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和潘石屹宣佈創新工場和SOHO 3Q正式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30 07:57
新浪科技訊 4月29日晚間消息,在下午的潘談會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和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為大家做了創業的相關分享。之后,他們共同宣佈SOHO 3Q和創新工場正式合作。
所謂SOHO 3Q和創新工場合作,就是創新工場的學院到SOHO 3Q,有特殊的這塊;創新工場的導師定期去3Q開課;3Q 辦公的公司會向創新工場輸送,潘石屹和王功權等3Q的老師,也會去創新工場,而且為創新工場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場地。
此外,潘石屹還提到,SOHO 3Q在上海將於6月9日正式開業。
以下是訪談的內容精選:
談創業合伙人
李開復:如果大家有一個最終夢想,就像我們看待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裏面,幾個創始人,其實彼此這種、吵,不同意,摔椅子,聽是摔的旁邊這個房間的椅子,都曾發生,但是他們的理想就是中國的強大,還有走下去的必要性,讓他們結合在一起,讓他們創造這個奇跡。
潘石屹:我們做任何事情,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是要把大家聯合在一起,每一個人的能力、每一個人的聰明程度、智慧程度可能都會不一樣。可是最重要的基礎是要相互之間信任,只有信任才可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我現在看到有好多的失敗,不是因為項目的問題,不是因為發展方向的問題,是合伙人之間不夠信任。這種不夠信任實際上跟自私這些東西有很大關係。我覺得創業的時候,這是最大的困難。
在創業的過程中,無論是夫妻也好,合作伙伴也好,他的能力、性格有差異性是特別重要的。從我們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后,我們的公司就越辦越好,家庭也越來越好,一直到最后公司上市,發展到今天,我覺得這還是一個觀念,一念之差。有的時候你看是一個特別負面的事情,覺得這個怎麼都不理解我,結果回過頭來看,實際上這種差異性、互補是一種基礎。
談萬創業
李開復:第一,大部分想的創業就是Facebook、百度、小魚等等這樣高科技頂尖創業,這種創業對經濟是最有價值的,因為它一個公司能夠生一個非線性的爆發的成長,也是大家心中最想做,最嚮往的。這一類的創業坦誠的,真的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甚至一千個人裏面只有一個人能夠做。
真的不能把每個創業都想成高科技創業,另外999個人想做點,可能裏面有500個人就業就可以,另外499個有什麼機會呢?其實整個社會都在變革,都在提升,我們可以看到今天我們如果廣義一點把每一個參與共享經濟,每一個個體戶都當做一個創業者,我覺得這個其實就一定程度達到了一個真的是大創業的目標,我們要清晰的劃分這種高科技創業跟自己自力更生,賺點錢的區別,甚至可以誇張,也許你可以做得更大。
因為這種創業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獨立、自信,執行力,碰到挫折,當做學習的經驗,不斷磨合、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能夠碰到有這麼大的抗壓能力、學習能力、執行能力的人真的是千里挑一的,我們認為這些是最核心的素質。就是它有非常強的核心,有幾個素質,一個是非常強大的執行能力,這是其一。
第二,對品、用戶很深刻的理解;第三,能夠學會專注,不要變成一個聰明人把問題想得太大,太多;最后還是有很強的領導力,可以把這個凝聚在一起。
重新創業的行業選擇
潘石屹:如果是我今天還年輕,趕上這個時代,我覺得我應該去做網上教育,網上教育是最好的,它對人是真正的變化。建的房子多少,其實對這個社會的影響並不大,只有人的變化,人自身的變化才是這個社會最根本的變化。
李開復:其實我覺得我從年輕的時候一直到今天都對科技還是抱特殊的夢想,所以我從小一直確定要做科學家、工程師,這個是一直不改變的。只是年紀大了以后,我的感覺就是真的有一批人從骨子裏就是創業者,我自己真的是一個工程師出身,也許職業經理人,但是我並不覺得我是一個骨子裏就有狼性的創業者。所以年紀稍微大了一點以后,也許到了35歲以上,我覺得給世界最大改變的人就是創業者,我們這些不見得適合做創業者的人應該做服務創業者。所以我會20多歲繼續做我的工程師,30多歲開始服務創業者。
談大學生創業
李開復:是有相當少數的存在一批畢業就可以創業的年輕人,這點是中國特別特殊,因為在整個世界上,除了美國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畢業創業還有甚至於輟學創業,從微軟到臉書,中國為什麼沒有?我覺得在中國會有。我們在創新工廠當中看到越來越年輕的人,我們覺得30多歲是黃金創業者,有經驗,現在平均年齡從5年前的31歲跌到27歲,27歲是一個平均值,最年輕有21歲年輕的創業者,剛畢業21、22歲我們都有投。
現在中國環境已經成長這麼多年了,有一批大學畢業生,他們讀大學的時候在試打工,試創業,到創業公司做暑期工,自己做點小項目,在學校的孵化器裏面做點事情,畢業的時候其實已經有經驗了,已經參與過了。所以我覺得今天的大學生,個人應該知道自己是不是符合這個少數的需求,但是我不會再大學生都不要畢業就創業了,有那麼一小批是有天生的基因跟積累、經驗是可以這麼做的。
潘石屹:有好多創業的都是大學沒畢業,像比爾?蓋茲等等,但是我的觀點還是要把學業完成。像比爾?蓋茲這樣的都是天才,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話,還是要來一步一步的,在該上學的時候讀書的時候,還是要好好的去讀書。至於創業啊,這個以后還有大把的時間。
談VC看項目
李開復:其實整個投資的結構就是你都要36個月以后希望看到上市,其實我覺得整個VC的行規並不是希望一次到位的,整個VC的行規是怎麼能夠讓你描述一個階段性的目標,給你足夠的資金達到這個目標。這個目標通常是一年到一年半之內的目標。這個好處就是希望投資人在不斷估值滾動、成長的時候繼續介入,一輪一輪獲得融資,這個是人類過去100年經過很多智慧累計的融資方式。當然有這個缺點,可能讓人更短視,只看18個月。但是它確實的是沒有更好的模式存在。
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們應該接受這個游戲規則,不要把什麼事講得太遠,太宏偉,讓人家不知道我錢進去會發生什麼。如果你能把你的業務切分成18個月一格的,下面我要做ABC,18個月之內我回答道一個用戶接受或者解決什麼科學的問題,或者多少用戶量,或者能賣出多少,或者是有多少人使用等等的,給自己一個階段性的目標,確認這個目標值超過你現在要求的估值,我覺得投資人可能更能接受這種符合游戲規則的一種感覺。你覺得我們這個三五年以后能上市,他們可能比較難接受。
談社會責任感
潘石屹:創業者先把你的業創好,這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感。因為跟一些成熟的大企業不一樣,所以我覺得盡量能把投資人投給你們的錢,每一分錢都合理的用到地方,你們創業這個項目也好,提供的服務也好,能夠給這個社會提供一些有用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這可能就是第一步,最大的社會責任。等你們創業成功了,公司辦大了,其實關注的社會責任的問題特別多,教育的問題,環境的問題,這我覺得是第二步。
大家應該做的就是改變這個社會,推動這個社會進步,讓我們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就是年輕人掌握互聯網的武器,去創業。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千方百計的支持大家。這個世界真正變的力量就是創業的力量,就是在座的各位,再加上互聯網的技術。
李開復:在有些特定的行業裏,也許你可以在創業的過程中把你的品在不虧損的前提之下生一些社會的價值。但是自己都拿別人錢,風險這麼大,把錢捐出去,這個投資人可能會比較難平衡兩邊的期望值。但是一些正面的工作對於一些員工也是可以提升他們的士氣,覺得做的事情有價值。就是花一些時間做一些雙贏的事,捐贈可能是要有一點利潤才能做的事情。
有一個外國公司我特別認可,他做的方式就是他把他的1%的利潤全部捐贈出來,全球都比較少這樣的例子,不排除做這一類的事情,因為1%不會嚴重的影響你的融資、成長,但是1%怎麼用,也可以千分之一,每個企業可以自己判斷一下。(張麗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