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服貿效益早已公布 經濟部:若重啟談判 相互開放項目只會更少

鉅亨網記者黃佩珊 台北 2014-04-15 13:20

學者批評政府針對兩岸經貿談判的效益「一路都在騙」,經濟部駁斥這些說法,並指出,ECFA早收清單使得農產品貿易從逆差轉變為順差,顯示確有效果。有關服貿預估效益,也早已公佈,可受公評。若服貿協議重啟談判,可預見兩岸相互開放的項目只有更少,不會更多,預估效益更低。

在「服貿怎麼簽?台灣怎麼顧?」座談會,學者質疑政府從ECFA到服貿協議的效益說明是「一路都在騙」,也有人質疑政府對於服貿協議不生效可能帶來的風險有誇大之虞,認為政府像「神棍」,並稱精進生產要素,例如提升產品品質、培育人才、發展創新及創意等,才能使國家發展。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徐大衛表示,有關ECFA早收清單的效益,政府持續公布於ECFA專屬網站上,歷年來顯示早收清單貨品出口大陸的成長率遠高於我整體貨品出口大陸的成長率,使得農產品貿易從逆差轉變為順差,顯示確實有其效果。

徐大衛表示,部分人士持續將「兩岸貨品貿易完全自由化」的預估效益當作ECFA早收清單應有之效益,再指責ECFA效益不佳的說法是有問題的。至於有關服貿協議的預估效益,政府均已公布在網路上,可受公評。外界對於市場開放可能帶來的風險或有不同看法,部分人士認為風險很高,故稱「弊大於利」,但服貿協議中已有許多條文可作為管控風險的依據。

針對部分人士主張重啟談判,徐大衛表示,依據這些人士的主張,可預見兩岸相互開放的項目只有更少,不會更多,也將使預估效益更低,暫先不論陸方是否願意重啟談判,我方是否值得花更多的精神去談一個效益更低的協議,還是值得花同樣的精神去討論如何管控市場開放的風險,以及自由化成長的果實如何讓大眾所共享的問題,確實值得全體國人思考。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