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璽:慈禧如何得多咸豐帝的寵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03 12:36
提要:慈禧入宮之初的境況如何?其身份或封號是什么?是怎樣得到咸豐帝寵愛的?歷來都是眾說紛紜。要想講清這些問題,首先要簡單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后妃制度與清代的選取秀女制度。更多慈禧秘聞請閱讀著名歷史學家王開璽最新版《慈禧垂簾》
我們都知道,自從人類從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以后,男性便在社會、國家、家庭中占有絕對的支配地位。這種男權社會,在兩性婚姻關係上表現為一夫多妻制。對於帝王而言,則主要表現為后妃制度。
后妃制度起源很早。據《后漢書》記載:遠古之時,“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備內職焉。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教四德;世婦主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也就是說,作為上天之子的皇帝,可以公開合法占有121位女人,這些女人分為皇后、夫人、嬪、世婦、女御五個等級,具有其不同的身份,以滿足皇帝不同層次的需要。皇后只有一位,身份最高,處於中宮正位,地位可與皇帝相匹敵,俗稱“國母”。至於最後一個等級的女御,多達81位,只是輪流侍候皇帝飲食睡臥以及滿足其生理需要而已。
秦代之時,又規定“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逋(dí,正妻),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其后各朝各代雖均有所因襲變化,但總的說來,皇帝的后妃是很多的,即民間所謂“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三千粉黛,五千佳麗”。
清康熙朝規定:“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清稗類鈔》也記載說:“妃嬪位次凡七級,曰皇貴妃、曰貴妃、曰妃、曰嬪、曰貴人、曰常在、曰答應。”由此可見,清代后妃共有八個不同的等級。皇后居中宮,主內治;皇貴妃、貴妃、妃、嬪等分居東西十二宮;貴人、常在、答應等隨其他內廷主位分居各宮。
清代選取秀女,最初始於順治帝。原因起於順治帝對攝政王多爾袞為其選立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極為不滿。順治十年(1653),順治帝明確宣稱:現在的皇后,乃是睿親王多爾袞於朕年幼之時“因親定婚”,並未經過認真的選擇。自冊立之始,皇后即與朕“意志不協”,即在諸多問題上相互矛盾參商,因而提出要廢掉皇后,降為靜妃。同時,順治帝又下令:以后“選立皇后,作范中宮”,選立皇后的范圍,應擴大到“滿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自此以后,選取秀女遂成為制度。
清代選取秀女制度有一個發展過程。大致說來,清代皇帝選取秀女,可分為八旗秀女與內務府秀女兩種。
八旗秀女,是指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中,年齡在13至16歲之間,聰敏貞靜,沒有殘疾的女孩。選取八旗秀女,每隔三年進行一次,例由戶部主持。由於外地八旗秀女路途遙遠,因此又規定文官同知(正五品)以下,武官游擊(從三品)以下之女,可以免送選取。凡被選入宮者,身份地位都比較高,多分別被封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等“內廷主位”及貴人、常在、答應等。凡被清帝加以封號的秀女,即成為皇家之人,至死不得出宮另嫁,只有那些未被選中的八旗秀女才能自由選配他人。
內務府秀女,是指內務府三旗中的備選女孩,例由內務府主持,每年一次。由於內務府三旗的佐領、包衣等地位低下,故從中選取的秀女,一般來說入宮后地位較低,只不過是為供后宮各個“主位”使喚,即僅是一般的普通宮女。按規定,皇太后可有宮女12人,皇后有10人,皇貴妃、貴妃有8人,妃、嬪有6人,貴人有4人,常在有3人,答應有2人。這些內務府秀女,除個別人可能因被皇帝看中而加以“主位”的封號外,絕大多數要在宮中服役到25歲,才被遣送出宮自由婚配。
咸豐二年(1852),又屆八旗秀女的挑選之年,慈禧與其他秀女被選入宮。初選入宮時,慈禧的級別封號是什么,人們的記載不一。大多數人認為是被封為貴人。至於具體封號,有的說只是一個無封號的貴人,有的說為懿貴人,有的說為蘭貴人。但也有人認為慈禧剛入宮時,不過僅是一個普通的侍女或宮女。如《清稗類鈔》稱:慈禧剛入宮時,為“宮苑女侍”。今人所作《西太后評傳》稱:慈禧被選入宮后,“被鎖入圓明園為宮女。一個普通宮女不但地位低下,甚至連太監都不如”。
關於慈禧得寵的原因,有各種不同的記載。其中最流行、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外史》中繪聲繪色的描寫,頗具中國式的羅曼蒂克色彩。文曰:
那拉氏者,惠征之女也。惠征嘗為徽寧池太廣道,其女長南中,少而慧黠,嬛艷無匹儕。雅善南方諸小曲,凡江浙盛行諸調,皆琅琅上口,曲盡其妙。於咸豐初年,被選入圓明園,充宮女。是時,英法同盟軍未至,園尚全盛,各處皆以宮女內監司之。那拉氏乃編入桐陰深處(圓明園內的一處景點)。已而,洪楊(洪秀全、楊秀清等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之勢日熾,兵革遍天下,清兵屢戰北,警報日有所聞,奕置不顧。方寄情聲色以自娛,暇輒攜妃嬪游行園中,聞有歌南調者,心異之。越日復往,近桐陰深處,歌聲又作,因問隨行內監以歌者何人?內監以蘭兒對。蘭兒者,那拉氏之小字也。宮中嘗以此名呼之。奕乃步入桐陰深處,盤坐炕上(原文注:凡園中各處,皆設炕,備御座也。)曰:“召那拉入。”略詰數語,即命就廊欄坐,令仍奏前歌。良久,奕喚茶。時侍從均散避他舍,那拉氏乃以茶進。此即得幸之始也。或曰,奕得屢聽歌聲,及內監所對之言,均那拉氏賄賂所使。蓋宮殿深遽,非有內侍牽引,必不能至。故那拉氏不吝金錢,卒以達其目的云。
以上所引記載,其要點不外有四:其一,慈禧入宮之始,不過僅是在桐陰深處值日的一般宮女;其二,咸豐帝因國內戰亂而貪圖女色;其三,她以金錢買通了內侍,得以接近咸豐帝;其四,她以自己的美麗、聰慧與美妙的歌聲,打動了咸豐帝而得寵幸。
這些記載,其中有些比較接近事實,有些則不過逸史傳聞而已。其實,慈禧剛入宮之時,絕不是普通宮女,而是清代后妃制度中的第六等級——蘭貴人,住於長春宮內。正所謂“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咸豐四年(1854),晉封懿嬪。六年(1856)生子載淳后,晉封為懿妃。七年(1857)又晉封為懿貴妃。
請讀者注意,從此以后,直至慈禧正式被尊為太后以前,我們將稱其為懿貴妃。
懿貴妃能在數年之內,受到咸豐帝的寵幸,接連晉升,除了她天生麗質的美艷、能書善畫的文字基礎等外在條件外,還有其聰明智慧、機敏善變、善體人意的內在素質。特別是在咸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她為咸豐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即后來的同治帝載淳以后,更是母以子貴,成為后宮中僅次於皇后鈕祜祿氏的第二號主位。咸豐帝在得子之后,異常興奮,遂有“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欣率土萬斯人”之句。意思是說,大清國的咸豐帝有了兒子,香火可續,傳位有人,不但死去六年的道光帝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就是天下億萬民人百姓,也莫不為此而感到高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