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在貿易緊張與經濟不確定中尋求穩定,多元布局成為關鍵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在貿易緊張與經濟不確定中尋求穩定,多元布局成為關鍵策略
德國5月通膨率降至2.1%,接近歐洲央行的2%目標,顯示出經濟前景的改善,儘管仍高於市場的2%[1]。這一數據為歐洲央行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中降息鋪平道路,市場對降息的可能性已超過96%[1]。同時,美股七雄的回升也引發了市場對更廣泛股票輪動的期待,自4月以來已貢獻超過40%的標普500指數總報酬,顯示出科技股以外的類股如工業和金融等也在穩健表現[2]。隨著經濟穩健,投資者被建議進行多元布局,以捕捉潛在的市場機會,這一切都表明全球市場正處於重要的轉折點。
在「亞洲的未來」論壇上,日本首相石破茂強調自由貿易的重要性,並批評美國的高關稅政策無法促進經濟繁榮,呼籲美方在投資及高品質製造上展開合作[3]。此時,美國股票基金因貿易緊張持續遭遇資金流出,連續兩周淨撤資達54.6億美元,顯示市場對於高關稅及借貸成本上升的擔憂[4]。儘管小型股遭遇重創,科技及工業類股仍表現強勁,顯示投資者對於特定產業的信心未減,反映出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下,市場仍在尋找穩定的投資機會。
全球股票基金連續兩周出現資金淨流出,主要受到美國對歐盟產品徵收關稅威脅及長期債券殖利率上升的影響,尤其是亞洲股票基金的流出規模達到自2018年以來的最高點,顯示市場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反應強烈[5]。同時,再生元公司 (REGN-US) 的實驗性藥物在後期臨床試驗中失敗,導致其股價大幅下跌,反映出生技股在市場波動中的脆弱性[6]。在此背景下,國際調解院的成立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新平台,可能有助於穩定全球貿易環境[7]。此外,美國國際貿易法庭對川普關稅的裁定若最終確認,將有助於降低通膨與衰退風險,並可能減輕家庭財務負擔,然而企業面臨的政策不確定性仍需持續關注[8]。整體而言,市場在面對多重挑戰時,需謹慎評估資金流向及政策變化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