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業績壓頂 房企大幅降價潮即將來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年年初,受到銀行信貸緊縮的影響,繼杭州(樓盤)、常州(樓盤)、溫州(樓盤)、寧波(樓盤)、北京(樓盤)、上海(樓盤)、廣州(樓盤)、無錫(樓盤)、成都、大連(樓盤)等城市個別樓盤大幅降價逆襲之后,廣州、寧波、南京(樓盤)、神木等地出現中小房企倒閉破產的現象。甚至即使是大型品牌房企綠城,目前也在和融創洽談股權收購事宜,面臨命運的轉折點。
在上述市場背景下,盡管部分開發企業采取比較明智的大幅降價規則“以價換量”,但是,1-5月份整個市場成交的氛圍尚沒有回歸到“量”的軌道上來,大多數大中城市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下滑2-3成,市場普遍性面臨著“去庫存”的壓力。
半年報業績壓頂,房企大幅降價潮即將來臨
從上市房企的銷售業績來看,從已披露1-4月銷售業績的34家企業來看,包括中海、保利、世茂、遠洋等企業在內的20家出現了業績同比下滑的現象。
此外,截至4月29日晚間,滬深兩市共126家房企發布201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126家房企2014年第一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039.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42.45億元增長10.32%;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6.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3.45億元下滑6.36%。
而在凈利潤下滑的情況下,房企2014年第一季度的負債和存貨均現大幅增長。其中,126家房企負債合計2.3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5萬億元增長25.07%。與此同時,126家房企今年首季存貨高達2.0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9萬億元上升26.17%。這意味著,126家房企負債和存貨增幅均超過四成以上,且雙雙突破2萬億元。
同時,房貸政策收緊的局面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繼央行5月12日“喊話”要求支援個人住房貸款后,短期內來看,因為“央五條”並非正式通知,銀行存款成本也沒有明顯下降的跡象,大多數商業銀行並沒有立即下調首套房貸利率,貸款審批速度也沒有明顯提高,目前指望商業銀行下調利率、提高審批速度、支援首套自住房貸的政策落空。
綜上所述,市場成交量普遍性下滑、房企負債和存貨增幅的壓力、房貸收緊局面並未實質改變等因素使得上市房企在二季度銷售壓力、經營壓力明顯增加,尤其是2014年即將過半,對於上市房企來講,6月份半年報業績壓頂,房企勢必會采取相對應的措施“搶收”半年報業績,當然,適度的價格規則調整成為大多數房企的必然選擇。
從開發商定價角度來講,由於短期內銀行信貸緊縮仍然會影響樓市的成交節奏,市場成交量“普跌”及企業銷售業績下滑將給開發商更大的市場銷售壓力。因此,從二季度市場表現來看,大中城市樓盤變相促銷或小幅優惠小幅促銷的“平價”規則將成為市場主流和趨勢。同時,一些大型品牌開發企業也開始出現大幅降價的市場行為,並且大幅降價的樓盤越來越多。
但是,就4-5月這兩個月市場表現來看,顯然,變相促銷或小幅優惠小幅促銷的“平價”規則已沒有辦法支撐上市房企“搶收”半年報業績的需求,因此,從接下來一個月左右時間來看,上市房企勢必會采取大幅降價的措施“搶收”半年報業績,房企大幅“降價潮”即將來臨。
大型品牌房企大幅降價主導未來市場格局
當前,對於大型企業來講,既然銀行信貸緊縮已是既定的事實,其勢必會先知先覺,盡早采取措施以先發制人,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北京、常州、杭州、無錫、廣州、成都等城市樓盤大幅降價的背后都含有大型品牌開發企業的身影,比如九龍倉、雅居樂等等。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在銀行信貸緊縮的市場背景下,對於大型企業來講,此時企業版面區域內個別樓盤大幅降價更多的是表現為戰略調整,而不是資金面短缺的市場表現。
首先,大型企業會針對全國范圍內版面項目進行評估,對於版面不合理的城市、項目所在區域或板塊存在供大於求狀況、項目本身定位存在一定問題的項目將率先采取降價措施,通過降價清盤盡快回籠資金,退出這些版面不合理的城市或區域板塊,然后將回籠的資金投資到優勢區域,同時,通過拿地換倉謀求下一輪市場發展機會,最終實現公司版面戰略總體保持合理、健康。
從當前降價特征來看,大型房企開始大幅降價的市場行為讓當前的市場態勢更加明朗化。在當前的市場博弈階段,能否真正降價到位是激活當前的樓市成交量的關鍵,也是緩解各個房企及當前市場庫存相對較大的關鍵。預計第二季度最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大多數開發企業會采取比較現實的降價回籠資金的市場規則,以實現有效的銷售與資金回籠目標,盡可能向半年報業績指標沖刺,降低市場損失。
其次,對於大型開發企業來講,大幅降價往往可以快速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而小幅降價的試探市場的行為往往效果不會太明顯。因此,預計接下來的時間段內,大幅降價的現象不會僅僅在常州、杭州、無錫、成都、北京等這些市場發生,對於市場基本面本身存在供大於求現象的城市或區域板塊,都有可能發生大幅降價的現象。
第三、大型開發企業率先大幅降價,打破原來市場相對沉寂的博弈周期,讓不同開發企業對未來的市場預期產生分歧,有可能市場或房企之間會逐漸分化。從戰略角度考慮,大型房企在資源及資金、開發能力等方面由於中小型房企,大型房企率先降價其實是將當前市場沉寂的狀況湯混,中小房企不一定看得清楚或把握的住當前市場的局面。因此,中小房企如果跟風降價,那么在未來市場角逐中肯定博弈不過大型龍頭房企,如果中小房企不降價,那么,他們有可能還面臨著市場份額丟失及資金面的問題。
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未來市場是大型房企主導未來市場格局。
- 海外置產首選 9/3台北9/4高雄說明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