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台新能源汽車發展扶持政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21日發布,從而將近期關於新能源汽車的一攬子政策利好落實為可操作措施,形成一個全面的“路線圖”。
今年以來,政策面力破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堅冰”,到目前為止政策“組合拳”已經相當到位。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已有大幅增長勢頭。汽車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政策力度空前,堅決打破市場堅冰,這將使2015年達到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目標可望實現,從而闖過市場臨界點,完成艱難的導入期。
政策
取消地方推廣目錄
在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中,其中一大重磅措施是廢除新能源汽車地方推廣目錄,堅決破除市場保護。同時,此次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充電設施建設的系統化措施,力掃除推廣應用障礙。指導意見還提出“制定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政策”,引入生和研發新力量。
國務院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要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不得自行制定、出台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標準。
同時,指導意見還提出加強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監管,推進建設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堅決清理取消各地區不利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違規政策措施。長期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制於地方保護,不能激發市場競爭活力。國務院今年以來多次強力破解這一弊端,取消新能源車地方推廣目錄更是對症下藥。
汽車分析師崔東樹認為,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基礎設施先行至關重要。相比購置稅優惠等,現在消費者更需要的就是完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改善基礎的準入環境。“政策利好應該循序漸進。”
而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政策突破是“制定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政策”。指導意見提出,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科研生。
此前,向非汽車製造商放開電動車生牌照的消息已經引起汽車業強烈關注。市場分析師認為,獲得新牌照企業將在具備電驅動技術的零部件企業或是優秀的低速電動車企業中生。
市場
“以公帶私”推動市場升溫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20692輛,銷售2047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銷量已超過上年全年數量。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分別完成12185輛和1177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分別完成8507輛和8700輛。
銷量的加速增長,顯示政策已經推動市場升溫。但總體而言,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呈現“政策熱,市場冷”的局面,新能源汽車購買和使用仍要受到價格高、品不豐富、續航里程和充電設施等因素的限制。對於私人購買來,電動車還沒有變成必選項。
從近期的一些推廣政策措施來看,由政府引導,市場競爭拉動,以公用帶動私用,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破局的一條主思路。
此次國務院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提出,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此外,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也將推進使用新能源汽車。2014-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不低於30%,以后逐年擴大應用規模。
這種“以公帶私”的基本思路也被各地方採用。中汽協秘書長董揚預測,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萬輛。公務車採購將貢獻60%以上的銷量。
在專家看來,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在一個艱難的導入期,2015年達到50萬輛的銷量將是市場的“臨界點”。“達成2015年50萬輛目標不容易。”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諮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坦言,如果這個目標能夠達到,就意味新能源汽車走出了艱難的導入期,有可能進入快速發展期。“那麼,2020年的500萬輛目標就不是問題了。”
南方日報記者 陳志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