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恆生電子首次“過戶”馬雲商業帝國添丁

鉅亨網新聞中心


黃遠 黃藝

[ 馬雲的商業版圖以交易數據作為底層基礎,但缺乏社交數據,投資理財等金融行為數據則可從側面彌補 ]


曾被置於風口浪尖的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生電子”,600570.SH),於昨日低調“過戶”,正式邁入馬雲的商業帝國版圖。

恆生電子昨日晚間的公告稱,近日收到恆生集團的來函,雙方根據協議約定,完成了第一次交割,即:17名自然人股東按其持有的恆生集團的股權比例將總計24.12%的股權過戶至浙江融信名下,並已完成相應的工商變更程序。

馬雲的版圖

時間回溯到4月4日凌晨,恆生電子發布公告稱,浙江融信以約32.99億元完成了恆生集團100%股權的收購。交易完成后,浙江融信將通過恆生集團持有恆生電子20.62%的股份。

彼時,浙江融信在公眼中還略顯陌生,這是自然人馬雲控股的內資有限責任公司——馬雲和謝世煌分別持有99.1365%和0.8635%股份。

雖然與阿里巴巴集團、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無股權或控制或被控制關係,但是由於馬雲的特殊身份,恆生電子也被視作馬雲的私;而在交易完成后,馬雲也的確會成為恆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

業內當時解讀稱,此項交易是搶入口式收購,核心價值源自恆生電子提供中國大多數基金公司后台交易、結算、投資等核心系統和接近市場一半份額的證券公司系統且逐步滲透其他金融系統,客戶黏度強、替代成本高。

此次交割過戶之際,馬雲商業帝國中最重要的資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向美國SEC遞交了首份IPO招股書。其在招股書中稱,阿里不僅僅是在運營一家公司,也把自己看作這一生態系統的管家,職責是讓生態更加繁榮與平衡,讓所有參與者獲得利益。“生態系統在不斷髮展,併產生了自我強化的效應,不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都為對方創造了更多價值。”

“如何增加電子商務平台的用戶黏性,打造良性生態圈,金融服務是最有優勢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阿里選擇上市考慮的不僅是經濟利益,也包括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和拓展未來市場。

在曹磊看來,馬雲的商業版圖以交易數據作為底層基礎,但缺乏社交數據,投資理財等金融行為數據則可從側面彌補,並有望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能夠形成全業鏈的另一個生態圈。

而據恆生電子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其搭建的一個以買方系統為原型的獨立做市商系統,或將於今年8月上線。

“這是華爾街看得懂而且喜歡聽的好故事。”曹磊稱,阿里已經向華爾街拋出雲計算、O2O等概念,互聯網金融當然也在其中。

助力還是“攔路虎”?

恆生電子此前公告稱,浙江融信及其實際控制人馬雲進行本次交易並非以借上市或注入資為目的,在未來12個月內,沒有將其名下資和業務注入公司的計劃,也沒有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和業務進行重大出售、合併、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公司亦無其他擬購買、置換或資注入的重組計劃。

而根據公開資料,浙江融信目前從事的主要業務是提供行政支持及風險管理相關的后台服務,而恆生電子向金融機構提供金融IT軟件,其IT金融系統几乎協助各大金融機構掌握和管理其重要商業數據,在金融數據服務細分行業內,被業內視為佔據壟斷地位的企業。

“兩者是互補的關係,這樣的關係組成了一個利益鏈條,使得馬雲在金融行業能夠搶佔更多的業務份額。” IBM資深戰略分析師王祺認為,馬雲原先在整個利益鏈條上佔有的是中底層的運維支持的行政服務,但恆生電子更偏向業務系統,也就是他從后端向前走了一步。

在他看來,從整個業務佈局來,通過不斷從底層根基上收購業務向前走,也就擴展了整個銀行鏈條裏IT這塊所占的位置;原來它只是支撐,現在變成支撐+業務;從整體規劃看,馬雲已經佔據整個銀行IT服務商的其中兩塊,這樣的比重能幫助他在現在金融改革的環境下提供助力。

但是,遼寧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卻擔憂,阿里的諸多關聯關係網或成為其上市的“攔路虎”,比如支付寶事件的陰影就是其難以抹掉的“硃砂痣”。

在其看來,阿里成為國內BAT巨頭之一,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其錯綜複雜、系統龐大的阿里關聯公司。雖然恆生電子並不在阿里集團或小微金融集團旗下,但在前述公告的12個月后,一切都還未知。

“馬雲是以個人身份去做投資,這更偏向於馬雲的個人行為。”王祺分析稱,這裏面可能有兩方面原因,首先阿里巴巴是由風投機構控股,馬雲個人占比並不高,他在做一些長遠投資時會考慮以自己的名義;其次,中國金融行業對於行業內的合作伙伴會有一些審核要求,由於是國家支柱行業,會有一些排外資的存在,如果是以阿里巴巴的名義注資,可能遭遇審批上的風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