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蘋果皮之父再創業:創業是一生的事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22 11:24


“蘋果皮”創始人潘泳正在為自己的新項目談B輪融資。這個瘦瘦高高的河南黃淮學院畢業生曾經在風口浪尖待過。2011年,他折騰出iPod Touch小外套,能使價格不到iPhone一半的品補齊通話和短信功能,變身iPhone。蘋果公司的財報顯示,2011年iPod Touch的銷量上升了27%,佔據了iPod品銷量的50%。

然而,品的成功並沒有保證他一帆風順。2012年年底,公司嚴重虧損。他從一畢業就有能力置下車房的華強北新貴,成了蝸居在40塊錢一天出租屋裏的小北漂。


這個時代並不缺乏一夜成名又一夕沉默的少年傳奇。潘泳的故事卻並沒有到此結束,他帶一群海歸博士生來到了中關村,“這一次,不能像過去一樣,做來一單就賺一單的錢的事兒了”。

當他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沒什麼能阻擋他學習,互聯網是他最好的幫手

在很多媒體的報導中,“蘋果皮”的故事常被稱為一個“專科生”的逆襲。

“我也不掩飾什麼,我就是專科生啊。”潘泳聳聳肩。對他來,“蘋果皮”只是他無數奇思妙想中被切實落地的一個:花iPod Touch的錢用iPhone。

這位專科生不愛好好上課,也從來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但當他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沒什麼能阻擋他學習,互聯網是他最好的幫手。

他的專業是軟件工程;了解甚至製造出一個成型的品,往往需要設計、自動化、電子電路等多方面的知識。他長期混跡於各大技術論壇和交流QQ群,不懂就問。很多時候,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對專業人士來是入門級的小菜,被“大牛”嘲笑的他也繼續厚臉皮。更多時候,陌生人會洋洋灑灑給出詳細的解釋。

除了經驗的交換,對理論的了解也是必須的。潘泳對關鍵詞,從谷歌扒英文論文。“英語太爛了, 恨不得一半單詞不認識,我就查唄,一天只夠看半篇。”他咧嘴笑。這麼半篇半篇地推進,一年居然也能看完上百篇。

剛做“蘋果皮”的時候,潘泳連電路圖都不會。就這樣買材料、找資料、上網交流,一天天下來,品逐漸成型。他吃住都在深圳一個廢舊的小倉庫,忙活一天,晚上就在一張舊氣墊床上湊合睡。床漏氣,早上醒來,后背已經貼上地板。他也不介意,“做出東西來”,超過了一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認識潘泳和“蘋果皮”是從一則被熱轉的視頻開始的。在那則名為“蘋果皮520”的視頻裏,潘泳兄弟介紹了潘泳在深圳的一所廢舊倉庫裏搗鼓出來的iPod Touch功能外套。

品擊中了互聯網時代草根們的心。關於“蘋果皮”的QQ群迅速建立起來又迅速滿員。他們像潘泳這樣,囊中羞澀仍懷擁有高端智能手機的願望,並希望借助移動互聯的方便實現。“什麼時候可以買到”是群裏每天必有的話題。兄弟兩人的資金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生,代理公司迅速圍繞到他身邊。

几乎是同時,深圳華強北的商鋪裏出現了“蘋果皮”的山寨品,更新換代更快,賣得也更好。情勢急轉直下。他賣掉了車子和房子,砸下全部積累推出“蘋果皮”系列的新品,比如擁有藍芽功能的“新蘋果皮”。然而,孤獨研發的腳步跟不上市場,資金跟不上研發,最終都沒有了聲音。

回顧起來,他意識到“自己最有價值的就是這個點子”,更具金錢實力和商業經驗的廠家複製起來比自己小作坊式的生要有優勢得多。而自己“家族企業”式的管理也在支持研發和市場規划上顯得力不從心。

2012年隆冬,他的衍生科技公司虧損嚴重,潘泳和哥哥的合作走向了結束。

“蘋果皮”失敗后他消沉了一段時間,但很快“想做出點兒什麼”的願望又抑制不住了

2014年,北京盛夏,人生地不熟的潘泳一個人在烈日下走了一個小時,來到北京大學一位管理學教授的講座上。

“我是‘蘋果皮’那個潘泳,我有一個新項目,想向您請教。”課后,他拿本子擠進了教授身邊的人群。

新項目與大二那年冬天的奇怪發明有關:鼻子動滑鼠。寒冷的冬天,躺在被窩裏看電腦是無數宅男宅女的夢想,潘泳則落實了它。他把台式機的顯示屏掛在臉上方,一抬眼睛就能看到。躺操作滑鼠則成了難題。如果能通過攝像頭捕捉鼻子的動作,手都不用出被窩,動動鼻子就可以移動光標就好了。他從網上找到了解決思路:特徵識別和動作捕捉技術,並找到了幾個共同興趣的研究生一起努力。最終,這個想法得到了實現,然而功能很不穩定。

“蘋果皮”失敗以后,這個河南小伙兒消沉了一段時間。但很快,“想做出點兒什麼”的願望又抑制不住了。他撿起了這個被擱置的點子。

這一次,沒有邀請親戚朋友加入團隊,他轉向了線上的伙伴。那幾位研究生已經是科研單位和互聯網公司的骨幹,潘泳:“加入我吧,我們來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2014年8月,潘泳團隊帶“臉”應用,獲得了松山湖影視設計創意大賽的一等。開應用,對手機攝像頭話,表情和聲音一同被捕捉,並可以被各種不動漫形象再現。

潘泳是衝著獎金去的,他不能再吃資金短缺的虧了。這次大賽打開了他的眼界。現場的從業者感覺到,“臉”可以廣泛應用於動漫業。由真人扮演動漫角色,技術捕捉表情動作,更低門檻地製作動漫品。

在北京,他盡可能地聯繫可能給自己商業思路上有所幫助的人。那位講座的教授對他的項目很感興趣,為他提供了北京大學科技園的一處辦公場所,近距離為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專科生總裁帶海歸博士、從科研院辭職的碩士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2014年年底,一款名為“漫聊神器”的應用上線。使用者可以通過時下流行的暴走漫形象傳遞語音信息和自己的臉部表情。

這款應用是潘泳團隊的最新作品。廣東佳士樂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潘泳出任公司總裁,不到一個月就獲得了1000萬元天使投資。在北京大學創業園的一間辦公室裏,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專科生總裁帶海歸博士、從科研院辭職的碩士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他們各是一方面的專家,我是門門通。”潘泳笑。他至今仍保持逛論壇和看論文的習慣——技術發展太快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放心。有些時候,“土辦法”也能低成本地發揮作用。為了建立特徵識別的資料庫,他們幾個連夜加班,搜索存儲千萬張嘴巴千萬雙眼睛,打上標籤,包括《萬萬沒想到》每一集的截圖。

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裏審核超過了3周,錯過了最易傳播的時期。然而潘泳在吸取教訓的同時並沒有特別遺憾。這款品只是技術的試水,他現在想得更多了。

與應用同步推進的還有對於動作和特徵捕捉識別的解決方案。扮演者們穿上特殊的設備,即可在綠幕前扮演動漫角色。

“我們不賣設備。”潘泳擺擺手,“這一次,不能像過去一樣,做來一單就賺一單的錢的事兒了。”他們出售的是針對每個動漫項目的整體解決方案,較國外品更加實惠。

曾經愛玩愛捯飭的少年,如今無名指帶婚戒,即將成為父親。他感覺到自己的成長,像個“老闆”了;也清楚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商業上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團隊正在招兵買馬,創業似乎是可以持續一生的事業。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