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南海政策正發生新變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25 08:06
國際問題研究者丁咚在撰文中認為,中國從最初反對美軍艦和軍機航行和飛越中國主權海域,到要求美國在采取這些行動的時候遵循國際法,凸顯了中國南海政策的新變化。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最近的東亞行程中,首次以政府首腦名義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在南海主權爭議問題上的新政策立場。它們集中表現在五個倡議中。這篇政策倡議各自獨立地看,多是對過往聲明的重復,並無多少新意,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還是具有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這些倡議是在中國與東盟論壇期間發布的,選擇這個場合是有其考量的,正像五點倡議所表明的那樣,中國將南海主權爭議的協商和解決限定於在中國和有關主權爭議國家及區域組織東盟之間,排斥域外國家的介入,因此提出在這個場合而非像apec峰會那樣的場合提出中國的主張,正是中國南海政策基調的要求。
中國政府顯然希望通過這一涵蓋相關主權爭議國家的區域重要平臺,綜合表述自身在南海的政策意圖。李克強的“五點倡議”從三個層次和三個層面全面界定了中國南海政策。
所謂三個層次是指中國對待南海爭議的所依據的原則:《聯合國憲章》、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及《南海行為準則》,三個層面是中國將南海問題的解決區分為中國和南海主權爭議相關國家、中國和包括相關主權爭議國家在內的東盟、中國和域外國家及包括域外國家在內的各國。
中國從三個層次和三個層面,將政策目標落腳到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對相關主權爭議國家,要求“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對東盟,要求“磋商”和“協商”。
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以總理講話的方式,不點名要求美國行使和維護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應承諾依據國際法,承諾尊重和支援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發揮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不采取導致地區局勢緊張的行動。這些表述說明中國正在竭力避免在南海出現任何層級的武力衝突。
就在不久前,美國拉森號軍艦駛入中國南海相關島礁聲稱主權海域12海里內,隨后又派出羅斯福號航空母艦、b-52戰略轟炸機到南海,並強烈表達了將這些行動常態化、機制化的目標。
在此情況下,中國必須因應形勢調整南海規則。竭力避免南海衝突武力化是核心目標。為此,中美最近在美國境內的聯合軍事演習中特意將“海上意外相遇”作為主要作業課題。
李克強總理指出,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開展建設合理合法,不針對、不影響任何國家,有利於維護航行自由,應對海上災難,談不上“軍事化”。
但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同一論壇上則提出不同論調,指責美國利用南海航行自由進行“政治挑釁”,測試中國的反應,並強硬表示中國將繼續在南中國海人造島上興建軍事設施,以保護島礁安全。
對這兩種幾乎相反的觀點,可以認為中方有意唱紅白臉——以較低層級的官員對外展示強硬,卻通過總理展現中國謀求和平的意愿,而前者僅具外交辭令性質,后者才是中國真正的外交政策。
中國從最初反對美軍艦和軍機航行和飛越中國主權海域,到要求美國在采取這些行動的時候遵循國際法,凸顯了中國南海政策的新變化,它和民族主義者的期望有差距,但富有妥協色彩,更加符合南海實際,可能更有效。
本文作者:丁咚,國際問題研究者,獨立政治評論員。美國卡特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國際和平與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商業見地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