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吳逸然:互聯網金融如果想持續發展 必須回歸金融本質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銀行訊息 3月20日,由國培機構舉辦的“2014中國普惠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融合、創新、發展”。和訊網作為獨家財經網(博客,微博)絡媒體對會議全程進行圖文直播。有利網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吳逸然認為不管是模式的創新還是這個監管的逃離,他都只是互聯網金融現在興起的原因,並不是長期持續發展的理由,互聯網金融如果想持續發展,那么必須回歸到金融本質上,金融本質第一在於風險的控制,第二在於資源的設定

以下為發言全文:


吳逸然:剛才於總對於小額貸款公司再融資有精辟的論述,我叫吳逸然來自有利網,商業模式剛剛李總說的,小額貸款融資很類似,商業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和各類小額貸款機構等這樣一些機構來合作,由於線下機構進行實地調查和研究,有利網在線上通過營銷,最終這些借款人通過有利網在平臺上與我們提供投資人達成交易,獲得貸款這么一個過程,有利網這個模式大概經過一年左右驗證,目前來看初步取得了成功,從去年2月份上線到現在為止累計完成9億元貸款規模,目前合作貸款有20家左右,目前的日均放款額超過2000萬元,累計合作記錄應該會超過60家,當然有利網的快速發展呢,應該是和去年開始互聯網熱潮是分不開的,現在每天觀察到都有新互聯網公司投入到運營當中去,每個星期都應該有一個監管的方面,關於互聯網金融監管的訊息,各種風聲各種渠道上面傳遞,和在座的各位作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我也一直非常關心或者思考,有利網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互聯網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那么從我們互聯網金融發展歷史來看,大約有來個主旋律,我覺得貫穿互聯網金融的,第一個就是模式的創新,第二是一種政策的套利p2p非常典型的產品分析,首先是模式重要創新,因為他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借款人和出借人繞過傳統金融機構,直接對接模式。

另外一方面p2p特別是中國p2p,也是一種典型的政策監管套利,傳統金融機構他們受到比較細分的監管,那么在p2p細分領域其實有監管缺失,所以造成在中國p2p可以輕而易舉設立,並且能夠輕而易舉合法或者不合法設立大量資金業務,包括我個人觀點認為,不管是模式的創新還是這個監管的逃離,他都只是互聯網金融現在興起的原因,並不是長期持續發展的理由,互聯網金融如果想持續發展,那么必須回歸到金融本質上,金融本質我認為第一在於風險的控制,第二在於資源的設定,那么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應該如何來做,拿我們有利網目前的經驗,我們發展思路來看,首先我們應該做風險控制模塊化標準,目前全國各種小額貸款合作,我們開發關於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評估這么一個模塊,那么還有他財務狀況還原模塊,還有他流動性評估的模塊等大概11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都有相應的標準,以及具體操作方法來組成,那么未來我們希望通過一年左右時間,持續開發出超50個模塊,以各類小額貸款機構合作以及服務的標準,並且落實到日常的事務當中去。

第二風險控制我認為互聯網金融應該高度利用互聯網化資訊來源,以及大數據挖掘,目前每個個體在虛擬網絡上都留下大量的生活軌跡,那么如果我們能夠打通各種類型的網絡帳號,我們可以還原出一個個體大量的,在互聯網的平臺,那么目前應該說每個個體他生活相當一部分各種帳號進行充斥,如果一個風險控制他缺乏互聯網數據,在今天來看是不完整的,那么同樣我們也是通過分析海量的這么一個個體,他的一些行為數據,他的一些風險數據,並且來建立標識以及借款者或者個體,我們有利網目前積累相當龐大的體系,最終形成大數據這么一個風險控制體系,進一步我們談一下互聯網金融另外一個屬性也就是資源設定屬性,相對應在監管方面不停會有各種各樣訊息傳出,每一條監管方面政策,都會得到巨量或者海量的,那么我的觀點上,我個人認為不必太過在意目前個別這么一些政策解讀,我們十八大已經明確市場才是設定資源的核心因素,那么剛剛結束兩會上,我們注意到政府報告中提出一個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那么如何判斷互聯網金融的企業或者互聯網金融模式是好還是壞的,是應該鼓勵還是應該禁止的,我認為標準主要在於他是否更加有效,或者更加合理推動社會資源設定,還是可以拿有利網做例子,過去交易規模是由兩萬筆貸款,平均每筆不超過5萬元,主要借款者基本傳統金融機構難以獲得貸款個體工商戶,我們通過數據發現,平均有利網投資金融,大概2萬元左右,這些人同樣難以在銀行信托機構以及這些金融機構獲得舒適的投資門檻,有有利網之后,我們可以每天發細小的但是必不可少交易,來讓效益得到最大化,整個社會效益同樣得到提升,未來有利網發展方向,專注於儲備金融,服務於整個社會的毛細血管,用科技力量來提升社會融資和體系效率覆蓋度,最終實現互聯網來盤活中國實體經濟。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