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最新評級:10股后市潛力不可估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廣聯達(行情,問診):設立小貸公司 供應鏈金融版面趨於完善
報告要點
事件描述廣聯達公告出資1億元在北京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同時收到5月份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1346.15萬元,點評如下:
事件評論
設立小貸公司為電商業務鋪路,供應鏈金融服務版面幾近完善。公司7月份剛公告成立商業保理子公司,立即又設立廣聯達小額貸款公司,反映公司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緊密版面。1、公司旺材電商平臺作為建材行業唯一的B2B電商平臺幾近版面完善,考慮到地產行業融資需求旺盛,公司在金融服務重點版面不僅解決了建材電商用戶的交易黏性,同時也為電商平臺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2、不同於公司對中房訊采子公司持股57%比例,廣聯達對商業保理子公司、小額貸款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均為100%,作為最有業績彈性的盈利模式供應鏈金融服務或將為公司帶來極大的利潤增厚空間;3、小額貸款公司一定程度上能夠盤活公司的賬面現金,同時與銀行合作也能夠一定程度提升資金杠桿,另外考慮到聯合采購可能會涉及到預付金模式,旺材電商平臺獲將有部分沉淀資金,因此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不是問題;4、旺材電商平臺當前處於用戶蓄積階段,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預計八九月份平臺正式上線,年內用戶量和交易規模是主要考核指標,平臺上線將對公司估計形成一定催化。
4~5月份增值稅退稅同比大幅增長,側面反映公司收入增速環比提升。1、公司13年4~5月份收到增值稅退稅1875.92萬元,而14年4~5月份退稅總額為2593.82萬元,同比增長38.27%,而公司軟件增值稅退稅主要是軟件收入大幅增長所致,因此可以判斷公司四五月份收入增速逐步提升;2、從根本增長邏輯分析,公司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根源在於對存量的近20萬家建筑行業機構用戶價值的持續挖掘,新產品疊加老產品同步銷售提升了渠道的復用率,規模效應逐步顯現;3、新產品投放初期市場滲透率極低,而其對傳統手工勞動替代的成本效應極其顯著從而得以快速推廣,公司新產品包括項目管理軟件、材價資訊服務以及施工端的新推工具軟件在上半年保持了良好的銷售勢頭,我們預判新產品收入占比有望從13年底的27%上升至超過30%。
盈利預測:我們看好公司在建筑行業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整合能力,預計14~16年EPS分別為0.93、1.33和1.91元,維持“推薦”評級。
中工國際(行情,問診):訂單迎來趨勢向上 順政策周期逐步兌現
投資要點:
新簽訂單迎來拐點趨勢,順政策周期將逐步兌現。中工國際8月1日簽署幾內亞科納克里自治港東區擴建項目商務合同,總金額8.53億美元。
考慮到公司上半年8.12億美元的新簽訂單,14年公司扭轉新簽下滑趨勢,兌現政策幫扶趨勢向好。維持公司2014/15年EPS 分別為1.13、1.39元,考慮出口與對外服務政策支援,給予2014年20倍PE,目標價22.5元。
政策端“國16條”等促進對外工程服務增長,外交經濟帶來政策順周期。
2季度政策微刺激,人民幣貶值的滯后效應與穩定外貿政策的幫扶,利好出口的因素開始逐步發力。2014年上半年我國對外工程完成營業額615億美元同增6.5%,新簽合同810億美元同增5.7%,扭轉14年前4月同降的趨勢。預計下半年對外工程服務仍能恢復至5-10%的發展速度。
再簽8.5億美元合同,改善新簽訂單增速趨勢。2014年公司生效訂單已逐步恢復,上半年新簽訂單8.12億美元,雖增速同降,但考慮到13年下半年新簽較少,2014年的全年增速轉正預期在強化。隨著公司幾內亞合同簽署,公司累計新簽訂單增速達到30%,扭轉連續2年新簽下滑趨勢。
匯兌損益助力股權激勵業績完成,新簽訂單趨勢向上與多元創新打開空間。人民幣貶值助力公司14年業績增長(預計影響增速超15%),隨著新簽訂單改善及在環保水處理等領域的版面成熟,將打開價值修復空間。
風險提示:海外工程政治風險、海外工程項目周期較長的執行風險。
九陽股份(行情,問診):傳統業務恢復再確認 新品運營仍需摸索
半年報業績出爐:公司上半年實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34億元,同比增長5.91%,凈利潤2.78億元,同比增長9.69%,每股收益0.37元。二季度單季度收入增長11%,營業利潤增長20%,凈利潤增長23%。半年報業績高於預期。
從產品結構來看:公司收入、利潤貢獻最大的系列——食品加工系列(包括豆漿機、榨汁料理機)增長11.3%,增速同比提升近20個百分點,穩步恢復,主要是源於豆漿機止跌,和榨汁機新品推陳出新帶來的近翻番的增長;公司收入、利潤占比第二大系列——營養煲系列,略有增長,主要是源於其壓力煲單品行業上半年的下滑,抵消了飯煲、開水煲等市場份額的提升;其他品類中,除電磁爐由於行業下滑帶來的收入下滑仍在繼續外,其他品類都實現了穩定的增長。
公司利潤率和費用率均保持穩定。綜合毛利率為33.36%,同比降低0.1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保持了相對平穩,銷售費用32,271.98萬元,同比增加1.81%,銷售費用率12.25%,同比降低0.49個百分點;管理費用16,281.65萬元,同比增加1.63%,管理費用率6.18%,同比降低0.26個百分點;其中,研發投入6,490.12萬元,同比降低0.19%。
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公司全年業績超越激勵條件中的收入10%增長,利潤6%增長應為大概率事件。
新品one cup仍在摸索。
我們預測:2014-2015年EPS為0.69、0.80元,同比增長13%、15%;考慮傳統業務回升和新品巨大市場機會,給予2015年20-25倍PE目標價18.5元,維持“買入”評級。
紅旗連鎖(行情,問診):積極擁抱互聯網 穩步踐行O2O
投資建議:公司線下供應鏈資源優勢突出,已與互聯網、電商及快遞物流企業展開多層次合作,近期在快餐領域打通微信支付,未來有望成為區域網購線下入口及物流中樞。預計2014-2016年EPS分別為0.43、0.48、0.54元,目前大賣場行業(剔除人人樂(行情,問診))估值約35X,考慮到紅旗線上業務仍處初級階段且輕資產模式受費用上漲等影響,給予2014年33XPE、目標價14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O2O戰略清晰,自建電商與借助外部力量同時進行。公司對電子商務理解逐步加深,無論是與互聯網、電商、物流企業合作的逐漸深入,還是自營網購商城及電子貨架等新技術設備的應用,都體現出公司不懈努力。應該說,公司在現階段A股零售企業中O2O進展最為領先,未來還有望繼續享受相關技術進步帶來的時代性紅利,如與微信在支付、精準營銷等領域的后續深入合作等。
便利店業態渠道價值凸顯,產業界已達共識。O2O時代,由於在門店網絡、倉儲配送及增值服務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便利店業態渠道價值凸顯。近期沃爾瑪、順豐等企業紛紛宣告進軍便利業態,也是對其渠道價值的認可。公司作為區域便利龍頭,且為A股唯一上市便利店企業,具備明顯的先發及比較優勢。
主打“商品+服務”,便利店彰顯零售本質。便利店以煙酒、休閑食品等為主力品類,與大賣場展開差異化競爭。紅旗自主開發的增值業務體系,可提供水電燃氣代繳、快遞代存等30多項服務。增值業務可有效增強消費粘性,2013年實現營業額約33.5億、CAGR(4)超過80%,貢獻傭金收入2079萬,測算沉淀現金近3000萬。
風險提示:消費需求低迷;門店到期不能續租;移動支付監管風險。
中國聯通(行情,問診):從中華電信發展史看中國聯通的機會
我們認為:1、假如沒有未來的國企改革;2、假如沒有從股權層面推進的混合所有制計劃;3、假如沒有更進一步的股權激勵計劃;4、假如沒有更進一步的市場化銳意改革;中國聯通長期的估值就應該是給一個公用基礎設施股的估值(10倍)或是跟隨大盤指數,而不應該給予20倍以上的估值。本篇報告我們摒棄傳統單從公司業務來推導估值的推薦邏輯,而著力分析台灣的電信牛股---中華電信(NYSE:CHT)過去十多年的成長史來探討未來中國聯通的機會。
中華電信過去十年股價上漲的核心邏輯:民營化+轉型
發跡於傳統通信業務的中華電信沒有被電信自由化的浪潮吞噬,反而迎來了第二春,核心原因在於成功轉型,總結來看中華電信的轉型之路遵循了兩條主線:
1.民營化:從國營企業轉向向更加有活力的混合制企業---臺當局將其持有的股份(臺交通部持有)釋放給眾多社會化機構投資者進而開啟了廣泛的市場化改革。若未來中國聯通能夠引入更多的民營產業資本(如阿里、騰訊或百度)或機構資本(如全國社保基金等保險機構)將對公司長期的業務發展方向形成支撐,同時也是對管理團隊的市場化考核方向形成長期重要的組織保障。
2.轉型:從傳統運營商轉向綜合資訊服務商---民營化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是公司商業模式轉型的重要推手。中華電信大力發展云端業務,不再是為他人做嫁衣的“管道”業務,而是直接面向用戶的資訊服務,同時積極擁抱互聯網打造娛樂化、社交化的Hami和Emome平臺,除自建平臺外還與Line合作,推出“免費+收費”的流量套餐,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移動通信服務的競爭力---這一舉措恰似中國聯通在廣東地區目前和騰訊微信展開的充分合作,中國聯通手上拿著最好的通信資產---WCDMA網絡,未來2年不需要大規模的資本開支(可以向更完善的FDD-LTE技術演進)可以說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業務轉型。
盈利預測:基於以上兩項改革預期,我們預計14/15/16年EPS為0.24/0.30/0.36元,中期合理價格為4.8元,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電信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達預期;公司繼續大規模資本開支;互聯網時代進一步被管道化。
金正大(行情,問診):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 預計3季度銷量仍可持續高增長
事件:金正大公告2014 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0.4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6.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79 億元,同比增長27.42%,實現EPS0.68 元。公司預告1-9 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區間為7.49-8.11 億元,增速區間為20%-30%。
投資要點:
上半年復合肥均價同比去年下降約12.54%,銷量同比去年增長25.7%,復合肥整體毛利率同比去年提升3.28%。14 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跌價,復合肥行業收縮,行業龍頭企業銷量普遍沒有增長,但是公司通過優秀的產品組合+強大的營銷能力,使銷量實現了25.7%的增速,快速提升市占率。其中普通復合肥銷量增速22.5%,控釋肥銷量增速33.3%,硝基肥銷量增速6.6%,其中硝基肥由於產能瓶頸的原因增速較慢,但是產能利用率已超過100%;上半年產品均價同比下跌約12.54%的主要原因是:(1)上游原材料價格同比13 年上半年有明顯下跌,產品價格隨原材料向下調整;(2)公司的控釋肥市占率較高,擁有一定的定價權,上半年為提升控釋肥的市占率價格調整幅度比普通復合肥要大,這也是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提升幅度小於同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預計3 季度隨著上游單質肥價格企穩+新增產能的陸續投產,銷量可持續高增長。13 年3 季度單質肥價格大幅下跌嚴重影響了整個復合肥行業的銷售,而今年3 季度單質肥價格有望企穩,上游對復合肥銷售的丌利影響將同比大幅減弱,目前公司7 月預收款情況較好,預計3 季度銷售同比去年有較大好轉,銷量可持續高增長;同時,公司上半年硝基復合肥由於產能瓶頸的原因銷量僅增長6.6%,但是產能利用率卻超過100%,產品供丌應求,預計隨著子公司諾泰爾60 萬噸硝基肥7 月開始投產,下半年硝基肥的銷量會有明顯提升。
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別為1.05、1.39、1.78 元,對應PE 分別為19.51、14.80、11.55,未來6-12 個月的目標價為26 元,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品推廣丌達預期;銷售費用率上升過快。
我武生物(行情,問診):抑螨龍頭 粉塵螨滴劑穩步增長
事件:
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33.9萬元,同比增長24.77%;扣非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57.6.萬元,同比增長14.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5.33億元,同比增長79.96%;基本每股收益為0.25元。
點評:
1、抑螨龍頭,市場空間穩步提升。公司是一家以變應原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生物制藥類企業,主要產品為粉塵螨滴劑及相關產品,2014年上半年粉塵螨滴劑占公司收入和利潤比例分別為98.4%和99.1%。公司瞄準具備“大病種、大市場”特點的過敏性疾病診斷和治療市場,從需求大、成長較快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診療首選切入,今年上半年公司繼續深化內部管理體系的建設,穩步推進各項目實施,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強化營銷能力以及銷售網絡,持續提升產品的品牌形象,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由於環境污染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因素,使得過敏性疾病患病率持續增高,同時隨著居民健康意識逐步加強,過敏性疾病的就診率快速上升,綜合因素使得過敏性疾病用藥市場空間得到了穩步提升。公司今年上半年粉塵螨滴劑取得24%的收入增速,預計未來仍將穩步增長。
2、公司產品獨特,研發實力較強。公司在變應原制品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術,並獲授權國內發明專利4項、歐洲專利1項;自主研發的產品曾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計劃等項目支援。以“粉塵螨滴劑”為代表的脫敏藥物系列產品填補了舌下脫敏藥物及過敏原皮膚點刺診斷試劑在國內市場的空白,同時因其具有安全性高,無創用藥、操作簡便、更適於兒童患者,不用低溫貯運、便於攜帶等方面的優勢,其的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公司年產300萬支粉塵螨滴劑技術改造項目預計2015年年中可以投產,屆時將大幅提升 生產規模,為公司進一步發展掃清產能瓶頸。
3、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1%、31.7%和31.4%,EPS分別為0.54、0.71和0.93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54、41和31倍。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4、風險提示:1)藥品安全風險;2)在建項目延期風險。
安諾其(行情,問診):募投、收購項目發力 上半年業績大增
1、近利潤同比增長近兩倍
數據顯示,2014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億元,同比增長112.28%;實現利潤總額6899.8萬元,同比增長224.7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882萬元,同比增長182.6%;實現每股收益0.15元。
2、東營項目運轉穩定、永慶公司穩定貢獻業績
公司收入、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2013年東營年產5500噸染料濾餅建設項目建成投產,3000噸滌綸面料用高級分散染料項目於2013年10月起進行試生產,2014年以來這些項目開始逐步貢獻收益;二是2013年8月收購的永慶公司活性染料項目開始明顯貢獻收益,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9610萬元。同時公司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我們認為主要原因上半年國內染料產品價格在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作用下不斷上漲,企業盈利增長明顯。
3、毛利率提升、三項費用率下降
上半年公司銷售毛利率為33.67%,同比提升3.69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為12.37%,同比提升3.61個百分點,上半年染料價格持續上漲,公司主營產品分散染料毛利率提升11.63個百分點,帶動了公司整體毛利率的提升。在收入、利潤增加的同時,公司三項費用較去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顯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4、規劃新增產能穩步實施
根據公司的計劃,未來產能目標是分散染料3.6萬噸、染料濾餅7000噸、活性染料2萬噸、助劑1萬噸。年內公司東營子公司年產2.5萬噸分散染料預計將建成,如果順利將於2015年開始明顯貢獻收益,活性染料方面,目前產能是永慶公司的8500噸,計劃中的年產2萬噸活性染料預計將以永慶公司為主體擴建,目前受制於環保等相關批文,達產時間還未確定。他在原料配套方面,公司煙臺子公司有年產3萬噸中間體在建,預計達產后公司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對原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也將隨著降低。
5、盈利預測及估值
我們預計2014-2016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0.27元、0.56元和0.75元,以昨日收盤價計算,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33倍、16倍和12倍,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6、風險提示
(1)安全生產風險;(2)環保風險;(3)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4)新產能不達預期風險。
聖農發展(行情,問診):白羽肉雞養殖龍頭 量價齊升增盈利
事件:
2014年7月31日公司公布2014年中期報告,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11.82百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51百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65%;基本每股收益0.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66%。
同時公告公司2014年1-9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0.00至200.00百萬元;通過對中報的研讀,我們認為公司的主要投資亮點有:
觀點:
行業供需環境逐步改善,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37%
白羽肉雞行業經歷“速生雞”、H7N9流感等突發事件后,經過近兩年的低迷,長時間的行業虧損迫使部分企業加速退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行業洗牌,加之行業達成減量共識之后,國內白羽肉雞去產能效果顯著,尤其是進入2014年第二季度以來,隨著H7N9流感影響的逐步消退,國內肉雞價格開始逐步回升。公司在行業不景氣的現狀下逆勢擴張,肉雞生產規模按計劃增長,其中光澤縣境內投資已完成,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浦城聖農的投資項目已於2013年12月開始肉雞屠宰加工,達產率逐步提高;政和歐聖實業的投資項目於2014年4月投產第一個父母代種雞場,公司養殖屠宰規模穩步擴大。與年初相比,截至6月底種雞存欄數增長24.56%,肉雞存欄數增長15.89%,雞肉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3.96%。公司依托過硬的產品質量、優質的客戶群和較強的資金優勢,在行業企穩回暖之初搶得了市場先機,實現營業收入2,911.82百萬元,同比增長52.37%較去年同期有了顯著改善。
主要原料價格下降,營業成本增幅小於銷售量的增幅
飼料成本在家禽養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原料的采購價格下降。2014年第二季度,豆粕的市場價格較前期有所下跌,公司擁有豐富的采購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充分把握了市場機遇,低位大訂單鎖定采購價格,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公司開展了對豆粕的套期保值工作,為公司帶來一定的效益。公司繼續強化精細化管理,增收節支成效顯著,經營效益獲得較大提升。隨著產能持續擴大,銷售量大幅增加,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673.91百萬元,但增幅小於銷售量的增幅。
公司期間費用掌控良好,現金獲取能力良好銷售費用45.16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8.74百萬元,主要由於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且運價提高,產品運輸費用增加。
管理費用40.44百萬元,較上年同比僅增長2.34%,增幅遠低於銷售量和營業收入的增幅,體現了公司良好的費用控制水平和規模效應;財務費用126.45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0.41百萬元,主要是公司為持續擴大的生產經營規模和浦城等新項目籌措、儲備資金,增加了銀行借款和短期融資券等有息負債,利息大幅增加。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74.75百萬元,同比上升了287.45%,較上年同期增加1,034.72百萬元,主要因為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加以及預收款項增加較多,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加;但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少,使公司凈現金流增加較大,與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51百萬元相比差額較大,反映公司的現金獲取能力較強以及公司盈利質量高。
根據白羽肉雞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公司產能擴張速度,我們有理由預測公司下半年經營會有很好的表現,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該公司,把握好投資機會。
結論:公司是我國白羽肉雞行業最大,也是唯一完全自繁自養自宰一體化產業鏈的白羽肉雞生產企業,擁有30年的肉雞養殖經驗,科學、健全的生產管理體系,經驗豐富的經營管理團隊以及優質、穩定的大客戶群。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612.00百萬元、8,339.00百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136.00百萬元、355.00百萬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15元、0.39元,對應PE分別為73.87倍、28.22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雞肉價格波動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發生疫病的風險;規模擴張引發的管理風險。
安諾其:量價齊增促使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事件
8月3日晚,安諾其發布201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876.3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2.28%;營業利潤為6853.9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6.11%;利潤總額為6899.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4.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81.8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2.60%;每股收益0.15元。簡評
染料銷售量價齊增是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
公司在東營建設的25000噸分散染料項目,采用建成一段,投產一段的規則,隨著東營分散染料產能的逐步投入使用,公司報告期內分散染料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明顯大幅增長,且報告期內的分散染料價格也遠高於去年同期,分散染料的量價齊增是促使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因素;此外,公司去年8月收購江蘇永慶活性染料,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9610萬元,成為促使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煙台中間體項目進展順利,公司補足短板
染料生產有兩大壁壘,一是染料生產過程中三廢的處理,尤其是廢水的處理,公司在染料生產的環保方面投入較大,技術實力較強,染料生產過程中的環保達標,已無后顧之憂;二是中間體,中間體同樣是生產過程中污染較為嚴重的產品,受環保的影響,中間體的供給趨於緊張,中間體成為染料生產的瓶頸之一,公司中間體幾乎全部對外采購,受供給偏緊的影響,中間體價格處於上漲趨勢,公司雖然可以向下傳導中間體漲價的成本,但與國內中間體自供的染料同行相比,在產品的毛利會低一些,因此中間體成為公司的短板之一。2013年公司籌劃在煙臺建設3萬噸的染料中間體基地,目前煙台中間體項目進展順利,我們預計在全部達產后,除能供給公司自有染料生產外,還能有部分外銷。公司建設煙台中間體基地,不僅向后延伸了產業鏈,也補足了自身染料的短板,有利公司在染料行業的做大做強。
維持“買入”評級
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染料價格有望保持高位,產品高盈利得以維持,而公司未來幾年不斷有染料產能與中間體產能投放,染料較強的盈利能力與公司產能的不斷投放,促使公司未來幾年業績有望保持較快的增速。我們預計公司14-15年每股收益為0.34、0.63元,維持“買入”評級。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