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分析:為什麼IBM和蘋果不會"幸福"?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者:劉燚

IBM剛剛和蘋果意外牽手、共同進軍企業市場,微軟就宣佈了裁員1.8萬的計劃,同期,Intel和Google先后發布了自己的財報,Google正在快速剝離其手機業務、Intel則不久前也在移動端做出了戰略選擇……亂雲飛渡背后,作為美國、也是全球五家天王級的IT巨人,它們近期舉措卻有一個共性:增利減灶。


生態鴻溝

作為幾十年的宿敵,IBM竟然和蘋果能走到一起?這顯然與微軟有關,但是,又顯然主要不是因為微軟。

蘋果在消費電子市場做得風生水起,所向披靡,但是,在企業市場卻從未真正動搖過微軟的地位。Windows系統、office套件、Intel架構的PC一直是最好的個人生力工具,也構建了相當強大的生態系統;此時,蘋果選擇IBM合作,當然可以利用IBM在企業市場的渠道,但是,這個渠道下賣的是什麼呢?用iPad來替代PC,還是用iPhone使用Lotus辦公?還有非常多的路要走。

IBM呢,為什麼選擇蘋果?IBM志在大數據、雲計算,其實它不僅與蘋果達成了合作,近期還與做發動機的普惠達成合作(也許意味以后再發生MH370事件IBM的雲端可以查詢到發動機大數據了),還與惠而浦在數字家電領域達成合作。

巨頭之間的合作,除非是上下游,否則總是貌合神離,IBM和蘋果自然也面臨類似的問題。但是,在這個問題之外,還有更大的挑戰:生態。

在整個IT鏈條上,Intel&高通、IBM、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系統,並且佔據了獨特的競爭地位,互相之間的攻守已經變得極難。

Intel和高通在晶片領域已經是對的兩強,它們分別佔據PC和手機生態鏈的硬件金字塔位置,AMD前車之鑒下,德州儀器、博通等正在被高通逼到細分市場,提升的是“機器生力”;IBM佔據最“企業級”的市場,大型伺服器、管理諮詢、中間件等的服務對象都是超大企業,體現出來都是解決方案,提升的是“組織生力”。

微軟則佔據企業級市場內的個人市場為主,作業系統、辦公軟件、乃至Sql Server等主要瞄準企業裏的個人、中小企業,體現出來主要是軟件品,主要提升的是“個人生力”;而蘋果的銘牌則是消費電子,是“消費力”硬件;而Google重點也是提升的“生力”,連接的對象是信息本身,但是它的形態是互聯網式的;而亞馬遜和Facebook則主要提升的是“消費力”,但是分別連接的是商品和人。

這種生態性的分割,已經在彼此之間形成了高高的鴻溝,就算是巨頭也艱難跨越。這些現象本身就明跨界極難!一種動物有一種動物的生存之道。

資本家的妥協

如果你殺不死對方,就與它妥協——這是西方的智慧。

因此,我們看到,納德拉上台后,特別是遇到Lumia、Surface發展瓶頸之后,迅速否定掉了前任鮑爾默的“軟件+服務+設備”的戰略,選擇了高達1.8萬人的大裁員,原諾基亞部門成為重災區。這等於否定了公司做設備的戰略方向——納德拉的潛台詞是:“我們做不好手機,也做不好平板”。實際上,XBOX的戰略範圍也同步進行了收縮——這是一種戰略性捨棄,戰略性退縮。

因此,我們看到,Intel本季度利潤大好,主要是因為PC市場回暖、伺服器市場大幅提升,凈利潤28億美元同比增速達40%,移動端虧損卻變得更加嚴重,單季虧損多達11億美金。於是,Intel前期屈尊與中國的山寨平板晶片龍頭瑞芯微合作,希望在低端市場尋找發展空間,而不是與高通、MTK正面競爭——這是一種戰略性捨棄,戰略性退縮。

因此,我們看到,已經對戰略調整輕車熟路的IBM也繼續從事它所擅長的收縮業務,把低端伺服器業務剝離給聯想,還繼續退出了部分不盈利業務,如部分晶片業務。從而實現了利潤的顯著增長:IBM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44億美元,同比下滑2%,凈利潤為41億美元,同比增長28%——這是一種戰略性捨棄,戰略性退縮。

因此,我們看到,即使是最具擴張性的Google,也大幅砍掉了諸多“創新項目”,大大壓縮了內部15%的創新時間。當然,也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在處理曾經的MOTO手機業務——留下專利,硬件滾粗!當然,Google仍然在Google Glass領域嘗試,但是,它的首席PM已經離職,還有命運多舛的Nexus手機……這些難道不明些什麼嗎?Google正在向平台業務聚焦,未來技術的主也更加聚焦在部分領域,比如Nest也正在平台化。——這是一種戰略性捨棄,戰略性退縮。

至於蘋果,可能是最自製、最矜持的廠商了,它非常精簡以至於沒有什麼可以繼續精簡的。於是,它慢慢淡化了iPhonce 5C這款銷量還算相當不錯的品,集中在大屏iPhone6上。嗯,我們未必適合將其稱為戰略性,但是,它確實把那點不矜持又消滅掉了……

這背后的力量,都是資本的力量,當市場份額無法進一步擴張,當它們已經是頂級掠食者,這時候,去除掉那些不賺錢、也越來越難做好的業務,成為共通之處。神馬,你華爾街也在做相似的事情?沒錯,花旗、小摩們都在裁員;其實,輝瑞、GE們何嘗不是如此……既然美國股市在不斷創新高,就明資本家們的經營非常成功了,創新、打敗對手?管它呢!(編輯 盧愛芳 辛苑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