罰款50萬元了事;新中其連續六年財務造假,性質惡劣自不待言,也是罰款結案。

寶碩股份違規行為歷時八年才結案,既是a股市場監管效率低下的一大縮影,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市場監管不和諧的一面。其既是利益受損投資者的悲劇,亦是a股市場的悲劇,但這樣的悲劇卻不應再次被重演。

監管效率的低下,最終的受害者無疑是廣大中小投資者與整個資本市場。要提高監管效率,除了對違規案件要限時結案之外,大幅度提高違規成本顯然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違規成本方面,雖然不乏有萬福生科(300268,股吧)案、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烏龍指”等案例,但總體而言,監管部門皮鞭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占據多數。近年來,監管部門一直高喊著要保護好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如果沒有高效的監管與嚴厲的懲罰,又拿什么來保護呢?(博客:曹中銘)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