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私募力量超越公募成市場風向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3 15:22


今年私募行業獲得“從業執照”,私募行業大發展趨勢已定。而另一面,公募機構由於近期屢屢被爆出“老鼠倉”,名聲掃地。而從近期披露的一系列市場表現和數據來看,私募行業在市場上的話語權已經開始全面趕上甚至超越公募機構。

昨日,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披露一組深度分析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底,根據在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私募證券信托產品進行的統計,在25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浮現了79家私募投資顧問所管理的138只證券投資信托產品,共計出現299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證券投資信托產品合計持有135.92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股票。


而與2013年年報統計結果相比,在30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浮現了82家私募投資顧問所管理的154只證券投資信托產品,共計出現379次。截至2013年年底,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證券投資信托產品合計持有143.87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股票。

這一數字和同期a股公募基金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公募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持股約1000家上市公司中約有600余家持股比例超過流通盤1%。然而,雖然在資金力量上仍然遜色,但這並不影響私募基金開始占據市場的話語權。

“創業板、中小板私募活躍度指標大幅回落,表明私募對待創業板與中小板的態度較去年底發生較大變化。”中信證券分析師黃曉萍認為,和公募基金在一季度加倉扎堆中小板、創業板等“小票”的行為相比,船小好調頭的私募在回避創業板與中小板股票這一問題上表現得更為主動靈活。

她所做的統計顯示,2014年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包含證券投資信托產品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減少30.23%,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證券投資信托產品減少22.22%,出現次數減少34.55%,投資顧問減少15.38%,持股市值減少19.13%。各項指標均顯示私募對於創業板信心下降。而中小板的情況與創業板也十分類似。私募出現在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減少21.70%,出現產品減少16.46%,出現次數減少28.06%,投資顧問減少12.50%,持股市值減少16.94%。

黃曉萍認為,和公募基金相比,私募更主動也更靈活,讓其在把握市場熱點和題材時占據主動。但從一季度以來的數據來看,盡管普遍主動做出減倉閃避,私募貌似也難逃大范圍被套的命運。

中信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私募持股周期5.43個月,較上期延長1個多月,增幅26%,創下近五個周期以來最高水平,同時也逼近2012年年報的歷史記錄5.71個月。

事實上,私募的地位在今年獲得正名之后可謂快速提升,目前已經備案的私募機構已近千家。而本月初出爐的“國九條”也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私募發行制度以及發展私募投資基金。

煜融投資董事長吳國平表示,私募行業蓬勃發展是大勢所趨。雖然近期的股指並不強,但新“國九條”的頒布意味著政策底的形成,接下來只需要靜待市場底的形成,就將迎來燦爛的陽光,而隨著私募在市場上的動作越來越多,取代公募的風向標地位也是水到渠成。(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