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西門子“三化”戰略佈局“工業4.0”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22 08:44

本報記者 趙川 北京報導

7月初,凱颯跟隨德國總理默克爾先后到訪了成都和北京,繼續尋找在中國的更多機會。

在凱颯看來,中國的戰略重點和任何走向工業化更高階段的國家戰略重點一樣,總共有四個階段,其中包括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以及生命科學。

其中,能源是西門子在華的戰略重點。凱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中國增長的潛力究竟是什麼,我想是能源的發展,從供應方和需求方來都是如此”。

日前,這位新上任的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對西門子的業務架構進行了調整,取消此前四個業務領域層級,將此前16個業務集團合併為9個,包括電力及天然氣、風力及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建築科技、交通、數字化工廠、過程工業與驅動、醫療以及金融服務。這使得公司組織更加扁平化,直接目的是為了激發公司的創新和盈利能力,深層次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電氣化時代。

簡而言之,對西門子來,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是未來重點。西門子未來發展方向中的“工業4.0”也已在中德兩國政治領導人和商業領袖對話中佔據了重要位置。

目前,中國是西門子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海外市場,中國區業務大約占全球總業務的8%。在2014年第二季度,西門子中國區訂單和營收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2%和19%。

重點佈局能源領域

盡管各國已經遭受到由於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導致的氣候變化威脅,但全球仍有大量的人口需要城市化和脫貧。這也意味,雖然各國政府極力制定國際制度和國內政策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但能源的需求量將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保持上升趨勢。

正如凱颯所,城市化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能源必不可少。

“任何國家的經濟基礎首先都是能源,它是所有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生命。”凱颯表示。

因此,能源業務仍將是西門子發展的重點。正因如此,西門子展開了一系列的收購。

今年5月,西門子以7.85億英鎊收購了羅爾斯·羅伊斯能源業務,以鞏固其石油與天然氣工業以及分散式發電領域中的地位。

不過,西門子對阿爾斯通能源業務收購的競爭卻未能實現。西門子的主要競爭對手GE最終取得了法國政府以及阿爾斯通股東的支持。

對於收購的失敗,凱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實際上阿爾斯通也是我們很強大的競爭者。無論是從經濟、戰略以及從社會角度來看都是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合作是最合適的”。

21世紀經濟報導了解到,目前阿爾斯通正在進行業務的整合。如果阿爾斯通和GE的能源業務能夠成功進行整合,市場上就將會有兩大能源設備巨頭,即西門子與GE。

事實上,全球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一些政府正在展開能源轉型。

凱颯也認為,當前的能源問題不僅是依賴單一的能源來源,而應該把不同的能源來源結合起來使用。

目前,西門子已是海上風力發電的領先公司。九個業務集團中的風力發電與可再生能源集團也將服務於快速增長的陸上和海上風力發電業務。相關業務在2013財年營收約為50億歐元

不過,目前可再生能源輸電、儲能的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

因此,要解決能源需求增長的問題需要“以化石能源為基礎,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凱颯表示,“所以我的建議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能源行業實行漸進式的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德合作發展“工業4.0”

經濟和技術的變化為全球製造業帶來巨大的轉型挑戰,整個工業領域也正在經歷一場大變革。這場變革被精於製造業的德國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工業4.0”。

默克爾在7月訪華期間,中德兩國政治領導人以及商業領導人談及到“工業4.0”的名詞。

“工業4.0在兩國政治領導人的對話中佔據了很重要位置,在商業界也是重要話題”。凱颯表示。

據了解,“工業4.0”其實就是通過虛擬生結合現實的一種生方式,未來製造業將實現更高的工程效率、更短的上市時間,以及更高的生靈活性。在“工業4.0”時代,虛擬世界將與現實世界相融合。通過計算、自主控制和聯網,人、機器和信息能夠互相聯接,融為一體。

在“工業4.0”的願景下,製造業將通過充分利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等手段,將製造業向“數字製造”轉型。

而西門子佈局似乎也正緊跟這一未來趨勢。西門子稱,其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將現實和虛擬的生世界相結合,力推動製造業未來的發展。其持續的創新能力、完整的品和豐富的行業知識,為“工業 4.0”的到來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西門子在德國之外的首家數字化企業,即西門子工業自動化品成都生和研發基地(SEWC)已經在成都落成。這家工廠以突出的數字化、自動化、綠色化、虛擬化等特徵定義了現代工業生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中國在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要發展高端製造業,希望能夠進入到汽車製造業、航空航天業。這些領域需能夠在製造的過程中實現高度的自動化。

“這不僅僅是一個和技術相關的問題,也是關於準確度和效率的問題,因為這類製造對精度要求非常高,只有自動化才能做到,這方面有更多潛力可以挖掘。”凱颯表示。(編輯 王世玲)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