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奪巴格達門戶 伊拉克集結民兵抗亂 伊朗伸援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20 09:53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佔據伊拉克近半江山,周日(17日)更取得近年半來最大勝利,奪取被視為「首都門戶」、距巴格達110公里的拉馬迪。美國承認拉馬迪失陷是挫敗,華府消息指沙塵暴成為ISIS致勝關鍵。專家與官員警告,ISIS可能圖謀在下月攻打首都巴格達。為堵ISIS來犯,伊拉克政府軍及什葉派民兵向拉馬迪東部集結。分析指出,美國忌諱伊朗扶助的什葉派民兵參與對抗ISIS,不過伊拉克面臨強敵下別無選擇。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ISIS上周四(14日)晚間開始對拉馬迪發起猛攻,至周日全面奪城。約有500名軍警和平民在ISIS進攻戰中喪生,另有2.5萬人逃亡,有人逃至巴格達外圍卻被拒諸門外。
《紐約時報》昨引述多名現任與前任美國官員稱,ISIS趁沙塵暴發起總攻。沙暴妨礙美軍為首的空襲行動,ISIS則趁有利天時發動多宗自殺式汽車炸彈,摧毁政府軍防線。到沙塵暴消退,ISIS與伊拉克軍隊已短兵相接且佔據上風,聯軍戰機則因難分敵我,無法施展有效空襲助伊軍退敵。美伊官員稱,ISIS今年初已曾借助沙塵暴突擊伊拉克庫爾德族武裝,但戰果遠不及對拉馬迪的攻擊。
拉馬迪陷落是伊拉克政府自去年6月失掉摩蘇爾之後最大挫敗,足以改變伊、敘政治和軍事版圖。ISIS今年初失掉提克里特又不能重奪敘國重鎮科巴尼,拉馬迪戰役令其重奪優勢。
ISIS入城後斬殺拒降的警察及什葉派平民,街道旁可見有燃燒的屍體。原本守衛拉馬迪的伊拉克精銳部隊敗走,沿途拋棄悍馬軍車和火炮等重型軍備。當地記者奧馬爾說,ISIS入城後驅趕平民,大叫「出去!我們不需要你!」。他怪責巴格達救援不力,以致拉馬迪失守﹕「我們已向巴格達求救一年半。」
美國白宮發言人舒爾茨周一(18日)承認拉馬迪失守是打擊ISIS行動的一個「挫折」。舒爾茨淡化衝擊,稱美國將幫助伊軍奪回城市,又強調針對ISIS的軍事行動會有「低潮和高潮」,白宮目前沒有考慮採取新戰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亦承認拉馬迪失陷是挫敗。一名美國官員對路透社明言,美方無意派地面部隊,「終究來說,還是要伊拉克人自己防衛」。
外界認為,巴格達政府籌碼不多,只好冒着得失美國和邊緣化遜尼派的風險,派遣被指與伊朗有聯繫的什葉派民兵組織「Hashd Shaabi」上前線抗擊ISIS。伊朗官員已向巴格達政府表示隨時準備支援,不過美國表明不會向有伊朗參與的部隊提供空襲和情報支援。
伊拉克總統幕僚長侯塞因憂慮,ISIS下一步可能奪取有大量武器的阿薩德(al-Assad)軍事基地,或者攻佔控制幼發拉底河水位的哈迪塞水壩。位於拉馬迪以東約110公里的首都巴格達亦岌岌可危。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稱,ISIS目前控制的領土覆蓋伊拉克和敘利亞各1/3國土,面積已明顯大於以色列或黎巴嫩,控制區居民人口約460萬,多於新西蘭等國。(接下頁)
[NT:PAGE=$]
雖然美國轟炸ISIS已有9個月,可是拉馬迪陷落反映單靠伊拉克政府軍實力有限,難委以重任。分析指出,問題癥結在於伊拉克什葉派跟遜尼派互相猜疑,政府未能說服遜尼派並肩作戰。伊拉克政府現號召什葉派民兵重奪拉馬迪,只會進一步惹遜尼派猜疑。美國官員憂心什葉派民兵會加深伊拉克教派分裂,增加伊朗影響力。
伊拉克號稱有37.5萬大軍,可是前總理馬利基施政不公,令教派猜忌加深,軍隊實力大減,政府要依賴什葉派民兵。伊拉克部隊3月重奪提克里特一役,很大程度上便是靠什葉派民兵。馬利基去年下台,新政府雖承諾改革,但仍未促成團結。遜尼派對什葉派主導的政府仍不信任。政府如今呼籲什葉派民兵重奪位於遜尼派勢力範圍的拉馬迪,可能再惹遜尼派猜疑。拉馬迪陷落後,已有遜尼派投訴政府沒提供軍備。
路透社引述華府匿名官員稱,華府對倚賴什葉派民兵有分歧,部分官員擔心伊朗區內影響力擴大,亦有官員擔心加深伊拉克分裂,憂慮會予ISIS口實挑撥離間,增加遜尼派離心。遜尼派不滿伊拉克政府正是ISIS最初得以滲透伊拉克的一大理由。在不少當地遜尼派眼中,什葉派民兵並不比ISIS安全。
美軍上周出動特種部隊,殺死ISIS一名身處敘利亞高層,不過專家質疑用這種斬首行動打擊ISIS的成效。不少分析指出,令遜尼派不再覺得被邊緣化、跟伊拉克政府並肩作戰,才是對付ISIS的關鍵。伊拉克政府已投入10億計美元為政府軍加強武裝,卻沒花工夫促成政治和解。伊拉克政府高級顧問馬基(Alaa Makki)說:「若沒政治協議,我們投入多少部隊及武器都是枉然。」
拉馬迪陷落後,伊朗國防部長德甘(Hossein Dehghan)周一訪問巴格達,跟伊拉克國防部長會談。伊朗除了在伊拉克擴大影響力外,其在中東勢力鞏固引起一些專家擔心,可能會令中東更混亂。
美國下月底預料將跟伊朗就核問題達成協議,此舉早已引起區內遜尼派國家憂慮,美國雖大派定心丸仍未能說服其阿拉伯盟友。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周日引述華府高官稱,沙特計劃從巴基斯坦取得核武,此舉恐令土耳其、埃及等國仿效,在中東引發核武競賽。
報導稱,多個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憂慮美國與伊朗關係解凍後,伊朗會研發核彈,威脅地區安全。沙特較早時已警告伊朗核協議將觸發區內核擴散,情報部門前負責人費薩爾王子上月曾說:「伊朗有的(核武),我們也會有。」
伊朗海軍在波斯灣的舉動亦引起區內國家關注,較早前伊朗軍隊向一艘掛上新加坡國旗的油輪開火。沙特跟伊朗目前還在葉門暗戰。沙特空襲葉門的什葉派「胡塞」武裝,外界一直猜測該組織獲伊朗支持。沙特已封鎖葉門港口,但伊朗派出聲稱載有藥物糧食的救援船前往葉門,並聲言不允許交戰方上船搜查。救援船預料會在當地時間周四抵達目的地。(接下頁)
[NT:PAGE=$]
香港《文匯報》「環球點評」分析,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年2月曾表示,美軍打擊「伊斯蘭國」(ISIS)取得成效,形容ISIS正處於「捱打狀態」及「即將敗北」。僅3個月後的今天,ISIS攻陷伊拉克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不僅是摑了歐巴馬一記響亮的耳光,亦反映美國「有限度介入」方針的短版。
美國去年介入伊拉克和敘利亞戰事以來,一直只靠空襲,拒派地面部隊,主要考慮有三:一是汲取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教訓,認為必須由伊政府軍主導作戰,才有望長期穩定局勢;二是擔心派兵介入會得失沙特阿拉伯等遜尼派盟友,並進一步激起伊遜尼派民眾反感;三是美國人厭戰情緒高漲,不想再被捲入戰爭。不過現在看來,山姆大叔在這三方面都出現誤判。
在去年的連場戰役中,伊軍被打得潰不成軍,ISIS攻城掠地如入無人之境。美國介入後積極訓練伊軍,又提供大量武器和軍備,但桐油埕始終是裝桐油,伊軍積弱非一時三刻所能扭轉。拉馬迪一役中,再次見到伊軍在ISIS面前力不從心,更被搶走大量美軍提供的裝備,無論士氣或軍力上都大受打擊。
另一方面,華府堅持「有限度介入」,對敘利亞又舉棋不定,難免被區內盟友質疑其打擊ISIS的決心,更遑論說服伊遜尼派把性命交託給伊政府,一同對抗ISIS。據報獲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正前往安巴爾,準備奪回拉馬迪,但安巴爾素來是伊遜尼派的心臟地帶,什葉派民兵在當地不受歡迎的程度,未必低於ISIS。
歐巴馬上任以來致力推動美軍從阿、伊兩國抽身,不難理解他極力避免美國再捲入泥潭中,但美軍去年「有限度介入」至今,局勢未見有顯著好轉,繼續糾纏下去只會令伊拉克蒙受更多傷亡,美軍亦只會愈踩愈深。
另有分析指,歐巴馬堅持「有限度介入」是有意採取拖字訣,不求解決ISIS,只求不讓情況惡化,把炸彈交給下一任總統處理。然而最近ISIS勢力範圍急劇擴張,更傳出成員利用難民船潛入歐洲,歐巴馬若再猶豫不決,炸彈未必等得及他卸任之時。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