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債市》內地民眾買國債每月不超10萬元,利息收入仍享免稅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日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對在該日期之後(含當日)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徵收增值稅。對於老百姓買國債是否也要徵稅,稅務總局網站近日披露的一則政策指引顯示,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規定,截至2027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經商財政部,自然人購買新發行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按照上述公告的規定適用相關增值稅免稅政策。
這意味著老百姓購買上述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等,每月額度不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則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元),將享受免徵利息收入增值稅優惠政策。該優惠政策執行期限截至2027年12月31日,未來政策是否延續有待觀察。
*財通證券:將削弱國債、地方債等配置需求*
《第一財經》指出,此前為了吸引資金進入債券市場、擴大債券市場規模,中國對國債等利息收入採取免收增值稅優惠政策。但隨著近些年債券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資產荒」背景下國債
、地方政府債券等受到投資者熱捧,疊加近年財政收入增長乏力,以及基於稅負公平考量,最終國家取消了這一免稅優惠政策。
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彬彬認為,加稅會直接降低配置機構收益,從資產比價效應出發,會削弱國債、地方債、金融債的配置需求,最終形成稅收補償、對債市收益率造成一次性影響。
*國盛證券:料將增加稅收超300億元*
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固收分析師楊業偉表示,恢復部分債券增值稅徵收是一次性政策,就事件本身來看不影響債券市場趨勢。以目前10年國債收益率1.7%計算,如果粗略按照
3.26%或6.34%的增值稅率計算,恢復徵稅可能導致對應債券稅收成本上升5.6-10.8個基點左右,而這部分成本會在發行人和投資者之間分擔,分配比例會根據對應債券的供需曲線分配。他並估計,本次增值稅恢復可能增加稅收合計315.5億元左右。分機構來看,商業銀行稅負可能增加最多,可能增加232.7億元,基金理財等非法人產品次之,可能增加33.6億元。(sl)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