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希捷定調硬碟三大優勢 搶佔AI商機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2024-05-17 16:0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伺服器示意圖。(圖:REUTERS/TPG)

硬碟大廠希捷 Seagate(STX-US) 今 (17) 日強調,與企業級 SSD 相比,硬碟因具備價格、供應和工作負載等三大優勢,在 AI 主導的未來不可或缺,破除市場常見迷思,更預計至少到 2027 年以前,企業級 SSD 每 TB 價格將維持在企業級硬碟的 6 倍以上。

希捷說,資料增長規模正值歷史新高,推陳出新的 AI 應用凸顯大型資料集的價值,其中,生成式 AI 所產生的資料量目前佔總資料量不到 1%,但據 Gartner 預測,此一比例將在 2025 年成長至 10%。

Seagate 台灣區總經理黃又青強調,企業和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儲存著全球絕大多數的資料集,將成為資料增長趨勢的關鍵儲存地點,這些資料中心儲存 EB 級資料量的主要媒介始終是硬碟,此一核心角色今後也不會改變。

針對「 SSD 的價格競爭力即將趕上硬碟」相關討論,Seagate 透過 IDC、TRENDFOCUS 和 Forward Insights 的研究成果,證明硬碟仍將是多數企業儲存需求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預計至少到 2027 年以前,企業級 SSD 與企業級硬碟的每 TB 價格將維持在 6 倍以上。

對於 「NAND 產業可能迅速取代硬碟所提供的儲存容量」的迷思,希捷指出,硬碟有效為資料中心提供儲存容量之優勢顯而易見且無庸置疑。根據產業分析機構 Yole Intelligence 發布的《2023 年第 4 季 NAND 市場監測報告》,以 Seagate Technology 作為硬碟產業的代表性樣本進行統計,2015 年至 2023 年間,NAND 每 ZB 生產成本約為 670 億美元,而硬碟的每 ZB 生產成本則約為 10 億美元。

硬碟能以經濟實惠的方式,滿足近 90% 的資料中心儲存需求。Seagate 預測 2024 年硬碟的 EB 級儲存容量產出將達到 SSD 的將近三倍。

有關「僅憑快閃記憶體(Flash)即可滿足現代工作負載」的說法,Seagate 進一步釐清此說法忽略工作負載與效能需求,以及總持有成本(TCO)等關鍵層面的綜合考量。

在現代資料中心,混合式儲存系統即是透過將多種儲存媒介無縫整合至單一設備達到卓越效能,突顯 Flash 和硬碟各自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可預見的未來,硬碟仍將是 EB 級儲存環境的主要儲存媒介。

在大規模環境中,不同媒介持續協同運作,並視儲存需求進行部署,以支援各種服務。產業分析師預測,硬碟將成為資料持續以 EB 規模成長趨勢的最大贏家,預計從 2022 年至 2027 年間,硬碟提供的儲存容量將增加 6,996EB,而 SSD 將成長 1,363EB。

黃又青補充,數十年來,硬碟和 SDD 始終是全球數位基礎架構的支柱,未來也將持續在市場上共存。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尤其隨著 Seagate Mozaic 3+ 平台等產品的磁錄密度提升,硬碟在提供 EB 級儲存容量方面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