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徐培剛:四點互動守則,練習做個有「人味」的人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10-12 15:35


文.洪寶山 (理財周刊發行人)


國內有項調查發現,青少年及大學生每週三天以上感到不開心,憂鬱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而在主觀覺得自己不快樂的族群中,近五成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照理來說,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比過去富足許多,美食、娛樂、出國旅行、電子產品,幾乎是樣樣唾手可得,但在物質生活富裕的背後,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年輕人正主動或被動的追求著世俗的價值標準,或者因為看不到未來而茫然不知所措,這些盲目的追求或對未來的無知,或許正是造成年輕人不開心的原因。

「感恩線」愈低 愈容易感到快樂

我們都知道「知足常樂」,但在物質導向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想追求更多更好,把對物質與名利的追求當成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甚至把這樣的標準加諸在孩子身上,以至於大家都不滿足、不快樂。

知名幸福講師徐培剛說,一個人是否快樂其實跟他內心裡的「感恩線」有關,感恩線愈低就愈容易滿足,愈容易感到快樂,所以要想每天都活得幸福,首先就是要練習把感恩線降低,並且時刻提醒自己對身邊的一切充滿感激,如此一來即使是吃路邊攤也會感到很滿足、很快樂。同時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會是一個願意分享的人,只要願意分享,願意付出,世界就會變得更開闊,而且就能連結到更多的貴人與善緣,只要心中充滿著善的感覺,就能感受到幸福與快樂。

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人也容易感到不快樂,這樣的人通常是因為不夠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容易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跟隨著大家的腳步去追求名利與地位,而錯過了真正能讓他幸福的事。

徐培剛說,每個人想要的其實都不同,所以一定要多花一點時間與自己對話,瞭解自己到底是誰、究竟想要什麼,什麼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千萬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別人的幸福,否則到頭來可能會發現你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有些人得到了豪宅,卻得不到一個家應該有的歡聲笑語,對徐培剛來說,不管住在什麼樣的房子,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每天能看到孩子與父母就是他要追求的幸福。

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就是以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做為標準,要求孩子要上好的學校、拿好的成績、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人格教育,也不關心什麼才是真正能讓孩子一生幸福的事。

培養你的「人際互動敏感度」

徐培剛認為,父母若想要孩子將來有成就,一定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人味」的人,也就是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人際互動敏感度的人,因為未來的社會有很多東西都能被科技取代,比速度、耐力、記憶力和靈敏度,人類都不可能贏過機器,但唯有人味是機器無法取代的,因此徐培剛認為未來的世代會更在乎人味。

例如在網購如此便利的現代,什麼東西都能從網路上買到,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會選擇直接跟銷售員購買產品,主要就是因為銷售員有人味,除了銷售產品之外還能提供建議與關懷,可以跟顧客互動,因此一個有人味的銷售員在科技時代才有存在的價值。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人際互動敏感度的人?徐培剛提出了四點互動守則跟大家分享,只要經常練習這四個互動守則,就能成為一個有人際互動敏感度的人。首先是「不要價值判斷」,我們在人際溝通上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喜歡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斷別人,告訴別人你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但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對方會覺得你並不瞭解他,你們是不同世界的人,因此你們之間的溝通就會產生隔閡。

我們要練習的是傾聽與理解,即使是一件不對的事,也要先瞭解這件事發生的前因後果,不要一開始就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批評對方做了不對的事。

打開心胸 「傾聽」對方

第二個要練習的是「不要給建議」,很多人習慣在聽對方講了幾句話後就想給對方提供解決之道,但事實上對於對方的狀況卻沒有足夠的瞭解,在這種情況下提出建議可能會發生幾種情形,一是對方覺得你根本不瞭解狀況,你給他的建議對他一點幫助也沒有,因此他不會聽進你的建議,也不會再跟你說更多。其次可能你是父母、長輩或主管,你給出的建議帶有強迫意味,他即使被迫接受了也無法和你產生連結,或是他直接不接受你的建議,結果就造成了雙方之間的摩擦。

徐培剛說,建議不是不能給,而是要練習先聽聽對方的想法,可以問一些問題讓對方多表達,當對方感覺到你是願意傾聽的,他就會把真實的想法告訴你,等你有了足夠的資訊下判斷時再試著提出建議。

第三是「不要談回自己」,現在的人都太以自己為中心了,聊天時總希望話題圍繞在自己身上,不論別人說什麼,總想也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法,結果到頭來全在講自己。我們在社交場合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可能開頭問了你最近在忙什麼,但你還沒講兩句話他就急著說他最近在忙什麼,他拋給你的問題其實是他自己想聊的話題,事實上他並不真的關心你在忙什麼。

如果想要與人有良好的人際互動,一定要練習忍住不要老想談論自己,要多給對方有表達的機會,自己的經驗或許有可取之處,但不見得適合所有人,適當的交換意見但不搶別人的風采,才會成為一個在社交場合上受歡迎的人。

第四是「用感覺回應」,比方說當朋友在向你吐苦水時,不要馬上回應:「人要正向思考,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這樣的回應容易讓人覺得是在說教、在唱高調,這個時候應該是同理對方的感受,先感性的告訴他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也會有跟他一樣的反應,先讓他覺得他不孤單,他是有盟友的,等到時機成熟再用理智來討論問題,這個時候你再說「人要正向思考,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他就更容易聽得進去,甚至一轉念他就豁然開朗了。

瞭解自己 知足感恩 幸福就在身邊

這四個人際互動守則不僅適用於職場,夫妻、子女、情侶、朋友之間的互動也要遵守這四項守則,徐培剛說,只要經常練習這四項守則,那麼不論走到哪裡都能受到大家的歡迎,當然也就能夠得到更多貴人的幫助。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得到幸福,徐培剛將自己多年來的講課精華集結成冊,書名是《幸福正能量:從幸福到更幸福的 N+1 個關鍵法則》,書中除了提到七大聖哲如孔子、老子、耶穌、佛陀等對待幸福的方式外,還剖析了不同星座與血型的人對幸福的追求,以及得到幸福的方式。

比方說A型心思細密想得多,好處是對凡事都做好萬全準備,壞處是容易過於憂慮而不快樂;B型大而化之,優點是樂觀,缺點是想的不夠多容易出錯;O型的情緒反應比較直接,優點是充滿正義感,缺點是正義感太過時容易成為審判者;AB 型容易改變主意,因此要多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才不會因為善變而不快樂。

一個人是否幸福其實跟他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只要你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多替別人著想,時時修正自己,並且懷著一顆知足感恩的心,你會發現幸福不需要追求,因為幸福一直都在你身邊。

 

來源:《理財周刊》 89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