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初判陸台太陽能廠傾銷,茂迪面臨最高稅額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4-07-2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在明年1月29日以前裁決進口太陽能產品是否威脅到美國生產商。美國商務部則是預計在今年12月15日以前做出終判。美國商務部統計顯示,201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太陽能產品總值達15億美元、僅有2011年的一半,同一時間自台灣進口金額倍增至6.57億美元。
紐約時報25日報導,美國太陽能板公司SolarCity日前宣佈將向挪威REC Solar購買240 megawatts的太陽能板。Grape Solar(美國奧勒岡州太陽能板進口商)創辦人Ocean Yuan也表示,公司正急著轉向南韓、日本、馬來西亞太陽能電池製造商下單採購。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商此次面臨的反傾銷稅稅率介於27.59-44.18%。
美國SolarWorld於6月3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已決定自即日起針對尚德、天合光能生產的太陽能進口面板各課徵35.21%、18.56%的反補貼稅,並對其它中資太陽能板進口品課徵26.89%的稅。中國官方媒體曾報導,美國進口的中國太陽能產品至少有70%含有台灣製太陽能電池。
SolarWorld據此在去年12月31日將中國大陸、台灣太陽能廠商的傾銷、補貼事證遞交給ITC、美國商務部。依據2012年的反傾銷調查,所有中國大陸廠商都得面臨24-36%的關稅。中國廠商透過在第三國進行模組組裝這個漏洞規避了上述關稅。
彭博社7月12日報導,美國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製造商First Solar已決定放棄在中國興建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因歷時逾4年的電價協商最終未能達成協議。First Solar發言人Steve Krum在受訪時表示,First Solar原本是要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Ordos City)興建發電能力達2,000 mW的太陽能發電廠、但上網電價始終談不攏;基於市況已出現變化、公司已決定放棄、不再繼續推動。
- 股市老手都在學的K線實戰課程,報名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