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國債期貨周年記:流動性超預期 亟盼銀行入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再過一天,國債期貨即將迎來一周歲生日,作為國內首個利率期貨,國債期貨上市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意義巨大。回顧過去一年,9月5日,多位業內人士對和訊網表示,國債期貨上市一周年平穩運行,功能初步顯現,實現了“高標準、穩起步”的預期目標。

然而,對於期貨公司來說,由於缺乏大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尚未成為大品種前經濟效益不高。因此,期貨業內人士呼吁銀行等金融機構盡快參與,並建議中金所研究考慮降低國債期貨的保證金比率,以提升投資者對國債期貨的參與熱情。此外,呼吁盡快上線推出10年期國債期貨也成為業內共識。


流動性超預期

2013年9月6日,闊別我國資本市場18年之久的國債期貨在萬眾矚目中正式復出。運行至今,中金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8月31日,國債期貨總成交651,248手,日均成交2,725手;總成交金額6,666.74億元,日均成交金額25.38億元;日均持倉5,310手。

“國債期貨上市一年來,表現十分成熟和平穩。盡管國債期貨的市場參與主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但一年來國債期貨的流動性水平已具備了相當規模,超出預期。”上海中期期貨副總經理蔡洛益對和訊網表示。

某城商行國債研究員也對和訊網表示,國債期貨上市流動性等各項指標良好,期現價格收斂度高,已經符合銀行、保險等國債現券主要持有人參與的標準。而且市場不必擔心銀行這條大魚進來水是否夠深,因為其本身也會帶來水,銀行不僅只套保,還會進行多空雙向交易。

相比美國3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初期日均成交100手,日均持倉900手,目前國債期貨市場流動性高於可謂成熟市場國債期貨發展初期水平。另從成交持倉結構來看,主力合約成交持倉分別占比90.73%和86.64%,與國際成熟市場特征十分貼近;日均成交持倉比為0.51倍,市場交易理性。

券商成機構主力

中金所數據顯示,目前共有逾1.5萬名客戶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包括自然人客戶和法人客戶。在法人客戶中,包括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期貨公司資管等。另據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7月31日,已有證券、基金、期貨等各類金融機構推出了126個資管產品參與5年期國債期貨交易。

申銀萬國證券固定收益部總經理陳勇表示,5年期國債期貨上市以來與現貨市場價格保持了良好的聯動性,為其套保功能發揮提供了保障。“從規避債券交易風險來看,國債期貨上市至今,5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於2014年1月6日達到最高點4.5293%,較2013年9月初上升57個基點,對應國債現貨價格跌幅達到2.4%,國債市值損失數千億元。部分證券公司開立國債期貨套保賬戶,利用國債期貨管理債券組合的系統性風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13年9至2014年7月,國債期貨套保賬戶數由5個增加到18個;日均套保持倉由246手增加到3845手。”

此外,陳勇認為,國債期貨的上市對於機構靈活管理久期提高資產設定效率,豐富固定收益率產品交易規則都提供了有效工具。

期待銀行入場

但持有國債70%以上的商業銀行未能參與略有一些遺憾。

“盼望政策層面能有突破,允許商業、保險等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國債期貨的交易當中來,進一步提升國債期貨交易的流動性,更大程度上發揮這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作用和積極意義。”蔡洛益的話代表了期貨同行的心聲。

但這一亟需扭轉的局面有可能在明年破局。近期,中金所組織針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國債期貨培訓,吸引了來自20多家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財務公司等銀行業的200多位業內人士參會。中金所相關人士透露,推動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已是下一階段工作安排的重點,商業銀行由於面臨利率市場化壓力,參與國債期貨的積極性也很高。

某城商行國債研究員也對和訊網表示,銀監會對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也持支援態度,現在就等一紙批文了,參照保險參與股指期貨的進度來看,明年銀行獲批參與國債期貨的可能性較大。“一旦銀監會出臺銀行相關指引,銀行陸續參與,國債期貨規模有望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

據悉,各家商業銀行正在積極準備參與國債期貨,部分已經完成對期貨公司國債期貨業務授信工作,初步選定了開戶期貨公司的候選名單,但銀行究竟通過成為交易所自營會員還是走期貨公司頻道仍未有定論。

呼吁上線10年期國債期貨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都已先后推出了覆蓋長、中、短各期限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由於目前我國僅上市了5年期國債期貨產品,因此,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都不約而同呼吁盡快上線新品種。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何眾志表示,從我國情況來看,10年期國債現貨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具有久期長、波動大的特征,是債券利率避險需求最強的品種。“從完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推動債券市場發展的角度出發,應結合5年期國債期貨產品開發及市場運營經驗,推動上市10年期國債期貨。”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從現貨存量來看,自2004年以來,10年期國債每年均有發行,且發行量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13年,10年期國債共發行9期,發行總額為2567億元,發行量在各關鍵期限國債中占比約為18%。預計2014年發行規模為3000億元左右。同時, 2013年末我國7年-10年期國債(不含7年期,含10年期)存量達到9321億元,存量充足。

因此,他表示,應盡快推出10年期國債期貨,從而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提供公允、高效的價格發現平臺,進一步提升10年期國債現貨的流動性,為收益率曲線長端的編制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發揮國債期貨產品線服務國債收益率曲線建設的積極作用。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