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鄧聿文:李光耀時代結束 中新關系存變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24 08:26


和訊專欄作家鄧聿文
和訊專欄作家鄧聿文

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的病情牽動輿論,媒體還一度鬧出其病逝的烏龍。作為新加坡的建國之父,把一個貧窮的國家在二、三十年里帶入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李光耀一手打造的威權體制是否會隨著他的逝去發生何種變化,不僅是新加坡也是東亞國家關注的問題。


內地和新加坡有很深關係,李光耀本人和中國三代領導人也都建立了密切友誼。因此,內地輿論對其病情也很重視。在對新加坡和李光耀的問題上,內地官方和民間形成了兩種不同評價。簡單來說,官方的看法較正面,認為新加坡對中國的意義是積極的,內地一度還想拜新加坡為師,學習其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經驗。民間的看法則復雜得多,有好的評價,但更多的是惡評。個中原因,就是把新加坡這個華人國家看做“自己人”,因此,當新加坡領導人拉攏域外國家圍堵中國時,內地民眾有種“被出賣”的感覺,厭惡之情隨之而生。

盡管中新兩國的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非常密切,但出於對內地發展不確定性的恐懼和歷史記憶,新加坡在安全上依賴美國,允許美在其領土建立軍事基地,李光耀也多次表示要引入美國來制衡中國。李是傳統均勢和遏制戰略的擁躉,他認為中國未來的走勢充滿不確定性,故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新加坡要有兩手準備,一手是搭中國經濟增長和市場的“順風車”;一手是要求東盟作為整體對付中國的挑釁,並自告奮勇引入域外國家介入南海事務。這已成為新加坡的國策,其始作俑者乃是李光耀。

例如,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希望印度在南海問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稱“印度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希望其在南海的存在和參與能強化信心和促進相互理解”;並要求中國解釋其在南海的行動以及如何遵守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黃永宏這番話大概是針對內地在南海赤瓜礁的開發。對此,外長王毅曾表示,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開展必要的建設,不針對也不影響任何人。我們不會像有的國家那樣跑到別人家里去搞“違章建筑”,也不會接受在自家院里施工的時候被人指手劃腳。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們就有權利做。

新加坡本非南海聲索當事國,但它自認為南海也事關其利益,希望施展政治與軍事影響力參與南海問題的解決,然而畢竟國力不強,故希望美印日也介入南海事務,形成對中國的制衡和牽制。從新加坡的立場看,它這樣做是正當的,中國應該理解,可在內地民眾看來,新是在引狼入室,充當“反華急先鋒”。所以,新中之間在表面的友好下也暗流涌動,難掩民間敵視之情,一旦李光耀去世,它是否會影響到兩國關係的發展,不妨拭目以待。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