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1.45萬億拼盤:1月貸款心電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26 09:04


“現在不光是大行,全中國的銀行,包括農信社都在出票,但敢于接盤的很少。”1月25日,某股份制銀行資金業務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笑稱。

此言不虛。在過去的三周,銀行間票據市場完成了“多翻空”的風格轉換。三天之間,票據貼現利率(6個月)就完成了從2.46%到4.20%的飆升。

賣出票據貼現資產,是銀行壓降信貸規模的慣常做法。有消息稱,截至1月19日,銀行業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1.45萬億,距離去年同期水平(1.62萬億),僅一步之遙。這促使監管部門對超速的信貸列車踩下剎車,要求各銀行壓減新增信貸。

“從上周開始,監管部門為準確掌握信貸走勢,要求商業銀行按日上報信貸數據。”1月25日,一家商業銀行內部人士透露。


雖然1月初信貸猛增觸及宏觀調控部門的敏感神經。但在此背景下,實體經濟中依然出現銀根收緊的跡象。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年初以來,局部地區的信貸已呈現三緊:小企業貸款“緊”,出現續貸困難;項目貸款“緊”,如房地產開發貸款出現提款困難;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從緊。

“宏觀調控部門現在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新增貸款是否真正流向實體經濟。”1月25日,多位銀行中層人士認為,簡單的總量控制并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調整結構。

“出表”游戲后遺癥

談到年初萬億新增貸款的形成原因,多位銀行人士均指出,受信貸規模控制,2009年第四季度各家銀行積壓了大量的信貸需求,導致年初信貸出現井噴。

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就是一例,工行、招行等銀行的一些分行人士稱,1月份上半月的新增貸款主要為個人房貸。對公信貸方面,年初以來,一家地方銀行近40億元的新增貸款,主要為去年末儲備的項目。

與項目儲備、個貸積壓等因素不同的是,部分商業銀行的信貸增量主要由票據融資構成。東部一家中小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該行新增貸款中80%為票據貼現,其中通過轉貼現買入的超過一半。

1月18日,央行相關會議也提示,票據融資搶占規模的現象重新抬頭。

但截至1月15日的新增貸款數據,依然讓人看不明白。原因在于,一些股份制銀行的信貸增量甚至超越了大型銀行。有消息稱,光大銀行新增貸款近1000億元,中信銀行新增800億元、華夏銀行也超過500億元;而大型銀行中的建行僅為600多億元,交行不足300億元。

部分股份制銀行異于平常的表現,原因何在?投向又是什么?

“因為放貸的過程復雜,必須有盡職調查,而只有標準化產品可以越過這一環節。比如原來存在于表外的,轉移到表內,再就是搶規模,主要為票據貼現。”某股份制銀行投行業務人士稱。這意味著表外資產“進表”和票據融資均有短期內做大信貸規模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信貸猛增的銀行名單中,不乏資本充足率逼近“紅線”(10%)者。如中信證券此前預測,華夏銀行2010年或將有50億元的資本缺口。為使(2009)年末的資本充足率達標,可以采取先將信貸資產“出表”,年初再予以回購。“不排除有銀行提前做了類似的安排。”一位大行人士稱,

此前,信貸“出表”的方式有多種,一是銀行發售理財產品,購買自身的信貸資產;二是通過即期買斷、遠期回購的“雙買斷”方式,達到壓降信貸規模,規避監管的目的。但在去年底,監管部門出臺新規,規定銀行發售理財產品,不得購買本行的信貸資產;同時禁止非真實的資產轉讓,違規的“雙買斷”業務被叫停。

春節前夕本來是理財產品發售的好時機,但監管部門的新規,令原本希望借助理財產品,壓降信貸規模的商業銀行感到壓力。存量貸款不能及時“出表”,加上此前“雙買斷”的貸款又面臨到期回購,由此導致新增貸款規模急劇膨脹。

剎車令下“出票”潮

信貸超速引來監管部門的“板子”,在壓縮信貸規模的嚴令下,市場迅速變臉。

“1月初為買入票據,做大信貸規模;中下旬以來,又以賣出為主,壓縮規模。其中,中小銀行更為活躍。”1月25日,前述股份制銀行資金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家長期跟蹤貼現利率的非官方票據網站的報價顯示,1月18日,長三角地區六個月期限的票據直貼利率為2.05%。(月息,下同),19日上升為2.15%。,20日再度上升至2.30%。;21日飆升至3.50%。。

近期直貼利率的跳升非常突然。但從時點上看,這與多家銀行內部發出限貸令是同步的。據本報記者掌握,四大行中就有兩家已發出限貸指令。

與此相伴的是,為壓降信貸規模,多家銀行加入賣出票據的陣營。自1月11日開始,銀行間票據市場的轉貼賣出報價,超過買入報價。1月15日至21日,轉貼賣出報價金額共計1129億,占總報價的81%;股份制商業銀行轉貼報價最活躍,報價金額709億,占總報價的51%。

不僅如此,“近期四大行基本上也在出票”。1月25日,一家中小銀行票據交易人員告訴記者。

轉貼現利率也在近期出現飆升。

“中國票據”網的統計顯示,1月18日,轉貼買入報價的加權平均利率為2.3623%,而1月22日竟達到3.6181%。

1月25日,轉貼買入報價略有下降,至3.4944%;但賣出報價繼續走高,達到2.6628%,這從側面驗證了接盤者依然不多。不過,當天買入報價筆數超過賣出報價,不排除有銀行考慮買入票據,導致信貸“月末沖高”的可能。

“月底前,票據貼現還要上漲。因為越到后面,銀行的(貸款規模)壓力越大。”上述資金業務負責人直言,而且這次是貼現利率脫離資金價格,單獨走高。

一場影子的狂舞?

與調控政策賽跑,是部分銀行的眼下的心態。

類似一幕曾發生在2009年一季度,當年2月份,一些大型銀行的分支機構紛紛提前完成全年信貸計劃,目的正是趕在貨幣政策轉向前搶占規模。

銀行內部的考核制度也驅動著分支機構盡早放貸。“早放貸,不僅全年的利潤好看,而且一季度掛鉤費用比例最高,所以,分支行都憋著到年初投放貸款。”一家大型上市銀行內部人士說。

但在1月份信貸整體猛增的格局下,一些銀行人士卻無法體會“適度寬松”的感覺。

以蘇中某城市為例,“年初至今一共才發放20多筆貸款”。1月22日,江蘇省銀行系統一位人士說。

這位銀行系統人士1月上旬曾走訪當地多家銀行,發現信貸有“從緊”的苗頭。比如,小企業在還貸之后,出現續貸困難。其中,當地一家大行自1月6日起,上收轄內機構的信貸審批權限,導致小企業續貸困難。

同時,部分信貸投向收緊,比如房地產業貸款,不僅當地大行基本沒有投放,連2009年獲得授信的開發商,今年初的提款申請也遭拒絕。

再就是銀行貸款管理收緊。其中,監管部門已開始啟動針對《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落實情況的檢查,“各行在管理上從嚴要求,企業也感覺很緊”。

“目前,最為關鍵的問題,也是宏觀調控部門要做的,是確保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簡單的控總量,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調整結構。”一家股份制銀行中層表示。

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也在1月22日舉行的2010年全局工作會議上表示,在滬銀行業機構的信貸投放要堅持“有保有控”,要嚴格控制對“兩高一剩”行業的貸款,著力加大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項目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

閻慶民還要求各小型銀行業金融機構一律不得承接大中型銀行壓縮、退出的不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項目審核要求和“兩高一剩”類貸款。

“但在實踐中,銀行會遇到矛盾,一些貢獻了稅收和就業的中小企業,往往也屬于產能過剩行業,我們也感到為難。”某上市銀行杭州分行的一位人士認為。

也有商業銀行人士建議,可以考慮將中小企業貸款進行單獨考核,不進入整體的信貸規模,不受總量控制的影響。

文章標籤


Empty