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西安房企"跑路"尚屬個案 "樓市大洗牌"言之尚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16 18:39


 

專題:西安再現房企“跑路”現象


房地產市場“紅五月”黯然失色,緊接著西安又接連爆出開發商“跑路”的新聞,從城北的浐灞·新天地到長安的紫翰庭院,往日熱火朝天的售樓中心門可羅雀,業主左盼右盼的新房,到頭來竟可能血本無歸。

近來市場上不停的有“西安樓市大洗牌時代來臨”說法傳出,這讓整個樓市惶惶不可終日。不過業內卻普遍認為,個別開發商資金斷裂屬正常的市場行為,還遠沒到樓市大洗牌的階段。此外,也有專家建議:中小房企應該在房地產市場轉型時期改變規則,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個別開發商跑路不代表西安樓市整體狀態

近來西安接連曝出開發商“跑路”訊息,僅浐灞·新天地就有近900組購房者認購,收取了房款近億元。訊息一經傳出,西安樓市中就有了“洗牌大幕開啟”的說法。

“開發商跑路現象是個例,不能代表整個樓市。”中渝·國際城營銷總監薛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西安很多房企都是知名企業,在西安都曾經銷售過多個樓盤,資金和土地儲備都較為雄厚,對於房地產宏觀調控,也有一定的承受力。因此,他認為,不能因為個別開發商出現問題,就斷言西安樓市進入大洗牌時代了。

對此,南飛鴻集團營銷部總經理王世玉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他說,西安房地產開發商的日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房企普遍面臨資金面短缺的情況,但西安樓市並沒有出現大幅降價,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西安房價整體來看並不高,開發商只要降價,就不愁銷路;二是西安不少中小開發商,聯合品牌房企或者上市公司共同開發,從而達到了共贏。

記者調查發現,西安注冊的房地產公司有近3000家,每年都有幾十家或倒閉或被相關部門取消開發資質的。業界普遍認為,西安出現的少數開發商“跑路”行為,也可能是民間借貸導致的財務情況惡化,或者賴掉銀行欠賬等惡意跑路行為,但並不能代表西安房企目前整體的生存狀態。

跑路開發商均屬證件不全違法銷售項目 凸顯政府監管不力

采訪中,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不排除部分中小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出現緊張、甚至斷裂現象,資金壓力使一些開發商選擇了“失蹤”。毋庸置疑,開發商“跑路”,導致一系列的“後遺症”接踵而至。這些開發商所負債額少則百萬元,多則幾億元,購房者、建筑工人、民間債主,相關群體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當地經濟社會秩序的穩定受到威脅。

分析個別開發商跑路現象,陜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王聖學表示,在前兩年樓市銷售火爆的時候,房地產企業、購房者、房管部門都忽視了對房地產銷售的重視和監管,無證售房幾乎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也不容易出現房企因為銷售不暢或者資金鏈斷裂而選擇“跑路”,但當樓市漸趨平穩,購房者變得理性的時候,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就凸顯出來了。

“為何近期開發商頻頻跟業主玩失蹤?表面上看,資金鏈斷裂似乎是導致開發商跑路的根本原因,但剔除表象不難發現,開發商跑路的深層次原因並不簡單。”王聖學說,銷售面臨困境不假、貸款緊縮也是事實,但一部分開發商實力不足卻跟風闖入房地產業,或者在項目開發時存在決策失誤,使得本身處於超能力經營狀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過分依賴土地財政、市場監管缺位、甚至降低準入標準,讓一些開發商“渾水摸魚”,這些也是導致一些開發商在政策調控時“撐”不下去的原因。

對此說法,西安天翼房地產全程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健也表示了認同,他說,開發商跑路現象是房地產業發展失衡的一種常規反應,只有及時回歸理性,加強監管,開發商跑路才不會產生更嚴重的後遺症,普通購房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護。

銀行收緊開發貸款導致中小房企融資困難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塊,其中預售款占30%,債款20%-30%,對外籌資大約20%-30%。三個資金來源具有非常強的周期性。

“房地產調控導致房屋銷售下降,預售款收入下降,銀行也不敢貿然放貸,多方面資金來源同時遭遇考驗。若調控期小於一年,10%的房企會面臨資金威脅;但如果調控期延長,情況將大不相同,30%的地產企業將突破安全底線。”李建表示,銀行貸款額度普遍緊張,即使房企還完原先的貸款本金及利息,新的貸款也很難再放給開發企業。這也就導致了開發企業在資金上的斷頓,尤其是融資渠道比較窄的中小開發商。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預售資金要被監管,銀行已全面收緊開發貸款,在這種情況下,中小房企資金鏈率先遭遇困難,部分競爭力弱的開發商直接出售其股份來填補資金缺口;也不排除有開發商靠民間借貸來維持公司運營。但這畢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在短期上維持,時間一長這些企業在資金周轉上一定會出現問題,從而導致無法生存下去。

“二八定律”是未來房地產業發展趨勢

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和房地產行業自身的理性發展與整合,致使整個行業不再像過去那樣瘋狂。投資客的撤離,購房者消費觀的轉變,這些都對房地產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品牌知名度、房屋質量、居住舒適度、物業管理方方面面都會被納為買房條件。一些實力弱、缺乏經驗以及理念落后的開發商就會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淘汰掉,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掌握80%的資源,這個定律也適用於房地產行業,20%的開發企業掌握80%的客戶及開發資源。”薛軍告訴記者,未來,大部分開發企業將會被整合吞並,但這也一定需要一個過程。

細心的市民或許會發現,西安街頭一些樓盤的名稱,在悄悄發生改變,原因是這些樓盤已經更換開發商或銷售商。西安不少中小房企因債務關係或是資金趨緊等因素,將旗下樓盤項目轉讓給規模更大的房企。

中小房企資金鏈繃緊,無奈之下“斷臂求生”。而大型房企,則因為其較高的資金周轉率,大肆開展收購,逆勢擴張。對此,薛軍表示,“行業需要這種‘洗牌’,因為此前西安房地產行業多為粗放式經營,樓盤項目轉給有實力的大開發商經營,使得整個項目的品質更有保障。”

采訪中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整合吞並”是未來房地產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遠沒有高度整合的時代,市場需要老虎這樣的大房企,也需要山羊、梅花鹿這樣各具特色的房企。

房地產轉型期中小型房企“可持續發展”需深思

西安近來頻現的房企“跑路”現象,使得“中小型房企如何在行業轉型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和矛盾更加凸顯。

戴德梁行西安公司在寫給中小開發商的建言中說到,通過內源融資及合資經營,制定市場、區域、項目、產品的差異化,實施中小企業戰略聯盟,以及聚焦專業領域,中小型房企依然可以在行業轉型期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小房企需確定專業化發展戰略,應該選擇企業特長的一種產業形態或簡單的業務組合來發展。在選擇特定領域時,結合自身特點,專注於產業鏈中最擅長、最富有價值的環節,進而形成核心競爭力。在融資方面可以利用內源融資及合資經營模式,可以破解此難題。還可以選擇合資經營模式,獲得相對充裕的現金流。

可以避開大型房企所關注的熱點項目,如大型城市綜合體、高地價項目或地標性物業等,而選擇具有一定經濟效益的小型“縫隙”產品,填補市場空缺。

同時,還可以進行精品戰略,在建筑外觀、節能設施等硬體以及產品文化、居住文化等軟件方面進行提升,打造差異化產品,滿足個性化需求。

此外,還可以考慮轉戰三、四線城市,享受這些中小城市的地價、房價總體較低的好處,當地政府有時還會提供優惠政策,這些為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抱團取暖”是大勢所趨,資源共用是可以考慮的現實路徑,通過聯合投資組成較大的房地產投資公司,或者選擇與大型外資房企合作,助其克服“水土不服”的產品開發和定位等難題,進而增強自身實力。

記者感言:開發商“跑路”了,簡單的六個字,對於購房者來說卻是血淋淋的。“回家”的路走了一半,原本的翹首企盼,滿心歡喜,卻成了懸路迷途,血本無歸。試問這是誰之過?無良開發商的黑心,政府的監管不力,還是購房者自己的疏忽。或許我們可以歸結於是瘋狂的樓市跟我們開的一個玩笑。可玩笑過后,需要的是我們安靜的思考。

對於“跑路”,試問開發商的職業操守還在么?只為賺錢,其它統統丟到腦后?“變臉”在這里演繹的淋漓盡致,從奉承恭維到死不認賬再到銷聲匿跡,勢弱的消費者投訴無門,只能借助媒體發出自己微薄的聲音。他們都是攢了一輩子的錢,東拼西湊買了那彈丸之地給孩子結婚、給自己養老的,你們於心何忍?

對於“監管”,我們的政府真做到為消費者考慮了嗎?如果一開始就必須持證售房,一開始就進行資金監管,購房者損失就不至於那么大。出問題時,統統是開發商的不是,購房者什么也不清楚,什么也不知道,這符合邏輯嗎?

對於“購房者”,真的就沒有一點責任嗎?沒人強迫你,你卻跳到坑里,縱有花言巧語,縱有誘惑無限,可貪圖便宜、缺少觀察也成了致命的軟肋。華麗的廣告和被奉為上帝的感覺或許真的很受用,但擦亮雙眼,仔細辨別,我們還能上當受騙嗎?

“回家”的路其實並不漫長,只是需要我們正視及重視的問題得以匡正。說到底,人人都是消費者,想想我們大部分人需要的,並不是水岸華居,也不是絕版豪宅。而是一個能承載自己夢想的家而已,這樣的愿望,或許不算太高吧。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