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超發誘使民企進軍金融業 牌照成本破10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22 18:29
和訊網消息 4月22日,以「綠叢林:商業新秩序」為主題的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在山東濟南舉行。朱雲來在民營企業金融化發展圓桌會上表示,相當長時間的貨幣擴張,使得實體之外存在大量貨幣,這應該是現在很多民營企業進軍金融行業的主要原因,而成功案例的跟風效應也一定程度上起到催化劑作用。
從具體數據來看,朱雲來說,一季度新增GDP不到1萬億,而同期貨幣發行總量增加6萬億。使很多實業企業發現其中問題。「因為在實業行業掙一分錢真的不太容易,價格受到壓力、競爭越來越大、人工成本也在提高,而外面的錢又很多,所以有人就開辟新的主業。」
朱雲來表示,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只要把實業做好,企業就能獲得很好發展。但隨着經濟發展程度深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系統性問題,從企業發展生存上講,不得不重視金融業。
不過,朱雲來認為這應該只是短期的現象。民營企業金融化發展應該是為支持主業的。
作為民企代表新希望集團副董事長王航認為,實體行業發展不景氣,不得不為上下游來提供支持,發展供應鏈金融,以此來穩定企業持續生產。而產能過剩導致原有領域產業資本投資困難。從而轉向金融資本。
在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總裁張博看來,民營企業沉淀了充足資本後,實現跨界經營有利於企業更加穩定,金融是最佳選擇。而在新的行業,民營企業需要加強牌照、資本、戰略、團隊、機制、文化等六方面能力。特別是在牌照獲取上,成本已經從此前的5至10億元,突破到10億元以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