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零負評學者 善溝通協調

台灣銀行家 2024-06-05 14:51

撰文:董雅薇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 開創金融監理新可能

財經內閣 5 月 20 日喜迎新氣象,由政大商學院副院長暨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接掌金管會主委,在產學界人緣極佳的彭金隆,以腦袋靈活、善於溝通協調著稱,掌理資產達數十兆元的金融保險業後,如何領頭為產業興利、促動金融科技創新浪潮並協助政府阻擋詐騙,將金融業打造為台灣新一座護國神山,業界懷抱高度期待。

與此同時,我國保險業將於 2026 年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17 號公報(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2.0),老牌壽險公司多背負高利率保單的沉重歷史包袱,金管會已釋出在地化及過渡性措施,引導業界接軌國際,漸進強化財務體質,惟隨外在環境變化,亦有壽險業主張接軌勿一體適用並盼拉長過渡期,如何兼顧監理本質並傾聽業界需求,皆考驗彭金隆的政策智慧。

在新總統賴清德推進金融科技發展、將台灣打造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金融政策願景下,1965 年次、年僅 59 歲的彭金隆銜命接下金管會主委重責,5 月 20 日走馬上任,宣告台灣金融監理正式進入嶄新的一頁。

諄諄教誨的彭老師擁有極佳人緣

彭金隆畢業自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博士皆於政大攻讀,為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企業管理學系博士。早年曾任公務員的彭金隆,2003 年正式進入學術圈,先後於實踐大學及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任教,執掌教鞭迄今 21 年,亦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為相當知名的保險學者。

在指導學生眼裡,彭金隆授課輕鬆活潑,會將複雜的保險觀念化繁為簡,協助學生理解。閒暇時的彭金隆熱愛爬山及照顧菜園,作為紓解壓力管道,當學生遇到課業或生活上解不開的難題,向彭金隆求教,彭金隆也會帶著一群學生一起在路上聊天散步,發揮為人師的智慧,深受學子愛戴。

彭金隆一般以保險學者身分為外界熟知,但他並非關在象牙塔中的學者,彭金隆過往時常受邀於報刊專欄發表觀點,與媒體交流深,亦為壽險公會政策小組成員之一,嫻熟時下監理政策,更曾任臺銀人壽、宏泰人壽、台灣人壽及中信產險等多家保險公司獨立董事,保險業界對彭金隆不僅不陌生,還因彭金隆脾氣溫和、腦筋靈活,善於凝聚各方共識,在壽險圈擁有極佳人緣。

接任金管會主委一職挑戰多

保險業面對匯率及利率急遽變化,近年經營環境趨於險峻,沉重外匯避險成本亟待監理機關協助解套,又逢進入接軌國際新制關鍵期,在 2026 年前,壽險業強化資本挑戰嚴峻,根據壽險業界試算,為順利接軌,增資金額恐上看數千億元,大股東壓力不輕。

監理機關決策方向,將牽動全體保險業能否於 2026 年順利接軌 IFRS17 及 ICS,面對熟悉保險產業脈動的新主委,保險業界猶如吃下定心丸,多看好彭金隆上任後,能就審慎監理與業界發展取得平衡。

現行金管會以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作為評估保險業清償能力的二大指標,惟 2022 年美國罕見展開暴力升息,國內壽險業面臨空前淨值危機,甚至有大型壽險公司自結淨值比一度轉為負值,最終透過金融資產重分類解決困境。壽險業界當時一度提出,希望檢討淨值比是否應繼續作為監理指標。

當時金管會認為,國內自 2019 年起剛推動修法,2020 年起正式將淨值比納入保險業清償能力指標中,且 3% 並非很高的標準,並無調整該指標的必要性。不過,當時彭金隆曾撰文發表看法,認為 2026 年起資本適足率指標將自現行的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RBC)接軌至 ICS,淨值比標準同步出現檢討空間,甚至可適時評估退場機制。在彭金隆接任金管會首長職務後,未來保險業清償能力雙指標是否可能因應大環境變化有所調整,也受壽險業界高度關注

身段柔軟願意傾聽產業界的聲音

在彭金隆上任前,曾低調走訪金融周邊單位,並先後拜會 11 家金融業公會及 15 家金控業代表,第一線傾聽產業聲音。金融圈私下贊許,彭金隆身段軟、將姿態放得低,未因成為準監理機關首長出現距離感,讓業者下情有直接上達的機會。彭金隆在會議上,也請業者提出建言的同時,告訴他事情涉及的法律抑或法規,進而判斷處理的容易性及輕重緩急,亦顯現彭金隆條理分明,絲毫不狀況外,就任後可望立即接上軌道。

前金管會官員觀察,彭金隆在轉戰學術圈前,早年在公部門服務過,為前財政部保險司專員,亦曾任前財政部長邱正雄秘書,在當年編訂金控法過程,彭金隆參與頗深,有其深厚專業,並非金融產業門外漢,且待人和善、處事圓融,彭金隆接下金管會主委重任後,不僅能在保險專業發揮所長,如何接手處理敏感的金控大股東不當干政議題,細緻滿足監理需求並平衡業界反彈聲浪,亦格外受矚目。

金融監理事務經緯萬端,彭金隆掌理範疇除了保險業、金控及銀行業,亦涵蓋電子支付業、證券期貨業、投信投顧業等或大或小的金融業別,近年虛擬資產及 P2P 借貸產業崛起,金管會也被期許承擔更大責任,顯示新金管會從過往就所轄管金融機構別進行監理外,必須展現新思維,善用新的市場及行為監理模式,讓融資租賃業及虛擬資產等新興產業有正向發展的契機,亦能藉此協助政府,阻絕網路借貸及虛擬貨幣成為詐騙利用的管道。

總統賴清德在選前擘畫金融政見,包括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發展中心、成就亞洲永續金融典範、讓金融業做中小企業後盾、讓普惠金融成為安定社會力量,並將建設金融發展重中之重的資安,期許將我國金融業打造為新的護國神山。金融圈解讀,賴總統的宣示將新執政團隊對金融產業的重視度提高至新一層次,可望促進金融產業加速創新及興利。

近年金融監理沙盒陷入無人問津的狀態,此現象不僅發生在台灣,亞洲如南韓、日本等,亦陷入監理沙盒或業務試辦機制申請案驟減的困境,背後主因在於,監理沙盒無論對監理機關或對業者而言,測試成本相對都太高昂。

為推進金融創新,金管會近年不乏嘗試大破大立的作為,如政策面先後決議開放純網路銀行及純網路保險公司,但前者至今未有業者擺脫虧損,後者則未有業者提案順利說服金管會、取得執照。彭金隆就任後,如何在過往金管會建立的基礎上,進一步協助純網銀找利基,同時思考解方讓金融創新再邁步,讓外界看見台灣傳統金融業激盪出新思維,將是一大考驗。

金管會職司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業發展、監督、管理及檢查,適時回應業界期待有助監理機關與產業維持正向關係,但維繫高標準且一致的監理紀律,才能取得金融業信任。在外在環境變化下,金融產業不時出現各式各樣的訴求與難題,也讓金管會主委一職面對的決策考驗特別艱鉅。

專業度及溝通力齊備 期待開創金融新局

彭金隆專業度及溝通力齊備,不僅在產學界零負評,過往對監理方向獻策,皆可見其對金融創新與開放多有研究,讓外界對金融創新的開展寄予厚望。雖「彭教授」轉換為「彭主委」,勢必有難以面面俱到的時刻,但如彭金隆過往協助公會撰寫政策建言時,善於找出各方最大的共識,未來在業界期許與監理原則間,亦可望從困境找出突破點,開創金融新局。

不過,除了領頭為金融產業興利除弊外,近年金融產業面臨社群新媒體興起、詐騙頻傳等新興風險,金管會除了必須有作為,同時還得「接地氣」,才能讓社會對金融施政真正有感。

新金管會如何強化金融業風險控管職能,跨部會推進金融阻詐,並針對時下雨後春筍般湧現的財經 KOL(Key Opinion Leader),強化國人、尤其年輕族群金融素養,避免因社群效應陷入一窩蜂投資現象,將是彭金隆主導的新金管會重要考題,亦將是市井小民對金融施政能否直接有感,最關鍵的一道題目。(本文作者為現任媒體記者,長期深耕金融領域)

來源:《台灣銀行家》17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