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中國預計6年后登陸火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4 10:42
新京報訊 (記者林野) 有“嫦娥之父”之稱的中科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昨天第22屆國際天文館學會大會的開幕式上透露,我國即將開展深空探測,其中預計2020年陸火星,2030年實現火星采樣返回。
不久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公佈了他們的登火星時間表,計劃在2037年至2050年間以數百億美元和“人類生命面臨重大風險”的代價將人類送上火星。
昨天,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即將開始深空探測,將對火星以及太陽系進行探測。
主要探測火星生命活動信息
火星的探測任務主要包括探索火星的生命活動信息,包括火星過去、目前是否存在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條件和環境以及對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的探測。
針對火星本體的科學研究,包括對火星磁層、電離層和大氣層的探測與環境科學,包括火星的地形、地貌特徵與分區,火星表面物質組成與分佈,地質特徵與構造區劃;對於火星內部結構、成分,火星的起源與演化也將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歐陽自遠表示火星的探測將實行軌道器加火星車的聯合探測方式,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的陸巡視,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采樣返回。
將探尋地外生命信息
歐陽自遠稱,目前已有相關的太陽系探測方案,探測目標之一是探尋太陽系中地球以外的生命信息,還將進行類地行星的比較,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形成與演化。
針對地球面臨的兩大主要威脅——太陽的爆發和小行星可能的撞擊,歐陽自遠稱,探測計劃未來也將對這兩類天體進行觀測,研究太陽的爆發和小行星可能的撞擊。首次的小行星深空探測任務將依次對三顆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進行探測。
計劃還將更多地了解地外資源、能源與環境的利用前景,探索再造一個地球的可能性。
此外,未來還將對太陽的活動進行探測,組衛星陣對太陽進行監視,揭示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中能量存儲和釋放的機理,以此探索太陽活動對近地空間環境的災害性影響;通過深空探測器陣列對太陽進行大尺度射電干涉成像觀測,結合多波段進行太陽和空間環境探測,追蹤太陽風暴在行星際空間的傳播和演變,以此探索太陽風暴對近地空間環境的影響。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