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新能源汽車仍需政策“施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報記者 劉興龍

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公佈車型目錄。


市場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數據同比增長逾兩倍,不過相距2015年累計銷50萬輛的目標依然遙遠。未來,新能源汽車業的發展仍需獲得政策在擴建充電設施、打破地方保護等方面的進一步支持。

有助新能源車推廣提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指出,“稅收的減免無疑將有利於新能源汽車消費。另外,車輛購置稅歸中央固定收入,地方政府收入不會因此受損,也就不會降低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介紹稱,為扶持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業,促進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現行消費稅政策規定,電動汽車不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此外,目前新能源車輛購置稅率約為8.5%,如果免征該稅收,將有效降低購車成本,有助於新能源車推廣提速。

一位汽車行業專家指出,相比於此前的補貼政策,此次免徵車輛購置稅對於新能源汽車業的推動力將會更大。一方面,從政策效果來看,我國曾經在2009年出台汽車業和鋼鐵業調整振興規劃,針對小排量汽車減免車輛購置稅,催生當時汽車銷量實現了爆髮式增長;另一方面,由於存在地方保護的因素,地方補貼遲遲無法落實,導致新能源汽車異地推廣面臨困境,而此次購置稅免征打破了地方界限,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將受益於利好政策帶來的價格優勢。

當然,單憑降低價格並不能完全解決新能源汽車業存在的問題。目前車市競爭激烈,只有增強新能源汽車對傳統能源汽車的可替代性,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才能在市場上對傳統高耗能汽車起到擠出效應。

董揚強調,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業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續航里程不足、充電設施缺乏、地方補貼目錄亟待打破等,未來國家可能還會出台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

銷翻番仍需加力

據中汽協統計,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20692輛,銷售2047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銷量已超過2013年全年數量。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分別完成12185輛和1177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分別完成8507輛和8700輛。在新能源汽車的組成中,轎車占大多數,占比為77%,客車其次,占比為22%。

董揚指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有兩個原因。一是品更好用。前幾年,汽車企業雖然注重節能環保的宣傳,但是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車內空間等指標並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而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有多款具備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推向市場。二是全社會對電動汽車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同時政策的支持不斷加大。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相比於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能源汽車的銷呈現翻番的快速增長,但是由於基數較低,從對值來看,距離我國的推廣目標依然有巨大的差距。2012年公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業發展規劃(2012-2020)》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

從前兩年的實踐來看,地方推廣主要依靠模式的創新。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乘用車實行定向購買的方式,向生企業、經銷商、合作院校等渠道推銷;蕪湖市則正逐步將公車改革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結合起來。但是,要完成銷目標,僅依靠模式創新顯然是不夠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主要還要發揮市場的作用。

市場人士指出,政府正在逐步從政策扶持、打破地方保護等方面,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營造積極的市場環境。與此同時,江淮汽車、比亞迪、上汽集團、北汽集團等車企不斷推出改進車型,也進一步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實用性。下一步,新能源汽車業亟須在配套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增加充電設備的補貼和擴建速度,統一充電設備的標準等。

2013年以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單月量情況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