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降價】生死較量:商品房vs自住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02 16:12
和訊房產訊息
【攸克推薦】自住型商品房是北京(樓盤)控房價的創舉,從政策喊話的第一天,就被媒體與專業人士嬉笑諷刺,但政府屏息靜氣,決意“讓你好看”。短短數月,超過7000套自住型商品房源開始向合資格人群預售。結果,攸克君與你一起看到的是,人心散了。
在2014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上,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對北京自住型商品房與上海(樓盤)的共有產權住房的做法進行了高度肯定,並鼓勵在全國推廣。這意味著,自住型商品房作為一個北京初試身手的控房價利器,有可能被更多的市長采納。
攸克君嚴肅看待這個事情,建議你也如此。今天與朋友們論論降價,先從北京談起。
“我剛把兩限房的事情都弄明白,現在又變成自住房了。”萬科執行副總裁、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在馬年春節前的一個飯局上,和同桌的人如是打趣。2個月后,北京萬科旗下的剛需樓盤萬科橙,以不帶精裝修2.1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推盤,再加上萬科2008年玩“跑得快”的前科,業界即刻陷入“降價的焦慮”。
然而,這次真是冤枉了萬科。亞豪機構的市場監測顯示,萬科橙所在的北京大興天宮院區域,包括保利、首開、金融街(000402,股吧)、中水電在內的項目,開盤定價無一例外地低於預期,而其中絕大部分還是在萬科之前開盤。與此同時,北京東五環的臺湖板塊,也被波及,多個項目開盤價格都低於預期。
事情正在起變化,攸克君認為,正是未來北京5萬套的“自住商品房”承諾步步逼近,才讓向來不愁賣房的開發商們早早地想到了四個字——“生死較量”。
剛需盤的危機
為什么這一輪降價潮中出現的都是剛需盤的身影?為什么降價潮首先從北京南六環的天宮院發起?
我們把視野放大一點,同處大興區,與萬科橙相距38公里左右的采育鎮,第三批自住房當代采育滿庭春moma項目於3月24日上午正式開啟網上申請,主力戶型為80~130平米的兩居和三居,總套數約為1482套,售價僅為9500元/平方米。
1
此外,近日已經完成申購的第二批自住房項目——匯星苑和匯景苑,分別位於東四環的百子灣和東五環的東壩單店,共推出5200套房源,戶型區間大致為60~90平米的一居至三居,限價都是2.2萬,而其周邊甚至更偏遠項目的售價已超過3.5萬元/平方米。
這些自住商品房,無論是從區位、價格、戶型還是數量上,都直接對剛需盤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和威脅。而作為剛需盤的大本營,天宮院區域自春節以來,共有5個剛需項目扎堆開盤,截止目前共供應商品住宅2806套,不僅占到當期市場總供應量的53%,推貨量也位居北京樓市各大板塊之首。在此背景下,天宮院首當其沖受到自住房的影響,為今年北京剛需盤降價潮打響“第一槍”,也就不足為奇了。
被凍結的需求
自住房究竟給剛需盤產生多大的傷害和威脅?攸克君帶各位看官看看下面一組數據,結果就一目了然。
從2013年四季度開始,亞豪機構監測了中冶藍城、旭輝e天地、大興眾美城等剛需盤項目搖號中簽比的情況,這個數據最能說明樓盤的需求狀況。通過市場監測,亞豪機構發現,在2013年11月~2014年3月之間,項目的可售房源與參與搖號人數之比,在不斷降低。
該項市場監測顯示,2013年11月,中冶藍城項目開盤,可售房源240套,有902人參與搖號,搖號中簽比為1:3.7左右;而2014年2月,旭輝e天地開盤時,528套房源總計有910人參與搖號,搖號中簽比已經降至1:1.7;到2014年3月大興眾美城開盤時,該項目的300套房源,僅有350人參與搖號,搖號中簽比已經接近1:1。
自住房對剛需盤客群的分流與凍結,已經十分明顯。
目前,北京市場共有3個自住商品房項目進行了申購,分別是恒大御景灣、金隅匯景苑和金隅匯星苑,總體量高達42.1萬平方米,約7200套房源,有超過117萬戶家庭進行了申購,其中優先戶數超過74萬。
此外,位處通州的富力惠蘭美居和位處大興采育的當代采育滿庭春moma項目,3月24日將進行申購。這兩個項目總體量高達63.6萬平米,近乎北京市一個月的商品房住宅成交量。
粗粗估算,這五個自住商品房項目已經提前鎖定近2萬剛需客戶。如果按照項目接收到的申請中,具有優先資格的家庭數量來算的話,至少凍結100多萬購房家庭。
拿什么決斗?
以上這一切,只是自住商品房對剛需盤發起“進攻”的“前鋒”,真正的“主力軍”還在后面。也就是說,未來剛需盤開發商的日子,只會越過越難。北京市國土局副局長張維的表態值得開發商們注意,他說,2014年北京市住宅用地的40%將供應給保障房,剩下的60%,普通商品房和自住房對半分。
這將是一場”非友即敵“的遊戲,沒有中間地帶。要么做平本生意,開發自住房;要么就放下身段,拿自己的剛需盤和自住商品房來一場“決斗”。
那些率先降價的開發商,應該是早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的。說到這里,攸克君想起了一則“往事”。2012年,北京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第一個“兩限房”項目——中國鐵建(601186,股吧)長陽國際城,作為全國首個“限房價、競地價”,且售價低於同區域商品房均價20%的住宅項目,中國鐵建長陽國際城自然受到了剛需族的青睞,而其所在的房山長陽,是當時北京最大的剛需樓盤集散地,一如今日的臺湖、天宮院。
同在剛需集散地,中國鐵建長陽國際城的出現成了“鯰魚”,長陽最大的地主——萬科在長陽半島項目上,開始不斷加大優惠促銷力度,折扣最甚之時,甚至其銷售價格僅比中國鐵建長陽國際城高不到1000元/平方米。但劇情的轉折,卻在其后,由於建筑主體質量、建筑材料和配套設施方面的諸多質量問題,遭到業主的集中投訴。這時,很多人都后悔,為什么不多花1000多元,買套商品房,好歹是萬科,質量有保證。
曾有開發商向攸克君坦言,自住房目前多以配建方式出現,也就是開發商開發商品房的同時,必須建設自住房。由於后者限價,開發商幾乎沒有太高的盈利空間,他們的通行做法是自住房部分“保本不虧”,商品房部分再圖盈利。所以,在建筑材料、工程工期、配套設施等方面的要求,“及格”即可,這很可能使自住房重演兩限房的種種質量問題。
話說回來,參與“決斗”的開發商們,演繹的就是這樣一套邏輯——眼見自住商品房來勢洶洶,不如提早降價,讓出部分利潤,用性價比的優勢提前在剛需市場內搶客,一如在臺湖降價的東亞印象臺湖,22000元/平方米的開盤售價,已經與鄰近的自住商品房恒大御景灣價格持平。
說到底,在這場零和遊戲中,價格,是自住房開局即占上風的最大優勢,也很有可能是其輸掉這場戰斗的“原罪”。不信,走著瞧。
- 如何低成本實現子女留學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