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副都”成立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1 15:55
3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規定,保定市建設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業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這也被認為是保定成為“政治副中心”的第一步。
或許,這一建議會讓沉寂已久的保定再次騰飛發展。不過從目前保定的公共資源和城市建設上來看,“副都”可能只是一個美夢而已。
空氣污染超北京
在環保部發布的2014年2月份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排名中,石家莊、邢臺和保定的空氣質量指數分別為15.72、17.23、15.87。其中,保定在全國最差空氣質量排名中列居第三位。
盡管北京市民吐槽霧霾讓他們“醒不來”,但是10.76的空氣質量指數較保定而言略顯清新。
從兩地的人均占有水資源的情況來看,北京在2013年人均占有水資源不到100方。即使保定年人均為208方高於北京,但仍屬於極度缺水地區。為緩解水資源壓力,保定只能在張家口和滄州借水;保定更被聯合國認定其屬準沙漠范圍內,已不適合承載更大的資源負荷。
按照擬定的《意見》,京津保三角核心區要做大保定城市規模,承接首都部分高等院校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
醫療養老不僅需要完整的配套設施,更離不開高質量的空氣環境。如果將醫療養老等機構由北京遷至環境空氣質量更為惡劣的保定,保定如何做好承接工作,讓人疑慮重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陳秀山教授認為,京津冀區域的居住環境半斤八兩,相差不大。如果河北的空氣質量沒有得到解決,北京自然也就解決不了。
“河北省以北的城市空氣質量相對好一點,但是這些城市地處山區,交通並不便利,經濟輻射能力不適合疏解北京人口過多這樣一個城市。在全國霧霾較重的城市里,河北的城市占到一半。”
河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資訊顯示,為防治霧霾,將放下gdp增長率包袱,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最大限度的發展。而記者致電保定市環保部門欲詢問拿出怎樣的具體措施解決霧霾過重等問題,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談到如何解決保定霧霾較重,國家社科院工業版面與區域辦公室主任陳耀表示,生態環境的構建不應該只由河北省或者是保定市來承擔,“如果見到中央的檔案,那么整個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僅僅是讓某一個城市單獨承擔,北京也應承擔一定的治理責任,光靠資金的補償很難達到治理效果”。
成功先例河北無
距北京城30里外的東方大學城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大學城,位於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自2009年開始,大學城內的部分“京”字頭學校陸續撤回北京。陳秀山認為,如果保定承接部分中心功能,資源浪費或將再次重蹈覆轍。
“廊坊並沒有一個大學是整體從北京搬過去的,都是一些二級學院或者民辦大學,我們也沒看到正經的公立大學從北京整體搬遷過去。”
東方大學城投建之初,計劃投資120億元人民幣,容納師生15萬人左右。現實情況是,大學城目前容納的師生人數不到當初設想的一半,僅約5萬余人。
迄今為止,共有近60所院校在東方大學城辦過學,其中不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這些“京”字頭院校,更有中國地質大學、國家法官學院等“國”字頭高校。
十年變遷,如今東方大學城官網公布的高校名單中,僅有9所。“國”字頭高校已全部撤離,“京”字頭高校也僅剩北京城市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件技術學院這三所專科院校。
對於東方大學城內“京”字頭學校的“回巢”,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有民營企業參與了增資控股,以大學城內的部分資產進行抵債。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些撤離的學校並未真正想過搬離北京。
東方大學城,一邊是廊坊沒有做好軟硬體,一邊是北京院校就沒打算真心搬,美好愿景終成了一座耗資百億的空城,這給保定承接北京部分行政功能,提供了一個近在眼前的前車之鑒。
截至2012年,北京在讀大學生人數為78萬人。同等規模的造建,假設保定以東方大學城當年的規模投資,至少需要花費960億元人民幣。
“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有管理能力來看,保定承接首都行政事業功能的基礎和條件,風險太大。”陳秀山說。
陳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轉移人口包括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活消費等成本。“根據我們的估算,建立一個50萬人口的新城市需要近1000億元的資金,平均到每個居民的頭上大概就是20萬元。由於現在中央的檔案並沒有公布,我們就很難知道保定打算承接城市規劃的規模是多大。”
一旦耗資千億計的“副都”計劃啟動,如何避免重蹈東方大學城的覆轍,仍是一個懸在頭頂的問題。
資源有限難承載
雖然保定曾是河北的省會,但就目前保定的發展狀況而言,承接京津兩地行政事業功能疏解是很大的機遇,同時也是巨大的考驗。
2013年,北京的gdp在140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為千億元以上。而保定在同期的gdp為268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為315億元。與北京相比,保定的gdp差了6倍,財政收入差了3倍。
這些差距對於保定來說是很大經濟增長空間,同時對於資源也是一個“不可承受之重”。拋開空氣質量、水資源等條件以外,其他資源配套數據與京津兩地差距也較大,保定依然不具備承擔“副都”的基礎。
“華北煤炭資源豐富,是主要的發電來源”,中國社科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前院長傅崇蘭認為,保定為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業功能,必然會加大發電量,這將與河北省治理重化工業的方向背道而馳。
除了自然與城市配套建設,因為北京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行政事業單位和學校企業等不一定愿意主動搬離北京。經濟學家賴偉民認為,離開北京就意味著放棄北京福利,而且機關事業單位、二級研究機構之間的工作聯系是很緊密的,如果搬遷,不僅會造成工作上的不便,而且會大大提高因兩地辦公產生的行政成本,帶來新的交通等難題。
“北京不會輕易把能給自己帶來巨大gdp收益的高科技企業拱手讓給保定,北京所要甩的包袱,是那些對北京的宜居造成嚴重污染的落后企業,保定不一定會愿意接受。”賴偉民補充道。
(來源:重慶青年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