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庫對“中國制造2025”的解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09 08:34
文︱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講師關海霞
2015年5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準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2015年5月20日,國務院公布了這項戰略的詳細內容,在該戰略中,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制造業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計劃。德國智庫通過撰寫研究簡報以及接受媒體采訪等各種渠道,對這一個戰略給予了關注。
1 “中國制造2025”戰略出臺的背景
德意志銀行研究小組成員斯特凡·珩(stefan heng)和楊·特亨茨澤克(jan trenczek)在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中認為,德國“工業4.0”方案給中國工業界各個層面帶來很大的觸動,引起了中國高層的重視。
德國的“工業4.0”將全面改造價值創造結構,改變整個世界的工業版面。而在這一個巨大的世界工業轉型中,中國也想參與期中,並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很清楚地認識到德國版“工業4.0”本身所蘊藏的機會。因此,中國把下一步工業發展的重點放在了創新和高科技上。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信鑫(jost wuebbeke)在德國《時代》周報撰文表示,中國作為世界加工廠的歷史,已經成為過去。中國現有的工業結構已經落后,勞動力成本優勢進一步削弱。
中國不再愿意看到“中國制造”這個品牌繼續成為低廉商品的代名詞,而是希望把“中國制造”這個品牌打造成創新、高質量和高效率的代表。在這個背景下,對中國工業結構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可以說是迫在眉睫。因此,“中國制造2025”計劃也就應運而生。通過該戰略,中國希望更新生產設備,用自己的創新技術,取代從國外引進技術。
2 德國智庫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評價
德國智庫專家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評價總體來說比較中立。
斯特凡·珩(stefan heng)和楊·特亨茨澤克(jan trenczek)認為,在推動中國經濟向智慧型和高科技發展轉型的過程中,中國政府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是對常規的“五年規劃”的一個補充,是為了一個更長遠的發展。在建設智慧型網絡經濟的過程中,“中國制造2025”戰略除提出了10個重點發展領域,也強調了社會相應的進步,以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所以,該戰略計劃的目標是宏偉的,也是極具野心的。
龍信鑫認為,“中國制造2025”是一個工業發展轉型戰略,而德國“工業4.0”是一個未來工業技術發展的藍圖。“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在“工業4.0”之外的另一個選擇,這個戰略計劃的內容要遠遠比“工業4.0”豐富,是對其他工業化國家的一個“戰斗宣言”。如果中國順利實施這個計劃,那么,在尖端技術領域,對德國來說,中國將是站在同一高度的競爭對手。
因此,該戰略計劃所蘊藏的野心不能被忽略。因為,到那時,中國的生產商擁有的不僅僅是價格優勢,而且也會制造出和德國一樣高質量的產品。同時,龍信鑫研究員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采訪時表示,德國的“工業4.0”概念對中國國內有關現代化和增強競爭力的討論起到了關鍵性的指向作用,“中國制造2025”戰略計劃的靈感可謂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德國的“工業4.0”。兩國可以在這兩個計劃和方案框架下,進行密切合作。
3 “中國制造2025”戰略面臨的挑戰
關於中國能否順利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德國智庫專家們表示,中國在整個過程中將會面臨許多挑戰。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在對德國“工業化4.0”和“中國制造2025”的分析中,認為,中國想要全力貼近“工業化4.0”:在經歷了蒸汽工業時代(工業1.0),電氣時代(工業2.0)和工業機器人時代(工業3.0)后,中國推出“中國制造2025”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擠進生產的數字化時代。
龍信鑫研究員表示,“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主要推動者和執行者應該是企業,而不是國家。在德國,企業是技術革新的核心推動力量。而在中國,許多企業是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太自負,在技術創新方面推動不夠;中國的民營企業比如華為、中興、海爾目前正進行著技術創新,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應該屬於革新的推動力量。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中國的企業應該改變自身的生產方式,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革新技術,提高產品的質量,成為推動創新的核心力量。
關於中國在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會遇到的最大的困難,龍信鑫表示:“中國制造2025”戰略最核心的就是“digitalisierung”(數字化)。
這一過程應由企業自身來完成,要說服企業自己來做。但是很多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大量生產便宜的產品,以最短的時間把產品賣出去,收回生產成本,並實現盈利。他們不愿意花大量的資金進行技術和生產方式的改造和創新。尤其是在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不具備可持續性。
所以,中國企業應該轉變生產和商業模式,從低成本、低質量、低效率的生產方式,轉變為高效、高質、高生產率的生產模式。要生產高技術含量,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而不是低成本、簡單的產品。生產數字化,機器化需要好的供貨鏈,如果在這條供貨鏈上,過多地依靠國外的技術和產品,在出現經濟或政治變動的情況下,或者在競爭中,很可能導致供貨鏈的斷裂,從而影響生產。所以,中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就是要讓自己更多地掌握這條供貨鏈上的技術,可以自己生產,供貨,實現自給自足,只有這樣,生產的數字化和機器化才能更好地進行。
“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目標是進行技術創新和革新,在接受德國之聲電視臺采訪中,龍信鑫指出,中國的技術革新體系仍然受到一系列問題擎肘,包括資金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低下,還有因科技水平不足而導致的生產失誤。他還表示,雖然從數字上看中國在研發和申請專利方面的成績不錯,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很多企業還不具備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實質性技術革新的能力。
此外,還有德國智庫專家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缺乏適於革新萌芽生產的土壤。德國弗朗霍夫勞動經濟和組織研究所(iao)在題為《中國技術觀察》(china techwatch)的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出臺“中國制造2025”戰略,是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推動“工業4.0”的技術。
幾年來,中國也是一直致力於“工業4.0”中的基礎技術開發。從2013年到2015年,在這個領域,中國發明者登記注冊了2500專利,超過了美國和德國,但是,這些數字並不能說明實際的創新力。弗蘭霍夫研究所專家估計,這些專利中間,只有大約35%符合真正的專利標準。
德國全球和區域問題研究所(giga)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馬歌德(margot schueller) 和周芸舒(yun schueler-zhou)在對中國是否由此會成為新的超級創新力量的報告中表示,中國雖然每年發表不少科研成果和專利,但是這些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很少得到重視。在大多數的研究領域,中國的科學文獻和專利的引用率比較低。
在整個創新的戰略中,最大的問題在於,政治領導層對於線性過程的創新缺乏事先的統一認識。在整個創新過程中,對於科學家和企業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對於基礎研究方面的支出不夠,對於人力資本不夠重視。
此外,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是遵循傳統的單方技術轉讓模式,也就是創新的點子是從研究系統轉移到企業。在整個創新系統中,不同的參與者——國家、研究所、大學和企業之間缺乏互動或互動的激勵機制。雖然中國企業復制了或繼續發展了不少技術,但是,還是一如既往地較少掌握戰略工業領域發展的核心技術。
歐洲商會的約爾克·烏特克(joerg wuttke)表示,中國的這個工業化戰略存在模糊性:“戰略中雖然有十分具體的時間計劃——2025,以及到時間要實現的具體目標,但是缺少達到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哪個管理機構負責這個方面也不是很清楚。”
德國其他智庫成員也表示,盡管中國在未來十年能夠向其目標大步邁進,但是中國制造業向高附加值轉型的過程在十年的時間里只能完成一部分。
4 對德國和歐洲的影響——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出臺,對於德國乃至歐洲會產生什么影響,德國智庫的中國問題專家們也有不同的看法。
龍信鑫表示,中國的這個宏偉目標不應該忽視。對於德國來說,對這個計劃的任何輕視都有可能是危險的。中國生產的產品總是以低成本,廉價著稱。但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日益提高,繼續維持這種廉價商品生產模式,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中國現在這種低成本的廉價商品生產模式隨之工資的日益增長。所以中國急需大跨步地前進,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效率。長期以來,中國也已經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革新力量,比如華為、中興。中國現在的這個戰略是一個長期的,是對迎接未來挑戰釋放的信號。
同時,政府也在有目的地推動未來重要的技術創新。中國在工業領域已經發動了進攻。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德國工業界,政治界一定會面對一個嶄新的、創新型的中國。龍信鑫也指出,在德國工業界,一個技術落后的中國形象廣為流傳。中國在某些領域和德國相比確實存在很大的技術差距。比如,多年來,中國雖然在半導體工業領域投入了數以十億的資金支援,但是,對於國際市場上這個領域的領先者來說,中國依然沒有被看做是一個真正的競爭對手。
但是,中國強大的發展活動將會對工業新進程起到推動作用。中國未來將會實現積極的革新轉變並且提供足以和工業大國相競爭的技術。所以,對於德國工業界來說,一定不能忽視這個戰略。中國就是要通過這個戰略,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取代對技術進口的依賴。
目前,在中國政府的采購單中,國有自主品牌的產品越來越多,許多外國企業被排除在政府采購清單的名錄之外。在政府新的采購計劃中,中國本土的生產商將得到照顧。今年,80%的德國企業商業活動由於新的互聯網規定被阻止。
對此,墨卡托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解釋到“在某些領域,外國企業以后會很難獲得機會,因為這些領域不再需要外國的專家、技術和投資,中國企業已經具有競爭力。”所以,不少德國智庫專家表示,中國的這種工業政策、戰略,商業政策對德國來說,具有直接的危害性。德國政府必須嚴肅、認真快速地應對。
所以,龍信鑫也表示,“中國制造2025”可以說是給德國工業界敲響了警鐘。鑒於中國已經開始做這種長遠規劃,那么德國政府和企業也應該有所準備。作為應對,德國的高科技戰略應為創新政策提供堅實有信服力的基礎。同時,對科研和發展的投資要依舊保持高水平,不能減少或挪作他用。此外,對於德國企業來說,僅僅開發領先的技術是不夠的。必須比現在更強勢地進行新創新技術的營銷。在特別重要的技術領域,比如微系統技術方面,不可以落后。
不過,龍信鑫也指出,“中國制造2025”給德國工業界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威脅,也給德國企業帶來了商機。“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核心是工業的自動化和數字化。為此,德國“工業4.0”可以說是該戰略最重要的思想源泉。所以,“工業4.0”在中國的高層和工業界中都廣受推崇。這可以說是對德國技術的一個絕佳的廣告。
西門子,sap都是中國政府喜歡的“工業4.0”話題的對話伙伴。德國的工廠設備、企業軟件和系統一體化技術在中國深受歡迎,因為這些技術中的有一些中國不能自行提供,所以德國生產傳感器、多媒體晶片以及工業機器人的企業在中國受到喜愛。但是,龍信鑫提醒德國企業必須注意到:中國現在已經自行開始投資工業化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比如機器人、云計算等等,所以會對外國競爭企業逐漸關閉中國的it市場。
龍信鑫提醒德國政府和企業: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於德國來說是風險和機會並存。如果德國政府想在國慶100周年的時候,還保持世界頂尖革新領導者的地位,就必須嚴肅對待中國的這個戰略,為本國的創新提供最高的優惠政治。這樣,德國才能從中國這個超級工業大國身上獲利。
對於這一戰略會給歐洲或世界帶來什么,龍信鑫指出,全世界的消費者將會從中受益,因為中國制造業的可持續性綠色發展模式可以生產出更多質優價廉的產品。
其他德國智庫專家也指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於世界或歐洲的老牌工業大國來說,會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在一邊享受質優價廉的中國產品的同時,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在不少高階制造業領域,比如高速鐵路,中國已經顯示出了強大的競爭實力。中國的高鐵技術已經出口,對歐盟和日本相關產業構成了很大威脅,成為在發展中國家爭奪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訂單的強勁競爭對手。(本文為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文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