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復制中國模式 印度得到的正是中國失去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15 09:55
印度改革正如火如荼
美國普利策獎得主弗里德曼曾經說到“我們能從現在的中國看到美國過去的影子,去挑戰、去工作、去奉獻、去犧牲、去把握未來,我們過去不就是這樣的么?我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美國有能力制衡另一個同樣強大繁榮的中國,而不是一個強大了的中國,而美國卻在窩里斗。”同樣目前中國從印度也可以看到許多中國正在失去的東西,鮑盛剛強調稱,“思想與精神活力和社會凝聚力的失去是中國面臨的最大的威脅和最大擔憂,而這真是中國應該學習印度與其他國家的原因。”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今年3月,印度的制造業出口達到800億美元,占商品出口總額的65%以上。這也使印度成為和巴西、泰國、馬來西亞一樣的制造業出口大國。和10年前相比,印度的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隨著中國工人工資水平以及企業生產成本日益高漲,一部分外資企業撤離中國轉移到巴西、印尼等新興經濟體國家。
在這場外資轉移大潮中,印度眼巴巴地渴望這些撤離中國的外資制造企業流向印度,以提振其制造業的總體水平,同時促進印度產品出口。印度甚至想成為繼中國之后的第二個全球制造業中心。
致力於研究全球化與國際關係民主化,在加拿大海外集團工作的鮑盛剛稱,當中國改革處於疲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的時候,印度則銳意進取。中國正在變得自滿與驕傲,印度則顯得腳踏實地,當世界正在學習和模仿中國模式的時候,中國卻自己迷失了,這不禁讓人想到兔子與烏龜賽跑的故事。
美國已故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經講過,也許過去30年美國失去的就是中國得到的,而中國得到的正是美國失去的。同樣目前中國也面臨這一問題,那么中國正在失去什么呢?誰又在得到呢?
一般認為是印度學中國,中國是摸著石頭過河,印度是摸著中國過河,但是從印度,中國正在發現一種自己曾經擁有,但是正在失去的東西,這是中國應該學習印度的理由。
當中國企圖脫離過去以來不斷仰賴的投資與出口經濟增長模式,印度則正開始著手發展此種類型的經濟成長,預計印度在未來10年內將會搖身轉變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印度首相莫迪在近期的演說與政策執行上,清楚表示,印度目前需要以出口制造、公共基礎和都市建設為導向的經濟增長。
這意味著印度將從目前的服務業導向轉為東亞國家的增長模式,改以大量的勞動力與資本帶動經濟成長。若印度此項計劃成功,很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德意志銀行全球戰略師桑杰夫森亞爾表示,印度如果成功了,那它能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也就是近十年來中國曾擔任的角色。
中國仍將是一個制造業大都會和重要市場,但“中國制造”標簽無處不在的日子已成過去。當今全球市場變得更加復雜,全球制造商是時候奉行更為開闊的世界觀了,bwchinese中文網此前報導這樣認為。
今年3月,印度的制造業出口達到800億美元,占商品出口總額的65%以上。這也使印度成為和巴西、泰國、馬來西亞一樣的制造業出口大國。和10年前相比,印度的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工程電子和化學產品(包括藥品和制藥業)成為兩大重要的出口行業。在過去3年里,印度的化學產品出口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在2005年至2006年期間,印度的汽車出口突破20億美元大關。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更為迅速,1998年至2006年期間的增長率達到28%。
去年,印度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銷售額高達100億美元,出口達到18億美元,預計到2014年將實現400億美元的銷售額。很多大型跨國公司均已在印度建立生產基地。印度本國企業也紛紛擴大規模,以滿足來自全球各地的需求。
此外,印度制造業的生產質量和工程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印度制藥企業已經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等國際機構的承認。廉價勞動力仍然是印度制造業的一個相對優勢。
通過制造業拉動經濟增長模式,被部分經濟學家稱為“東亞模式”,日本和中國均依靠這種模式實現了經濟的快速擴張。
然而,印度此前卻並沒有復制這一“成功范本”,而是直接從農業主導型經濟跳躍到了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越過了制造業主導的階段。
但是,印度想要過渡到“東亞模式”並不容易。
因為這種經濟模式,印度需要充分的調動和使用資金,這就需要發展完備的金融和銀行體系。而除了資本,制造業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同樣需要勞動力的不部署,印度目前的勞動法頗為僵化。國內的城市並沒有做好洗手數百萬制造業工人的準備。森亞爾表示。
印度必須縮減業務運作時間、提升經濟運作效率。印度的合同履行時間是經濟合作組織國家的平均履約時間的兩倍,同時合同履行成本是高達合同總成本的40%。
印度必須發展工業集群,完善工業產業鏈和供應鏈,降低物流費用、培養和提高勞工技能。
總體而言,在未來二十年,大量的制造工廠將從大到國家遷往發展中國家。印度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擺脫吸引外資方面的落后境地,為結構年輕化的印度人口盡可能的提供工作機會。
但也有其他觀點。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姆蘇利•恩庫貝說,區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將讓非洲大陸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他認為,在中國和越南等國家的勞動力成本開始上漲之際,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恩庫貝說:“非洲正在顯示自己可以成功地抵御和化解全球經濟沖擊。非洲也需要將自身視作全球增長的一部分。這不再是一般的貿易問題。”
美國普利策獎得主弗里德曼曾經說到“我們能從現在的中國看到美國過去的影子,去挑戰、去工作、去奉獻、去犧牲、去把握未來,我們過去不就是這樣的么?我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美國有能力制衡另一個同樣強大繁榮的中國,而不是一個強大了的中國,而美國卻在窩里斗。”
同樣目前中國從印度也可以看到許多中國正在失去的東西,鮑盛剛強調稱,“思想與精神活力和社會凝聚力的失去是中國面臨的最大的威脅和最大擔憂,而這真是中國應該學習印度與其他國家的原因。”
印度正在學習,但是中國自己忘記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