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退休規劃 不要再得過且過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4-01 10:13
撰文: 林銘水
根據平面媒體與銀行所做的最新理財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國人,認為自己到退休時所累積的財富不足以應付退休後的開銷,更有大約 6 成的人對於自己人生的財富存摺感到不滿意。
問題來了,很多人都知道退休金準備很重要,不只把它掛在嘴邊,甚至放在心裡,可是卻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並沒有實際行動,以為船到橋頭真的會自然直;又或者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索性亂做一通,認為只要有理財投資就是在做退休規劃,沒有量化數字,也沒有專款專用的概念,這是很危險且不負責任的。
人總是會老,若能維持身體硬朗,快樂工作到最後一刻,在現代社會來說,幾乎可以說是完美人生。然而人生的變化卻是不可預測的,身體健康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每況越下,這是不可逆的自然法則,總有走不動、做不了的時候,又或者中途病了甚至殘了,也是不在少數。不管是自己主動退休,還是因為任何因素被迫退休,都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到那時,你是否已有足夠的存糧,可以繼續有尊嚴地活下去呢?
人不能掛無事牌,應該「晴天先積雨來糧」,未雨綢繆一番,為自己老後可能的需要及風險做好準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所謂「需要」指的是退休生活的基本需求,諸如基本生活費、休閒旅遊費及保健費用等,而所謂的「風險」是指如若身體不健康,需要額外大筆的醫療費用,甚至是長期看護費用等,這類非預期中的意外情況,應該都要事先規劃,儘早做準備。
退休生活的基本需求可以利用投資策略來達成,每個人距離退休都有數十年的準備期,只要善加利用時間+複利的效果,可達到一定的成果。另外,非預期中的意外情況也可以透過部分的保險來滿足,雖然有些保單最長只能保到 75 或 80 歲,但後面不足的地方也還有退休準備金可因應,不至於完全失去依靠。
理想的退休生活並不是高掛天空的星星,遙不可及,只是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基本上都可以利用科學量化分析,把目標金額設算出來,再透過完善的規劃來實現。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光說不練,永遠都要做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準備。
來源:《Money 錢》 2019 年 4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Money 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