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閉門會傳達信息:精英應實實在在做些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30 08:37
習近平閉門會
中央對香港經濟及長遠發展的憂慮有其理由。然而,不爭的現實卻是,香港正被政治紛爭撕裂,在這關鍵時刻,香港工商界領袖及精英們,在賺取經濟利益之外,更必須為香港實實在在做些事!相信這亦正是習近平個多小時會面所言之意,而這也實在是一個長遠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前特首董建華正籌組一個民間智庫為香港長遠發展把脈,看來可以把這課題作為一個研究重點了。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正值香港多事之秋,70位香港頂級富豪及工商、專業界精英云集北京,並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人的接見,傳媒焦點很自然集中在此舉背后的政治含意。然而,政治以外,這一星光熠熠訪京團的背后,還有著更多的深意。
北京這次是以慶祝國慶65周年的名義,邀請這70位人士訪京。然而,公眾難免把訪京團的安排與香港目前就2017年政改的激烈爭拗連系起來,紛紛揣測中央是否要借此要求這些富豪及精英表態支援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更湊巧的是,習近平接見代表團的當天,恰好香港數千名來自不同大學的大學生,也開始了長達一周的罷課行動,以抗議人大常委會的決議把泛民主派人選摒於特首選舉門外。而另一邊廂,籌備已久的占領中環行動當時亦如箭在弦、一觸即發。而本文發表的今天,罷課亦已發展成了“占中”。
然而,習近平在與訪京團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會面中,卻只字不提“罷課”或“占中”!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對習近平而言,隨著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的公布,有關香港2017年特首選舉的安排已是塵埃落定,無論香港的泛民主派人士如何激烈反對,北京也沒有改變的余地。面對這批香港工商界舉足輕足的人士,習近平要談的,自然不會是眼前的“罷課”或“占中”,而是著眼於香港未來長期的發展,以及這些工商界領袖們今後在香港政、經發展中的作用該如何更好地發揮。
從這個角度看,訪京團有一個行程似乎沒有得到媒體足夠的關注:那就是訪問行程首天早上,在代表團見習近平之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親自向團員們介紹了正在起草中的國家第十三個經濟發展五年規劃(2015-2020)。
眾所皆知,國家發改委除了為全國的經濟發展制定戰略性規劃,以及決定重大項目的上馬與否外,更主管及審批香港和內地跨境大型基建項目,可說是與香港有著密切關係的中央部門。今年四月,發改委開始了“十三五”規劃的起草,當時新華社發出新聞稿,指發改委會與香港政務司長辦公室,以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加強溝通,以期在未來“十三五”規劃中也同時考慮香港發展的配套。
這場介紹會的資訊不言而喻:一直以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實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因此並不納入國家的五年發展規劃。但近年由於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及融合不斷增強,不少跨境議題需要兩地協調及互補,因此,即使國家發改委不替香港做任何“規劃”,但在起草規劃大綱時,則不得不考慮香港因素。另一方面,特區政府近年也提出,希望發改委不要忽略了香港的發展以及香港在全國發展中的角色。
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央不斷強調,中國今後的發展要重質不重量,gdp增長的高低已不再是衡量官員政績的唯一標準。當內地經濟進入全新轉型期,在北京心目中,香港在金融、法律等服務業上優勢猶在,亦能為全國的發展發揮新的貢獻。與此同時,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在即,中央更希望以此推動以交通帶動的“一小時”或“數小時生活圈”經濟模式的發展,以推動香港及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上新的臺階。
然而,香港始終實行自由經濟,無論是北京或特區政府,從來不能去指令,或告知工商界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這也正是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特色。香港的工商界往往會自己對相關的重大政策作出研究后,自行作出這樣那樣的投資決定。因此,國家發改委的簡介會,充其量只能視為對這批工商界大佬們的一個“提醒”,而非指示。
但也正因為此,習近平后來在與代表團見面時的一句話很值得大家咀嚼。
據一位團員會后透露,習近平在十分鐘記者拍攝的時間結束之后的閉門會談中提到:香港曾幾何時是“亞州四小龍”之一,但如今的經濟及社會民生許多的發展,卻因為許多政治紛爭而停滯。習近平隨后又很認真地聽取了幾位代表團成員的簡短發言,他們事先被邀向習就香港今後發展進言。
中央對香港經濟及長遠發展的憂慮有其理由。然而,不爭的現實卻是,香港正被政治紛爭撕裂,在這關鍵時刻,香港工商界領袖及精英們,在賺取經濟利益之外,更必須為香港實實在在做些事!相信這亦正是習近平個多小時會面所言之意,而這也實在是一個長遠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前特首董建華正籌組一個民間智庫為香港長遠發展把脈,看來可以把這課題作為一個研究重點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