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從機器換人到智能工廠還有多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27 09:23


■關鍵詞

車間革命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累計減少近16.3萬人,全員勞動生率提高約20%——這組數據是中山實施“機器換人”三年來所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礎上,中山還提出要確保到2017年,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增速高於全省50%的目標,規上企業累計開展技術改造達80%以上。

當下,轟轟烈烈的“機器換人”正在中山的大中小企業快速推進。政府也通過持續的優惠政策和扶持資金,鼓勵企業改變傳統模式,通過改進技術節省用工成本。在勞動密集型業長期出現用工緊缺、無法繼續依賴人口紅利的今天,用機器來替代人力工作顯得相當迫切。

不過,現階段能夠做到整個生流程或者生車間智能化的企業並不多,“機器換人”也僅限於某些工序與環節,流程智能化的美好願景仍有距離。在技術改造方面,對於剛起步的中山而言,從鼓勵“機器換人”到推進“機器人”進車間,仍需不斷深化、完善扶持政策,以技術改造鞏固、升級工業根基。

●南方日報記者 孫嘉琳

機器兩年“換走”16萬工人

據市經信局統計,自中山市政府2012年9月出台《關於促進企業減員增效的實施意見》以來,全市3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通過“機器換人”等節員增效措施,節約用工16.3萬人,勞動生率提升23.3%。

順應製造業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潮流,近年來從政府到企業都加大了對“機器換人”的投入,以提高生效率和品附加值。

上述《意見》提出,中山要“力爭到2015年底,全市開展技術改造規模上企業達90%以上,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8%以上;工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率達到90%以上,企業生管理科學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明顯提高;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率達到23萬元/人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萬元工資出率年均提高10%以上”。去年底,市政府再次出台重要政策檔案,配合省政府3年75億元的技改扶持資金,未來三年將拿出6億元扶持企業技術改造,“機器換人”項目被列入重點扶持範疇。

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薛曉峰與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在多個場合都強調了技改對中山傳統業升級的重要性。在今年的中山市“兩會”上,“打響工業大會戰”成為熱點議題,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創新驅動、技術改造成為最重要的手段。市委常委、火炬區黨工委書記、翠亨新區黨工委書記侯奕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省裏和市裏都在推動技術改造工作,通過‘機器換人’的途徑加快業轉型升級,都是打造‘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的基礎性工程,屬於信息化技術和自動化生的結合。”

“機器換人”與“騰籠換鳥”、“空間換地”、“電商換市”一同被列入“四換工程”,是中山創新生和經營模式、推進傳統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將在全球智能製造2.0、工業4.0以及再工業化的發展新趨勢中,讓中山的經濟走得更快。

本土“智造”升級傳統裝備

在生智能裝備的中山市奧美森工業有限公司生車間內,擺放一台台外形各異的機械設備。公司董事長龍曉斌表示,公司主要為空調企業製造自動化生設備,在一些細分領域已經具有全國乃至全球頂尖水平,機械手、工業機器人也是他們的強項,以訂製化生為主。

像奧美森這樣生自動化設備的企業在中山為數不少,他們是“智能製造”的另一端,專注於幫助傳統業利用自動化裝備轉型升級;他們也是中山裝備製造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技術水平甚至能在國際舞台佔有一席之地。

2012年,中山市獲批“數控一代”示範市,完善了數控裝備服務體系,建立了數字化控制機械裝備研發平台、核心零部件表面處理等平台,數控裝備企業有了蓬勃發展,松德機械、亞泰實業、宏圖精密、甘田插件等示範企業都取得了大量的創新成果,設備技術水平大幅度提升。去年中山“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沈劍等提出“中山打造百億級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和生基地”的建議,至今年底,這個想法得到了積極的回應,中山計劃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智能機器人研發和應用平台,加快成果轉換,促進相關業發展。

據中山裝備製造工業研究院介紹,這個公共平台將結合中山市專業鎮經濟發展和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需求,依托智能機器人及相關技術,通過市校聯動,營造良好的智能機器人研發及整合應用的創新環境,共同組織實施科技創新活動。

根據計劃,這個平台每年將服務企業不少於50家,獲得專利不少於200項;通過實施智能機器人整合示範應用項目,傳統業升級示範生新增值3億元,生效率提高40%以上,生一人員減少35%以上,單位品能耗降低10%以上。

專業鎮轉型走“三化融合”之路

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是“工業4.0”和再工業化的必由之路,中山的專業鎮雖然各有各的特色,但在轉型升級中都抓住了這個“機器換人”這個關鍵,走上了“三化融合”的道路。

作為全市專業鎮轉型升級的試點,大湧鎮提出了創新發展驅動轉型等“一攬子”方案,轉型升級成效逐漸顯現。據介紹,目前大湧鎮紅木企業在細化業分工、機器換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湧目前已有6000多台雕刻機。該鎮也正在培育紅木傢具裝備製造業,促進紅木傢具生智能裝備的研發應用,推動業集群配套的高端化。

為推進機器換人,提高生效率,位於大湧鎮的大自然強化地板生基地最新引進了德國溫康納短周期自動壓貼生,同時引進了德國技術和管理,建成亞洲第一條全自動化智能強化地板生,一期投資3800萬元,將實現年新增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400萬平方米的生能力,效率提高20倍,節約九成人力,線上用工僅3人就已足夠。

據大自然強化地板生基地生科科長秦自院介紹,這條生一年可生500萬平方米木地板。生數量相同的木地板,原來需要120人,如今只需要11個人,其中2人還是司機,生效率提高了20倍。去年,陳良賢一行曾深入該工廠參觀了溫康納短周期全自動生等,對其全自動化生大加讚賞,並鼓勵他們在引進的同時,加大技術和設備的自主研發力度,不斷提高自主創新水平。

除了大湧以外,小欖、古鎮、南頭等傳統製造業集聚的鎮也都在進行“機器換人”的革命。在位於小欖鎮的廣東亮迪照明有限公司的廠房裏,一個自動機器臂正不斷伸縮、翻騰,將涂料準確地噴向燈飾配件,1分鐘后,原來需要四五個工人操作的噴涂工序就完成了。像這樣的先進生,在該公司的廠房裏無處不在。

近兩年裏,該公司投資了2500萬元購進先進的生、檢測設備,生效率提升100倍,每個工序的人工由原來的20人減至2人。

案例剖析

3D打印技術助傳統業升級

3D打印技術作為近年來崛起的新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生和生活領域。在這一波3D打印引發的技術潮流中,中山的傳統業也逐步通過研發或引進全新的3D打印技術,向人工智能化領域邁進。

坦洲鎮的中山迪邁打印科技公司是中山最大的打印耗材硒鼓塑膠件製造商,2012年起開始投巨資研發3D打印技術。經過兩年多的技術攻關,目前已基本成熟,正在申請國家專利,並注冊品商標。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的3D打印機主板作業系統是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隨時可以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升級主板作業系統,從而佔據行業發展的主動權。

除了進軍3D打印領域之外,迪邁還在努力推進機器換人,對原有工藝流程、生流程進行大力技改,提高生的效能和品質量。近三年來,公司在生設備自動化項目上已投入700多萬元,主要用於注塑機械手、大功率自動吸料機、自動包裝機、流水拉、自動貼切片機、自動裝彈簧機等機械設備的引進。

中山的傳統優勢業燈飾行業也希望借3D打印“東風”。去年的古鎮燈博會上,3D打印技術就嶄露頭角。

低效率、工序複雜、時間長、損耗大、高成本是阻礙燈飾業升級的五大困難,而3D打印快速成型技術恰好能幫助照明生企業擺脫目前困境。3D打印能為燈飾行業提供專業的應用解決方案,把最新的3D打印技術運用到燈飾設計及生中來,實現燈飾品設計的創新和燈飾生製作周期及成本的縮短。

3D打印快速成型技術還可以提高製造複雜零件的能力,顯著提高新品投的一次成功率。此外,3D打印支持同步(並行)工程的實施、支持通過技術創新來改進品外觀設計,成倍降低了新品的研發成本。3D打印的快速模具製造可迅速實現單件及小批量生,使新品上市時間大大提前,促進燈飾品快速佔領市場,從而從根本上提升燈飾品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燈飾業的升級。

他山之石

佛山擁抱“工業4.0”加速邁向智造

今年1月,佛山市委“工業4.0”首次被寫入全會報告:“佛山要順應工業4.0發展趨勢,加快傳統業技術改造、‘挖潛開荒’,延伸全業鏈,向高端方向發展。”這是該市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以來,對創新驅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又一新認識和再提升。

作為珠三角最重要的製造業城市之一,佛山從政府到民間已經形成了迎接“工業4.0”的共識,對智能製造的理解也從單純的“機器換人”,上升到將大數據、雲計算引進到生流程設計、管控當中。

“創新驅動”建立現代業體系

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曾強調,製造業是佛山的根基。將“工業4.0”寫入市委全會報告印證了這一點,未來佛山依然根植製造業,並以新思路開啟變革。

目前,該市已經明確了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龍頭,以創新驅動為推力建立現代業體系。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帶的重要節點,佛山提出要構建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裝備製造業鏈,加快基地建設和業集聚,盡快達到萬億規模。和業帶上的其他城市一樣,創新能力不足是佛山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主要缺陷。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就是破解這一問題的抓手,該市還計劃重點發展一批研究院和研發中心,全面提升裝備製造企業的研發水平。

2013年初,佛山市政府發布關於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相關計劃,提出在未來5年內,市、區財政將投入不少於100億元科技專項資金,即每年20億元的財政科技經費。這些專項資金將重點支持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企業研發機構、公共創新平台建設以及學研合作、科技金融結合等。在佛山市政府的推動下,以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為代表的創新資源集聚平台也正不斷湧現。

“數字化製造”引領生變革

傢具業是佛山較有優勢的傳統製造業之一,在“工業4.0”時代,更多的中小企業更關注如何利用智能製造技術提升製造工藝、水平和效率,而傳統業對機器換人有更大更深的渴求。

在南海的維尚傢具生車間,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工具,數據成為生決策中最主要的依據,以節省原料、優化效率,同時通過局部自動化串聯成整合自動化的龐大系統,每天都在上演“機器指揮人”的獨特場景。

這座工廠裏,從研發、生到物流配送,分析訂單,優化組合,都由數據“了算”。生線上的工人只需按照顯示屏的指令調整板材位置,然后給切割后的板材貼上二維碼“身份證”就可完成一道工序。

去年,佛山電梯行業引進了第一台焊接機器人,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完成800多個步驟的焊接;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開發金屬3D打印技術,“打印”用於核電站建設的大型金屬構件;陶瓷行業龍頭鷹牌陶瓷集團正在規劃一條智能化生,投后可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柔性生……在新一輪“車間革命”中,政府、企業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