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個性財政部長的地方債藥方是“圍魏救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31 08:25


中國個性財政部長的地方債藥方是“圍魏救趙”
中國個性財政部長的地方債藥方是“圍魏救趙”

在本月初的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樓繼偉表示,雖然《預演算法》修訂之前,不允許地方舉債,但事實是債務的確在不斷產生,必須想辦法解決,怨天尤人沒有用。評論人士葉檀提出了獨到見解,她指出,認為中國地方債會崩盤的人會失望,大規模的債務置換是他們沒有想到的辦法,並且三十年的改革留下一大堆能源、金融、股票、土地等各種資產。再加上改革預演算法,發行地方一般債與專項債,以及盤活各種資產,其中的空間極其廣闊。對此,財政部長最清楚。所以,他才會提出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才會大力強調“不救助”。


個性財政部長破解地方債僵局,用的是“圍魏救趙”的辦法。

這位直率的部長首先承認地方債存在的事實,在本月初的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樓繼偉表示,雖然《預演算法》修訂之前,不允許地方舉債,但事實是債務的確在不斷產生,必須想辦法解決,怨天尤人沒有用。但在所有的場合他都派發了一枚定心丸,指出債務是可控的。雖然這位部長的個性有時並不討人喜歡,但基本說的是大家聽得懂的話,而不是云里霧里的官話套話。

2013年審計署公開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的地方債務審計情況,地方負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達10.9萬億元。財政部對這次審計后一年半以來地方的存量債務做了一次統計,在記者會上樓繼偉表示,“正在審核”,並表揚記者把政府的心理摸得很準,地方是多報還是少報大有講究。審核結束之后,財政部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地方債務確切的數據到底有多少,需要地方上報、匯兌與審核。在一家表面強權、一度各自為政經濟體中,即使財政部想摸清地方債的真實家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目前的辦法來看,是把現有的地方債切分為兩部分,采用不同的解決方式。

一方面,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市場起來了,債務也就解決了,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

比如,把有一定收益或者可以改造成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的項目,以市場化的方式解決,讓企業去做,或者政府與企業合作。收費不足則由政府給予適度的補貼,轉為所謂“ppp模式”,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和經營基礎設施包括其他事業的方式。這部分財政不兜底,轉為徹底的企業債,由市場去定價。

在3月27日的博鰲論壇上,樓繼偉先生又提出另一個辦法:出售資產,各地編制資產負債表。按他的話講:“負債非常簡單,欠人家多少錢記就可以了。但是數數你的東西值多少錢?這是比較難了,核心問題是資產的評估。中國這是一個難事也是一個好事,難事是中國政府的資產規模太大了,所以評估很難,因為我知道大部分的其他的國家政府負資產,中國政府有大量的正資產”,“為什么我們說不救呢?國務院43號檔案明確說了,地方可以處置資產,因為你有正的資產,當債真還不上的時候處置資產可以用來還債”。

政府有如此大量的正資產,卻不愿意出售,或者出售很少一部分,卻把垃圾說成黃金抬高資產價格從中漁利;或者把一個資產比如同一塊地來回賣,同樣的資產出售幾次,這種盤剝不大說得過去,等而下之則是大發貨幣讓所有的人承擔貨幣貶值的痛苦,悄悄賴帳。從這個角度說,如果決定征收物業稅,而在土地使用期到期后繼續讓商品住宅、商業住宅的擁有者花一大筆土地租金,再獲得70年或者50年使用權,實在是貪婪過度。

出售資產一度是禁區,動輒牽涉到國有資產流失,動輒有不規範操作。當初山西煤炭資產出售過程中的血腥與腐敗,有的地方到了動槍動刀的程度。但這話從樓繼偉嘴里說出來不奇怪,他做的就是財政大管家的活,保證不破產。如果出售資產或者降低資產規模變小,通常而言,債務也將相應下降。至於出售過程中的腐敗,有中紀委、有法律在。

有現金流的項目直接市場化由企業經營,一半的債務問題也就解決了。再加上出售龐大的資產,一大半的地方債務就解決了,並且盤活了——現在不是地方債能不能償還的問題,而是頭腦夠不夠開放,改革的步伐邁得有多快。

另一方面,對於地方政府負有直接償還責任、或者公益性項目,打開前門,修訂《預演算法》后允許地方政府通過一定程式發債,2015年預算安排的地方財政5000億,這是新債,解決不了到期地方債本息償付。

解決的辦法是債務置換,這是今年財政大手筆,曾經因為中國版qe的質疑引起軒然大波。今年兩會上,樓繼偉表示,對一部分完全公益性的平臺借的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財政部承認舊債,已經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對一些歷史債務予以承認,通過發債替換原來的平臺債務,這樣可以使債息降下來。

萬億地方債置換令人矚目也令人側目,這實際上是債務展期,同步置換,用低息債替代高息債,為地方政府減負。置換之后,全國地方政府一年總共可減少400億至500億元的利息負擔。

以往地方平臺債走企業債頻道,定價按照企業信用而不是政府信用,現在回歸不會破產的政府信用,利率自然下降。另一些頻道利率更可觀,根據財政部資料,2012年地方政府借助企業信用通過融資平臺公司發行企業債等融資年化利率達8%,通過“影子銀行”等融資成本更高,如信托融資的年化成本大多在10%以上(最高24.4%)。政府回購融資年化綜合成本大多在20%以上(最高42.4%),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居然借高利貸飲鴆止渴,也算得上財政上的一個笑話。

現在各歸各位,各找各家,是地方債的回到地方債,是企業債的回到企業債。實際上,面對大規模債務的樓繼偉有點像個裱糊匠,這個裱糊匠的日子比李鴻章好過,不至於在大廈將傾時再去裱糊。他參與建立新財政體制,透明剛性預算、法治稅收是政府的兩根頂梁柱,決定了大廈是不是會坍塌。顯然,樓繼偉對財政、債務這根柱子,還是有信心的。

印象很深,在某個小型聚會上,有個地方發改委的朋友說:“到發改委之前以為債務是三個鍋子一個蓋,去了后才知道,原來是五個鍋子一個蓋。”此后他離開了發改委,怕嚇著。

地方債務不會崩潰還有理由,樓繼偉表示,“(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額度)第一步1萬億,后面看第二步地方政府自己發債的情況,然后才敢說有沒有第二個1萬億”,如果情況緊急第二個1萬億也會推出。

認為中國地方債會崩盤的人會失望,大規模的債務置換是他們沒有想到的辦法,並且三十年的改革留下一大堆能源、金融、股票、土地等各種資產。再加上改革預演算法,發行地方一般債與專項債,以及盤活各種資產,其中的空間極其廣闊。對此,財政部長最清楚。所以,他才會提出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才會大力強調“不救助”。

一個改革派官員解決局部財政危機,動用了發債、換債辦法;地方使用了產業基金等辦法。但讓人最心儀的出售資產卻未大規模推出,政府通過證券貨幣市場控制資產的力量還有待提升。這就不是財政部長能說了算的了。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